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31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在虾苗为2cm时开始铺沙;铺沙厚度为平铺后所述挡沙板周围的厚度为标准测量,开始铺设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本对虾学名日本囊对虾,又称花虾、车虾、竹节虾等,熟虾体色鲜红、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受外界环境及病害的影响,日本对虾的外塘养殖数量越来越少,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甚至春节、中秋等假日期间市场售价高达500

600元/kg。工厂化养殖模式不受季节限制,调控性强,产量高。
[0003]随着工厂化对虾养殖模式的发展,对虾养殖技术员也是不断的摸索日本对虾的工厂养殖方法。日本对虾具有白天潜沙,夜晚活动觅食的特性,并且该虾对水质、池底的要求较高,在工厂化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在养殖池底设置铺设泥沙,并且保持排水系统流畅,使得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需要更高的要求,如排水不畅会导致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池臭底,水质变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排水不畅会导致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池臭底,水质变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在养殖池的排水口固定安置网眼圆底的钢丝框;
[0007]S2、在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围绕所述排水口设置挡沙板,所述挡沙板为圈状的PVC板,阻止铺入所述养殖池底的沙滑入排水口被冲走
[0008]S3、在虾苗为2cm时开始铺沙;
[0009]S4、铺沙厚度为平铺后所述挡沙板周围的厚度为标准测量,开始铺设为1

2cm;
[0010]S5、在所述养殖池内安装充氧装置,充氧装置设置为气石充氧系统和纳米管充氧系统;
[0011]S6、铺沙厚度循序渐进,虾苗生长至4

5cm时,沙的厚度增加至3cm;虾苗生长至6

7cm时,沙的厚度增加至4cm;虾苗生长至8cm以上时,沙的最大厚度为5c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养殖池的排水口处钢丝框网眼的大小根据养殖虾苗的大小可更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养殖池的气石充氧系统通过气管连接均匀分布4个/m2,且安置在养殖池底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养殖池的纳米充氧系统设置于离沙面5cm以上的养殖池壁,整个养殖池内共设置4个纳米充氧系统,每个长度为1米,伸展固定于池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养殖池的气石充氧系统与纳米管充氧系统通过阀门
并联控制,各自独立,可单独开其中一个,可以同时开启。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气石充氧系统包括PVC氧气管,所述PVC氧气管上安装有若干氧气软管,所述氧气软管的外端安装有气泡石。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纳米充氧系统包括储气仓,所述储气仓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储气仓的另一侧连接有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外端安装有曝气管,所述储气仓的内部靠近支管处安装有风机。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沙板的直径设置为1.5

2m;高度为高于养殖池底水平面3cm。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呈斜面设置的锅底形结构。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投饵的2小时内,开启气石充氧系统,其余时间开启纳米管充氧系统,将残饵粪便旋转至养殖池的中间部位便于排除。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该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中,通过在养殖池排水口安装圆底形不锈钢丝网框,增大了排水面积,不锈钢丝不易黏附易于清洗,及时更换。
[0023]2、该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中,通过PVC挡沙板直径大小可以保证养殖水中的残饵粪便通过氧气旋转带动完全聚集在排水区域内,在投饵的2小时内,开启气石充氧系统,其余时间开启纳米管充氧系统,将残饵粪便旋转至中间部位便于排除,保证排水通畅,避免养殖池臭底,水质变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气石充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纳米管充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9]1、养殖池;11、排水口;2、钢丝框;3、挡沙板;4、气石充氧系统;41、pvc氧气管;42、氧气软管;43、气泡石;5、纳米管充氧系统;51、储气仓;511、进气管;52、支管;53、曝气管;5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32]S1、在养殖池1的排水口11固定安置网眼圆底的不锈钢材质的钢丝框2,圆形底增大了排水口11区域的排水范围;
[0033]S2、在养殖池1的底部,围绕排水口11设置挡沙板3,挡沙板3为圈状的PVC板,阻止
铺入养殖池1底的沙滑入排水口11被冲走;
[0034]S3、在虾苗为2cm时开始铺沙;
[0035]S4、铺沙厚度为平铺后挡沙板3周围的厚度为标准测量,开始铺设为1

2cm;
[0036]S5、在养殖池1内安装充氧装置,充氧装置设置为气石充氧系统4和纳米管充氧系统5;
[0037]S6、铺沙厚度循序渐进,虾苗生长至4

5cm时,沙的厚度增加至3cm;虾苗生长至6

7cm时,沙的厚度增加至4cm;虾苗生长至8cm以上时,沙的最大厚度为5cm。
[0038]本实施例中,养殖池1的排水口11处钢丝框2网眼的大小根据养殖虾苗的大小可更换,能够根据需要阻挡不同大小的虾苗穿过。
[0039]具体的,养殖池1的气石充氧系统4通过气管连接均匀分布4个/m2,且安置在养殖池1底部,保证养殖池1内部的持续充氧,且能够将进入的饵料吹气,避免沉入沙中。
[0040]进一步的,养殖池1的纳米充氧系统5设置于离沙面5cm以上的养殖池1壁,整个养殖池1内共设置4个纳米充氧系统5,每个长度为1米,伸展固定于池壁,在充氧时能够带动氧气旋转,保证养殖水中的残饵粪便通过氧气旋转带动完全聚集在排水口11处。
[0041]进一步的,养殖池1的气石充氧系统4与纳米管充氧系统5通过阀门并联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养殖池(1)的排水口(11)固定安置网眼圆底的不锈钢材质的钢丝框(2);S2、在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围绕所述排水口(11)设置挡沙板(3),所述挡沙板(3)为圈状的PVC板,阻止铺入所述养殖池(1)底的沙滑入排水口(11)被冲走;S3、在虾苗为2cm时开始铺沙;S4、铺沙厚度为平铺后所述挡沙板(3)周围的厚度为标准测量,开始铺设为1

2cm;S5、在所述养殖池(1)内安装充氧装置,充氧装置设置为气石充氧系统(4)和纳米管充氧系统(5);S6、铺沙厚度循序渐进,虾苗生长至4

5cm时,沙的厚度增加至3cm;虾苗生长至6

7cm时,沙的厚度增加至4cm;虾苗生长至8cm以上时,沙的最大厚度为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排水口(11)处钢丝框(2)网眼的大小根据养殖虾苗的大小可更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气石充氧系统(4)通过气管连接均匀分布4个/m2,且安置在养殖池(1)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底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纳米充氧系统(5)设置于离沙面5cm以上的养殖池(1)壁,整个养殖池(1)内共设置4个纳米充氧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红樊英王晓璐盖春蕾于晓清许拉王淑娴李莉叶海斌刁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