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040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申请提供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日益蓬勃的需求,对前端激光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限于材料吸收因素,传统的红外激光器对高反材料的吸收率很低,在焊接切割及其他精密应用中易存在飞溅,效率低,功率受限于单模块功率等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铜材料等高反材料的焊接及切割

[0003]绿光激光器凭借着铜材对绿光光束的高吸收特性,相较于红外激光器,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绿光激光器和红外激光器的激光束一样是高斯分布,在激光加工时,加工中心的温度过高,还是可能导致加工过程中产生飞溅而损坏加工工件周围的电子元件,同时,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工中心和周围出现较大温度差,形成温度梯度,使得工件受热不均匀,导致工件容易出现变形

气泡以及裂纹等各种质量问题

[0004]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该激光加工系统输出光为红外和绿光的复合光,复合光输出形式为环形光斑输出,可大幅提升加工效率,同时减少飞溅

[0005]当前较为常见的环形光辅助加工系统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另外再设置一个环形光激光器,形成环形光斑进行辅助加工;还有一种是
IPG
光子创设的具有环形光纤的激光器加工系统,具体为所述激光器的光纤结构包括中心光纤和环形光纤两部分,通过激光器分别控制中心光纤和环形光纤形成中央光束和环形光束,中央光束进行激光加工,环形光束进行辅助加工

以上两种常见的激光加工系统均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0006]但是,绿光激光器的功率受限于单模块功率等诸多问题,通常功率难以提升,或者说是需要设计复杂的系统和消耗巨大的生产制造成本来提升功率,难以满足在切割

焊接等激光加工应用场景采用绿光作为主力加工激光的功率要求和市场化需求

[0007]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操控方便

光斑质量优良的高功率激光加工系统,高功率的绿光激光器作为主力加工激光,同样也可以减轻激光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卷曲

飞溅

气泡和裂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

第一半波片

第一分色镜

第二激光光源

第二半波片

第一反射镜

第一激光晶体

第二激光晶体

第二分色镜

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第三分色镜

第三透镜

第四透镜

第四分色镜

第五分色镜

振镜机构

目标工件

平台

[0010]第一激光光源主要是用于输出
1000

1100nm
的红外光作为第一激光光束

[0011]第一半波片的主要作用是对从第一激光光源中输出的第一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
进行调节,可以使得第一激光光束变成
S
偏传输,或者
P
偏传输

[0012]第二激光光源主要是用于输出
1000

1100nm
的红外光作为第二激光光束

[0013]第二半波片的主要作用是对从第二激光光源中输出的第二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进行调节,同样,可以使得第二激光光束变成
S
偏传输,或者
P
偏传输

同时,第一半波片和第二半波片对经过各自的光束调节后,第一激光光束和第二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需要相为垂直的关系

[0014]第一反射镜主要用于对经第二半波片后的第二激光光束进行一个全反射转向

[0015]第一分色镜主要对经过第一半波片和第一反射镜的第一激光光束和第二激光光束进行合束,合束后的光束为基频光束

[0016]第一激光晶体为
LBO/BBO
或其他倍频晶体,用于对第一激光光束进行频率转换,当
1000

1100nm
基频光穿过该晶体且功率密度达到非线性阈值时,会产生相应的二次谐波,即倍频光,产生的倍频光的光频率为基频光的一半,此时产生的即为
500

550nm
的绿光

[0017]第二激光晶体同样为
LBO/BBO
或其他倍频晶体,用于对第二激光光束进行频率转换,所述第二激光晶体和第一激光晶体在激光加工系统中放置方向应沿光轴方向相互成旋转
90
°
方向放置

同样,当
1000

1100nm
基频光穿过该晶体且功率密度达到非线性阈值时,会产生相应的二次谐波,即倍频光,产生的倍频光的光频率为基频光的一半,产生的即为
500

550nm
的绿光

[0018]第二分色镜通过镀有
500

550nm
的高反膜和
1000

1100nm
的增透膜的方式,对经第一激光晶体和第二激光晶体转换之后产生的倍频光与残余的基频光进行分离

分离后被反射的
500

550nm
的倍频光为第三激光光束,残余的被透射的
1000

1100nm
的基频光为第四激光光束

[0019]第二分色镜的透射激光的后方设有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用于对经第二分色镜分色后透射的
1000

1100nm
光束进行发散调节

第二透镜用于对经第一透镜发散后的光束进行一个准直调节

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共同构成第一透镜组

[0020]第二分色镜的反射激光的后方设有第三分色镜,所述第三分色镜至少镀有
500

550nm
的反射膜,可以将由第二分色镜反射的
500

550nm
光束进行转向

[0021]同样,第三分色镜的反射转向的后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环形斑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
包括:第一激光光源
(1)、
第一半波片
(2)、
第一分色镜
(3)、
第二激光光源
(4)、
第二半波片
(5)、
第一反射镜
(6)、
第一激光晶体
(7)、
第二激光晶体
(8)、
第二分色镜
(9)、
第一透镜
(10)、
第二透镜
(11)、
第三分色镜
(12)、
第三透镜
(13)、
第四透镜
(14)、
第四分色镜
(17)、
第五分色镜
(18)、
振镜机构
(19)、
目标工件
(20)、
平台
(21)
;第一激光光源
(1)
用于输出
1000

1100nm
的第一激光光束
(L1)
;第一半波片
(2)
位于第一激光光源
(1)
的后方,对第一激光光束
(L1)
的偏振方向进行调节;第二激光光源
(4)
用于输出
1000

1100nm
的第二激光光束
(L2)
;第二半波片
(5)
位于第二激光光源
(4)
的后方,对第二激光光束
(L2)
的偏振方向进行调节,使得第一激光光束
(L1)
和第二激光光束
(L2)
的偏振方向为相互垂直的关系;第一反射镜
(6)
位于第二半波片
(5)
的后方,对经第二半波片
(5)
后的第二激光光束
(L2)
进行一个全反射转向;第一分色镜
(3)
位于第一半波片
(2)
和第一反射镜
(6)
的后方,对经过第一半波片
(2)
和第一反射镜
(6)
的第一激光光束
(L1)
和第二激光光束
(L2)
进行合束,合束后的光束为基频光束
(L)
;第一激光晶体
(7)
位于第一分色镜
(3)
的后方,为
LBO/BBO
倍频晶体,用于对第一激光光束
(L1)
进行频率转换,产生
500

550nm
的绿光;第二激光晶体
(8)
位于第一激光晶体
(7)
的后方,同样为
LBO/BBO
倍频晶体,用于对第二激光光束
(L2)
进行频率转换,所述第二激光晶体
(8)
和第一激光晶体
(7)
在激光加工系统中放置方向应沿光轴方向相互成旋转
90
°
方向放置,同样产生
500

550nm
的绿光;第二分色镜
(9)
位于第二激光晶体
(8)
的后方,通过镀有
500

550nm
的高反膜和
1000

1100nm
的增透膜的方式,对经第一激光晶体
(7)
和第二激光晶体
(8)
转换之后产生的绿光与残余的基频光束
(L)
进行分离,分离后被反射的
500

550nm
的绿光为第三激光光束
(L3)
,残余的被透射的
1000

1100nm
的基频光束
(L)
为第四激光光束
(L4)
;所述第二分色镜
(9)
的透射激光的后方设有第一透镜
(10)
和第二透镜
(11)
,第一透镜
(10)
用于对经第二分色镜
(9)
分色后透射的
1000

1100nm
光束进行发散调节,第二透镜
(11)
用于对经第一透镜
(10)
发散后的光束进行准直调节,第一透镜
(10)
和第二透镜
(11)
共同构成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对经第二分色镜
(9)
分色后的第四激光光束
(L4)
进行光束尺寸的定倍放大;第二分色镜
(9)
的反射激光的后方设有第三分色镜
(12)
,所述第三分色镜
(12)
至少镀有
500

550nm
的反射膜
,
将由第二分色镜
(9)
反射的
500

550nm
光束进行转向;第三分色镜
(12)
的反射转向的后方设有第三透镜
(13)
和第四透镜
(14)
,第三透镜
(13)
用于对经第三分色镜
(12)
分色后透射的
500

550nm
光束进行发散调节,第四透镜
(14)
用于对经第三透镜
(13)
发散后的光束进行准直调节,第三透镜
(13)
和第四透镜
(14)
共同构成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对经第三分色镜
(12)
分色后的第三激光光束
(L3)
进行光束尺寸的定倍放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宝龙建跃张帆黄国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