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851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电池装置,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换热组件和集液管;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换热板设于相邻的电池之间,换热板至少部分和电池接触,换热板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的换热介质通道;集液管和换热组件连接,集液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外层管设置于所述内层管的外侧,内层管和换热介质通道连通,外层管的硬度大于内层管的硬度。一方面外层管硬度大,保证集液管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能够对集液管进行保护,从而降低电池装置的故障率,另一方面内层管硬度小,降低了集液管和换热板的连接难度,有效地控制了电池装置的生产成本。有效地控制了电池装置的生产成本。有效地控制了电池装置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车辆中往往设置有电池装置,电池装置用于向电动车辆提供动力。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和换热板,换热板至少部分和电池相接,换热板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换热板上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相关技术中,在电池装置的制造及使用过程中,集液管由于撞击或者振动等已被破坏,从而导致电池装置故障。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装置的故障率。
[0005]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
[0006]多个电池;
[0007]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设于相邻的电池之间,所述换热板至少部分和所述电池接触,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的换热介质通道;
[0008]集液管,所述集液管和所述换热组件连接,所述集液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外层管设置于所述内层管的外侧,所述内层管和所述换热介质通道连通,所述外层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内层管的硬度。
[000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换热组件和集液管,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换热板至少部分和电池接触,集液管和换热组件连接,集液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外层管套设于内层管,外层管的硬度大于内层管的硬度,一方面外层管硬度大,保证集液管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能够对集液管进行保护,从而降低电池装置的故障率,另一方面内层管硬度小,降低了集液管和换热板的连接难度,有效地控制了电池装置的生产成本。
[001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0、电池;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1、极柱;111、第一极柱;112、第二极柱;12、壳体;121、壳主体;122、第一端板;123、第二端板;124、壳体件;125、盖板;20、换热板;21、换热部;22、转接部;221、连接头;30、集液管;31、外层管;32、内层管;40、箱体;41、底板;42、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002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0022]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23]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0024]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如图1所示,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10、换热组件和集液管30,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20,换热板设于相邻的电池之间,换热板20至少部分和电池10接触,换热板20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的换热介质通道,用于对电池10进行冷却;集液管30和换热组件连接,如图2所示,集液管30包括内层管32和外层管31,外层管31设置于内层管32的外侧,内层管32和换热介质通道连通,外层管31的硬度大于内层管32的硬度。
[002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包括电池10、换热板组件和集液管30,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20,换热板20至少部分和电池10接触,集液管30和换热组件连接,集液管30包括内层管32和外层管31,外层管31套设于内层管32,外层管31的硬度大于内层管32的硬度,一方
面外层管31硬度大,保证集液管30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比如,集液管30因换热介质过热或者过冷而发生的形变),能够对集液管30进行保护,从而降低电池装置的故障率,另一方面内层管32硬度小,降低了集液管30和换热板20的连接难度,有效地控制了电池装置的生产成本。
[0026]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0027]电池装置可以包括多个电池10,多个电池10形成电池组。换热板20设于电池组中,换热板20至少部分和电池10接触。比如,换热板20和电池10可以是直接抵接,或者换热板20和电池10可以通过导热胶等连接。
[0028]在本公开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池10可以是圆柱电池。如图3所示,电池包括壳体12、电芯和极柱11,壳体12内设置有容置空间,电芯设于该容置空间内。极柱11设于壳体12,并且极柱11和电芯连接。极柱11可以作为电池10的一个电极,壳体12作为电池10的另一个电极。比如,极柱11为电池10的正电极,壳体12为电池10的负电极。
[0029]壳体12呈圆柱结构。壳体12可以包括壳主体121、第一端板122和第二端板123,壳主体121形成电池10的侧面,壳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设于相邻的电池之间,所述换热板至少部分和所述电池接触,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的换热介质通道;集液管,所述集液管和所述换热组件连接,所述集液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外层管设置于所述内层管的外侧,所述内层管和所述换热介质通道连通,所述外层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内层管的硬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的邵氏硬度为45A

50D。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的邵氏硬度为45A

50D。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换热部,所述换热部设于相邻的电池之间;转接部,所述转接部设于所述换热部的端部,所述转接部和所述集液管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伸入所述集液管,并且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飞颜廷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