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模块及储能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895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模块及储能电池系统,属于电子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电芯列、通风管和风道支架;外壳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前侧壁开设有引风口;电芯列置于外壳之内;通风管置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并沿左右方向延伸,通风管的进风端对应于第一进风口;在左右方向上风道支架和电芯列交替分布,风道支架具有内部风道,风道支架下部临近电芯列的一侧壁形成内部风口,内部风道的前端连通于引风口;电芯与风道支架之间,及通风管出风端与风道支架之间均形成第一通风间隙,电芯的流通风量与内部风口对应区域的开口面积成正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出现不同的进风口设计导致风阻增加,以及难以匹配电池架进风方向的问题。架进风方向的问题。架进风方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模块及储能电池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模块及储能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池系统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系统,是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构件。储能电池系统包含多个储能模块,每个储能模块又包含多个电芯,电芯是储能技术的基本构成单元。对于单个储能模块来说,其包含的电芯在外壳之内按照一定规律分布,由于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均会产热,故而需要在储能模块之内设计散热结构,以保证电芯正常运作。
[0003]储能模块的散热方式主要包括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对于采用风冷散热的储能模块来说,内部风道设计存在内部风道众多,且电芯间均流性、均温性难以提升的问题,例如,在单侧面过风的结构设计中,远离引风机的电芯,及靠近引风机但远离系统供风口的电芯普遍温度较高,又比如,在双侧面过风的结构设计中,靠近引风机的电芯温度更低。电芯的温度是否控制在合理的温度范围之内是影响电芯充放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优化电芯间均流性、均温性,现有的风道设计普遍采用调整外壳上开孔数量和开孔位置的方式来均衡风量,但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不符合风道层级开孔规律的问题,最终造成散热风道整体风阻增加,同时也难以匹配电池架的进风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模块及储能电池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壳上进风孔的开孔方式不统一,容易造成散热风道整体风阻增加,且难以匹配电池架进风方向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模块,包括:
[0007]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前侧壁开设有引风口;
[0008]电芯列,置于所述外壳之内,且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电芯;
[0009]通风管,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通风管的进风端对应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
[0010]风道支架,在左右方向上,所述风道支架和所述电芯列交替分布,所述风道支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风道,所述风道支架下部临近所述电芯列的一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的内部风口,所述内部风道的前端连通于所述引风口;
[0011]所述电芯与所述风道支架之间,以及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支架之间均沿前后方向形成第一通风间隙,所述电芯的流通风量与所述内部风口对应区域的开口面积成正比。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支架包括:
[0013]顶板;
[0014]侧板,设于所述顶板的一侧缘,并向下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电芯之间,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间隙,所述侧板的下部形成所述内部风口,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内部风道;以及
[0015]端板,设于所述顶板的前端和/或后端,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后侧壁还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电芯与所述外壳的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外壳上开设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间隙,所述第二通风间隙与所述第三通风间隙连通,所述第三通风间隙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通风管。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部风道临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封闭。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支架包括:
[0019]顶板;
[0020]侧板,设于所述顶板的一侧缘,并向下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电芯之间,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间隙,所述侧板的下部形成所述内部风口,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内部风道;以及
[0021]端板,设于所述顶板的后端,并向下延伸,所述端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临近所述电芯的侧边缘形成挡风翻边。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顶部连接有导电连接排,所述导电连接排与所述电芯之间形成第四通风间隙,所述第四通风间隙的进风侧与所述第三通风间隙连通,出风侧与所述第一通风间隙连通。
[0023]一些实施例中,在上下方向上,所述风道支架顶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电芯顶端面的高度。
[002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管为口琴管。
[002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芯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芯列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电芯列之间设有所述风道支架,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
[0026]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引风口处设置的引风机的驱动下,冷风经第一进风口进入通风管,冷气在通风管中流动的过程能吸收电芯的部分热量,在排出通风管后又进入到第一通风间隙中,冷风充斥第一通风间隙的同时又能带走电芯远离第一进风口一侧的热量,最终,完成吸热过程的热风向下汇聚,经内部风口进入内部风道,最终汇聚到引风口排出外壳。本申请中,内部风口的面积不同,对应区域的流通风量也随之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内部风口面积越大,流通风量越大,散热越快,通过调节内部风口的形状,就能使不同位置的电芯对应于内部风口上不同面积的开口区域,进而调节不同位置电芯的流通风量,通过内部风道的设计提升均流性和均温性,故而本申请中第一进风口的开设数量和位置无需进行调整,可形成统一的进风口分布设计,避免出现不同的进风口设计导致风阻增加的问题,也避免出现难以匹配电池架的进风方向的问题。
[002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储能模块。
[0028]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储能模块,打破了传统储能模块风道设计中通过调整进风孔数量和位置实现均衡风量的设计手段,第一进风口
的设计无需改变,有效提升了储能模块自身的散热可靠性,最终促进了储能电池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模块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32]图4为图3的A向局部放大图;
[0033]图5为图3的B向视图,其中未显示导电连接排;
[0034]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
[0035]图7为图2的D向剖视图;
[0036]图8为图2的F向剖视图,其中的实线箭头为冷风的流通方向,虚线箭头为热风的流通方向;
[0037]图9为图2的E向视图,其中未显示外壳的底部,实线箭头为冷风的流通方向,虚线箭头为热风的流通方向;
[003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通风管和风道支架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003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风道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40]图12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前侧壁开设有引风口;电芯列,置于所述外壳之内,且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电芯;通风管,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通风管的进风端对应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风道支架,在左右方向上,所述风道支架和所述电芯列交替分布,所述风道支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风道,所述风道支架下部临近所述电芯列的一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的内部风口,所述内部风道的前端连通于所述引风口;所述电芯与所述风道支架之间,以及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支架之间均沿前后方向形成第一通风间隙,所述电芯的流通风量与所述内部风口对应区域的开口面积成正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支架包括:顶板;侧板,设于所述顶板的一侧缘,并向下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电芯之间,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间隙,所述侧板的下部形成所述内部风口,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内部风道;以及端板,设于所述顶板的前端和/或后端,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侧壁还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电芯与所述外壳的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间隙,所述电芯与所述外壳上开设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间隙,所述第二通风间隙与所述第三通风间隙连通,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艺杰倪泽联魏礼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