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75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包括挤出模具本体,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轴线沿纵向水平设置且前端均布开设有多个挤出孔;所述挤出模具本体外围前部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切分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切分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挤出模具本体的前端上方位置,切分组件在挤出模具本体顶部的组合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切割刮刀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切分操作,同时由于切割刮刀设置有两根,继而能够在单圈旋转中完成两次切分,有利于提升切分效率,同时不会干扰到母线绝缘套的顺利挤出。绝缘套的顺利挤出。绝缘套的顺利挤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母线绝缘套加工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母线绝缘套由天然用硅橡胶、热缩材料和抗老的高分子绝缘材料制造。在寒冷天气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柔软性,可以防止臭氧及紫外线损害。能有效的防止各类裸露接头,由于种种因素(湿闪、污闪、盐雾化学气体腐蚀、人为碰触、小动物或杂物搭线等)引起的相间短路或接地所造成的停电、损坏电力设备及触电等事故发生。从而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具体到母线绝缘套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挤出模具来对母线绝缘套挤出成型,目前母线绝缘套挤出模具在挤出成型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配套设置切割刀具来将实现边挤出边切断的加工操作,以便加工得到一节一节的母线绝缘套,但是目前的切割刀具通常是采用直上直下式的切割设计,首先单次行程只能完成一次切分,并且切割刀具在向上的过程中容易干扰到母线绝缘套的顺利挤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切分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挤出模具本体的前端上方位置,切分组件在挤出模具本体顶部的组合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切割刮刀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切分操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包括挤出模具本体,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轴线沿纵向水平设置且前端均布开设有多个挤出孔;
[0006]所述挤出模具本体外围前部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切分组件,所述切分组件通过所述拆装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前部上方,且所述切分组件的部分贴附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前端面。
[0007]作为优选,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外围后部均布固定有多个抱箍件,且所述抱箍件的底面均固定有用以垫高支撑的安装座。
[0008]作为优选,所述切分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切割刮刀,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沿纵向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面固定有机座,且所述机座的底面两侧分别与所述拆装组件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前部的电机轴沿纵向设置且前端通过连接套同轴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外围沿径向向外延伸固定有若干个所述切割刮刀,且所述切割刮刀的后端面能够贴附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前端面。
[0009]作为优选,所述切割刮刀均为矩形长条薄板,且所述切割刮刀竖向朝下时,所述切割刮刀的最低位置低于最低位置的所述挤出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切割刮刀的数量为两个且周向均布。
[0011]作为优选,所述拆装组件均包括配合座和固定座,所述机座的底面两侧均竖向固定有所述配合座,两侧位置的所述配合座彼此远离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挤出模具本体外围前部的顶面两侧均竖向固定有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均竖向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所述配合座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
[0012]作为优选,两侧位置的所述固定座彼此远离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与对应的所述配合槽垂直连通,且所述安装孔均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同轴对照,所述安装孔均沿横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且两侧位置的所述限位杆彼此靠近的内端均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所述限位杆彼此远离的外端均伸出对应所述固定座的外侧端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所述限位杆位于对应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座外侧端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座外侧端面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配合座和所述配合槽的水平断面形状均为矩形。
[0014]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在竖向上均为盲槽,且所述配合座的底端均与对应所述配合槽的底端贴合接触。
[0015]采用上述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具体在使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加工母线绝缘套的过程中,由于初始时,所述配合座所述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所述配合座无法脱出所述配合槽,从而此时所述切分组件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外围顶部上方,则具体使用时,母线绝缘套经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所述挤出孔挤出,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端盖旋转,所述端盖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所述切割刮刀旋动将挤出的母线绝缘套切断,以此来实现边挤出边切断的加工操作,如此通过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所述切分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前端上方位置,所述切分组件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顶部的组合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切割刮刀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切分操作,同时由于所述切割刮刀设置有两根,继而能够在单圈旋转中完成两次切分,有利于提升切分效率,同时不会干扰到母线绝缘套的顺利挤出,而后续停机后,仅需外拉所述限位杆脱出所述限位孔后便可使所述配合座竖向脱出所述配合槽而将所述切分组件拆离挤出所述模具本体顶部,所述切分组件的重装时,拿起所述机座使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分别竖向对照后滑入,同时分别同时手持两侧的所述手柄外拉所述限位杆并通过所述弹簧被拉伸的方式使所述限位杆内端均收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以此来避免干涉到所述配合座沿所述配合槽竖向下滑,当所述配合座竖向下滑到底端与所述配合槽底端贴合接触时,此时则表示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分别横向对照,则松开所述手柄后,所述弹簧会释放拉伸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均再次插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如此便可完成所述切分组件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顶部的再次重装固定,所述切分组件与所述挤出模具本体的拆分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后期将所述切分组件快速拆下后送检维修及定期维护。
[0016]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切分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挤出模具本体的前端上方位置,切分组
件在挤出模具本体顶部的组合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切割刮刀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切分操作,同时由于切割刮刀设置有两根,继而能够在单圈旋转中完成两次切分,有利于提升切分效率,同时不会干扰到母线绝缘套的顺利挤出;
[0017]2、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后便可使配合座竖向脱出配合槽而将切分组件拆离挤出模具本体顶部,切分组件与挤出模具本体的拆分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后期将切分组件快速拆下后送检维修及定期维护。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包括挤出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具本体(1)的轴线沿纵向水平设置且前端均布开设有多个挤出孔(101);所述挤出模具本体(1)外围前部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拆装组件(4),所述拆装组件(4)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切分组件(5),所述切分组件(5)通过所述拆装组件(4)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1)的前部上方,且所述切分组件(5)的部分贴附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1)的前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具本体(1)的外围后部均布固定有多个抱箍件(2),且所述抱箍件(2)的底面均固定有用以垫高支撑的安装座(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分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01)和切割刮刀(506),所述驱动电机(501)的轴线沿纵向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电机(501)的底面固定有机座(502),且所述机座(502)的底面两侧分别与所述拆装组件(4)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01)前部的电机轴(503)沿纵向设置且前端通过连接套(504)同轴固定有端盖(505),所述端盖(505)的外围沿径向向外延伸固定有若干个所述切割刮刀(506),且所述切割刮刀(506)的后端面能够贴附在所述挤出模具本体(1)的前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刮刀(506)均为矩形长条薄板,且所述切割刮刀(506)竖向朝下时,所述切割刮刀(506)的最低位置低于最低位置的所述挤出孔(1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母线绝缘套加工用高效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刮刀(506)的数量为两个且周向均布。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一种母线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照肖万庚张亚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巨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