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89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其中环氧筒和齿轮盘之间通过定位钉与定位孔固定在一起,相比齿轮盘利用定位台阶固定环氧筒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环氧筒与铁心的间距更短,因此需要提高线圈幅向最大承受力以提高变压器的抗突发短路能力时,可增加环氧筒的厚度而不改变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的直径,需要降低变压器材料成本时,可缩小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的直径以减少铜材用量,环氧筒两端均伸出齿轮盘布置,使环氧筒长度大于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的高度,在变压器器身装配时,环氧筒能将铁心和垫块隔开,减少铁心的受力,改善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并减低变压器的工作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
,具体涉及到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输配电的基础设备之一,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作为典型的节能型变压器,其两大核心组成部分为三角立体卷铁心和高低压线圈,三角立体卷铁心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与叠片式铁心完全不同,与平面卷铁心也有较大差别,三角立体卷铁心是一种卷绕式铁心,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单框拼合而成,拼合后的铁心的三个心柱呈等边三角形立体排列,其结构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三相受力一致,使变压器器身抗短路能力增强

[0003]现有的三角立体卷铁心采用非晶带材连续卷绕而成,三角立体卷铁心的线圈在卷铁心的心柱上绕制,铁心和线圈设计时均需要有足够的工艺尺寸,过大的线圈尺寸会降低变压器的填充率,造成总体材料成本的增加

[0004]现有的三角立体卷铁心在绕线时,通常会使用齿轮盘和环氧筒,将环氧筒放置在齿轮盘上的定位台阶,线圈高度与环氧筒两侧齿轮盘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线圈在环氧筒上进行绕制时,由于环氧筒无定位措施,易产生位移,降低线圈绕制效率,同时在器身装配时,由于环氧筒与线圈等高,放置支撑组件与线圈之间的垫块时,垫块与铁心间无遮挡,使垫块容易接触铁心,使铁心受力,由于非晶带材自身的材料特性,在变压器工作时,铁心受力越大变压器产生的噪音越大,且铁心受力较大时也会减弱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
将立体三角卷铁心的三个铁心分别设置在同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上;
[0009]S2、
准备三对共六个齿轮盘,将每个所述齿轮盘拆分为第一半齿轮盘和第二半齿轮盘,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上均设有定位钉,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上的所述定位钉相对设置;
[0010]S3、
将环氧筒拆分为第一半环氧筒和第二半环氧筒,所述第一半环氧筒和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上均设有定位孔,将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半环氧筒和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上,在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钉互相配合;
[0011]S4、
将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围绕相邻所述铁心的相邻侧边互相拼合为所述齿轮盘,使得所述第一半环氧筒和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互相拼合为所述环氧筒;
[0012]S5、
在所述环氧筒外围由近至远依次绕制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筒和所述齿轮盘之间通过所述定位钉与所述定位孔固定在一
起,相比所述齿轮盘利用定位台阶固定环氧筒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筒与所述铁心的间距更短,因此需要提高线圈幅向最大承受力以提高变压器的抗突发短路能力时,可增加所述环氧筒的厚度而不改变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高压线圈的直径,需要降低变压器材料成本时,可缩小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高压线圈的直径以减少铜材用量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环氧筒的上侧和下侧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半齿轮盘,所述第二半环氧筒的上侧和下侧均安装有所述第二半齿轮盘

[0015]优选地,同一所述第一半环氧筒上的所述第一半齿轮盘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半环氧筒的长度,同一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上的所述第二半齿轮盘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半环氧筒的长度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均呈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之间通过卡合结构互相连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插槽和插板,所述第一半齿轮盘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插槽,所述第二半齿轮盘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插板,所述插槽和所述插板互相配合

[0017]优选地,所述立体三角卷铁心完成绕线后,再进行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器身装配,所述器身包括第一支撑组件

第二支撑组件和若干垫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环绕所述立体三角卷铁心设置,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高压线圈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高压线圈通过所述垫块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接触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环氧筒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环氧筒位于所述铁心与所述垫块之间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筒两端均伸出所述齿轮盘布置,使所述环氧筒长度大于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高压线圈的高度,在变压器器身装配时,所述环氧筒能将所述铁心和所述垫块隔开,减少所述铁心的受力,改善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并减低变压器的工作噪音

[0020]优选地,所述高压线圈的内壁和所述低压线圈的外壁之间留有绝缘散热间隙

[0021]优选地,所述铁心采用一次成型的闭口立体卷铁心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
本专利技术中环氧筒和齿轮盘之间通过定位钉与定位孔固定在一起,相比齿轮盘利用定位台阶固定环氧筒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环氧筒与铁心的间距更短,因此需要提高线圈幅向最大承受力以提高变压器的抗突发短路能力时,可增加环氧筒的厚度而不改变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的直径,需要降低变压器材料成本时,可缩小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的直径以减少铜材用量

[0024](2)
本专利技术中环氧筒两端均伸出齿轮盘布置,使环氧筒长度大于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的高度,在变压器器身装配时,环氧筒能将铁心和垫块隔开,减少铁心的受力,改善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并减低变压器的工作噪音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拼合后的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拆分后的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
B

B
的剖面图;
[0029]图5为拼合后的环氧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中
A

A
的剖面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半环氧筒与第一半齿轮盘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使用齿轮盘定位台阶固定环氧筒时第一半环氧筒与第一半齿轮盘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1、
立体三角卷铁心;
2、
环氧筒;
201、
第一半环氧筒;
3、
高压线圈;
4、
第一半齿轮盘;
401、
插槽;
5、
第二半齿轮盘;
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立体三角卷铁心的三个铁心分别设置在同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上;
S2、
准备三对共六个齿轮盘,将每个所述齿轮盘拆分为第一半齿轮盘和第二半齿轮盘,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上均设有定位钉,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上的所述定位钉相对设置;
S3、
将环氧筒拆分为第一半环氧筒和第二半环氧筒,所述第一半环氧筒和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上均设有定位孔,将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半环氧筒和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上,在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钉互相配合;
S4、
将所述第一半齿轮盘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盘围绕相邻所述铁心的相邻侧边互相拼合为所述齿轮盘,使得所述第一半环氧筒和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互相拼合为所述环氧筒;
S5、
在所述环氧筒外围由近至远依次绕制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氧筒的上侧和下侧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半齿轮盘,所述第二半环氧筒的上侧和下侧均安装有所述第二半齿轮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半环氧筒上的所述第一半齿轮盘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半环氧筒的长度,同一所述第二半环氧筒上的所述第二半齿轮盘的间距小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福张晓同刘安吴彬潘明邵传益高浩张兴旺李丰攀王宏伟毛光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置信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