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10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为环形,且安装架外圈均匀的固定安装有配重板。本装置通过锥形轮、打磨盘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沿着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切割出一圈的切割槽,此一圈切割槽形状能够正好与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形状相匹配,此时只需将本装置移开,然后将新的沥青混合料填入凹坑以及凹坑边缘处打磨出的凹槽内,然后进行压实工作即可完成修补凹槽的工作,由于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沿着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切割出一圈的切割槽,且此一圈切割槽形状能够正好与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形状相匹配,所以不需要在凹坑处的路面开设大于凹坑直径的槽,有效的节省了成本。效的节省了成本。效的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作为典型的柔性路面,因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累积变形。其中,凹坑为沥青路面上最常见的破坏状态之一。凹坑形成的原因有多重,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沥青路面摊铺不均匀,导致部分路面区域的骨料压实度不足,在路面碾压后,虽然该位置可保持与常规位置相同的状态和平整度,但是在车辆碾压后即容易产生凹陷,最终形成较深的凹坑。常规的凹坑修复方式为替换路面材料的方式进行修复,即直接在凹坑处的路面开设大于凹坑直径的槽,然后直接填补,将沥青混合料填补在凹坑内,并碾压成型,采用该方式修复时,该修复方式成本较高,因为需要开设大于凹坑直径的槽,所以造成浪费。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基于建筑施工的格构柱制作辅助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环形,且安装架外圈均匀的固定安装有配重板,每个配重板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穿透安装板并安装有万向轮,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通过轴承与万向轮的支架旋转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面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顶端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穿透第一安装板并与其接触处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且减速器的输出轴轴心与安装架轴心一致,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第一安装板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站,第一安装板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侧壁上固定设有推手,所述安装架内圈内套有圆环,所述圆环外圈直径与安装架内圈直径相匹配,且圆环轴心与安装架内圈轴心一致,所述圆环外圈上固定套有旋转环,所述安装架内圈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旋转环设置在环形凹槽内并与其旋转连接,所述圆环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同一个横板,所述横板顶面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横板顶面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滑动设有两个T形滑块,两个T形滑块顶端均伸出T形滑槽并分别固定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固定有导向杆,其中一个限位板侧壁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方设有n形连接板,所述n形连接板顶端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n形连接板的两个侧板分别与横板两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套设有长方形套筒,所述长方形套筒与横板滑动连接,所述长方形
套筒底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二连接板,其中一个第二连接板底面一侧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底端固定有锥形轮,两个第二连接板顶面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且两个第二连接板顶面一侧分别对称固定有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顶端分别固定有第四连接板,两个第四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方形套筒,所述第一长方形套筒滑动套设在横板上,所述第一长方形套筒顶面固定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滑动套在导向杆上,导向套筒一侧与限位板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两个第三连接板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缸,两个第三液压缸的伸缩端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所述挡板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T形滑块,两个第一T形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T形滑槽内,所述挡板侧壁上对称贯穿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挡板接触处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一端固定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挡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两个第一导向杆另一端固定有同一个L形安装板,所述L形安装板的竖板顶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镶嵌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支撑杆接触处滚动连接,所述滚珠顶端与横板底部接触,所述L形安装板的横板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透L形安装板的横板,所述L形安装板的横板上开设有供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穿孔,所述L形安装板的横板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面通过固定块与L形安装板的横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竖向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转轴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底端固定有打磨盘。
[0006]优选的,所述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站管路连接。
[000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锥形轮、打磨盘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沿着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切割出一圈的切割槽,此一圈切割槽形状能够正好与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形状相匹配,此时只需将本装置移开,然后将新的沥青混合料填入凹坑以及凹坑边缘处打磨出的凹槽内,然后进行压实工作即可完成修补凹槽的工作,由于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沿着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切割出一圈的切割槽,且此一圈切割槽形状能够正好与不规则状的凹坑边缘形状相匹配,所以不需要在凹坑处的路面开设大于凹坑直径的槽,有效的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结构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主视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2的A局部放大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3的B局部放大图;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中部分结构仰视图;
[0015]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工作示意图1;
[0016]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工作示意图2。
[0017]图中:安装架1、配重板2、安装板3、第一液压缸4、万向轮5、支撑板6、第一安装板7、减速器8、电机9、推手10、蓄电池11、液压站12、圆环13、环形凹槽14、旋转环15、第一支撑杆16、横板17、固定板18、第二液压缸19、T形滑槽20、T形滑块21、限位板22、导向杆23、长方形套筒24、连接板25、第一连接板26、第二连接板27、第三连接板28、第四连接板29、第一长方形套筒30、导向套筒31、弹簧32、第三液压缸33、挡板34、第一导向杆35、限位圈36、第一弹簧37、L形安装板38、第一电机39、n形连接板40、支撑杆41、滚珠42、第一固定板43、转轴44、打磨盘45、第一T形滑块46、第一T形滑槽47、第一转轴48、锥形轮49、固定块5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为环形,且安装架1外圈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工程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为环形,且安装架(1)外圈均匀的固定安装有配重板(2),每个配重板(2)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的伸缩端穿透安装板(3)并安装有万向轮(5),第一液压缸(4)的伸缩端通过轴承与万向轮(5)的支架旋转连接,所述安装架(1)顶面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顶端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安装板(7),所述第一安装板(7)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减速器(8),所述减速器(8)的输出轴穿透第一安装板(7)并与其接触处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且减速器(8)的输出轴轴心与安装架(1)轴心一致,所述第一安装板(7)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第一安装板(7)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站(12),第一安装板(7)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8)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7)侧壁上固定设有推手(10),所述安装架(1)内圈内套有圆环(13),所述圆环(13)外圈直径与安装架(1)内圈直径相匹配,且圆环(13)轴心与安装架(1)内圈轴心一致,所述圆环(13)外圈上固定套有旋转环(15),所述安装架(1)内圈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4),旋转环(15)设置在环形凹槽(14)内并与其旋转连接,所述圆环(13)顶面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6),两个第一支撑杆(16)顶端固定有同一个横板(17),所述横板(17)顶面一侧固定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9),所述横板(17)顶面开设有T形滑槽(20),所述T形滑槽(20)内滑动设有两个T形滑块(21),两个T形滑块(21)顶端均伸出T形滑槽(20)并分别固定有限位板(22),两个限位板(22)之间固定有导向杆(23),其中一个限位板(22)侧壁与第二液压缸(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7)上方设有n形连接板(40),所述n形连接板(40)顶端与减速器(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n形连接板(40)的两个侧板分别与横板(17)两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7)上套设有长方形套筒(24),所述长方形套筒(24)与横板(17)滑动连接,所述长方形套筒(24)底端固定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6),所述第一连接板(26)侧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二连接板(27),其中一个第二连接板(27)底面一侧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第一转轴(48),所述第一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仲罗志宝李勇李志伟刘立东刘鸿奎高志平段福林王永生牛建平张志彪白治军张婧牛强李改霞姜永刚边海霞高飞翔孙科陈浩宇王赟吴平包航盖高飞林杨成旭石宇邵秋霞刘晓琴王海东马玥霞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路泰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