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混输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58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混输橇,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油气输送管道、第二油气输送管道和主输送管道,该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螺杆泵和止回阀,止回阀靠近螺杆泵的输出端;第二油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第一油气输送管道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的一端均与主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付线的一端靠近螺杆泵的进口端,另一端靠近螺杆泵的出口端,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付线上设置有止回阀和第一球阀,第一球阀位于相邻止回阀的上游一侧。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油井采出液以及少量的油气输送至主输送管道,最后将其输送到原油处理站,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采油过程中的油气的挥发,既保护了环境又回收了宝贵的油气资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混输橇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混输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油田那种偏远油井的采油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大罐沉降,罐车拉运的办法”,采出液中的油气就会从大罐中挥发到空气中,这部分油气将无法回收,同时油气中所含有的大量甲烷气体又是一种典型的,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对环境会将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将这些油气通过输送管道将其输送至原油处理站,依托处理站的设备则能够将这部分油气进行回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000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油气混输橇,以解决边远油井的油气输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油气混输橇,解决边远油井的油气输送的问题,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满足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油气混输橇,包括橇座以及设置在橇座上的:
[0007]第一油气输送管道,该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螺杆泵和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靠近所述螺杆泵的出口端
[0008]第二油气输送管道,该第二油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
[0009]主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的一端均与主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输送管道上设置第四球阀。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上连接有油气输送管道付线;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的一端靠近所述螺杆泵的进口端,另一端靠近所述螺杆泵的出口端;
[0011]所述螺杆泵进口和出口设置进出口联通线,所述进出口联通线设置第五球阀;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第二球阀和三球阀,所述第一止回阀靠近螺杆泵出口;
[0012]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两端与第一油气输送管道相连,油气输送管道付线一端靠近第二球阀,另一端靠近第三球阀;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设置第一球阀和第三止回阀,所述第一球阀靠近第二球阀,第三止回阀靠近第三球阀;
[0013]所述第二油气输送管道与第一油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油气输送管道设置第二止回阀;所述主输送管道一端与第一油气输送管道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的交汇处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储液罐相并联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球阀,第一止回阀和第三球阀,所述第二球阀靠近所述螺杆泵的进口端,所述第一止回阀靠近所述螺杆泵的出口端,第三
球阀靠近所述第一止回阀。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球阀。
[001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泵、第一油气输送管道、第二油气输送管道、主输送管道和储液罐上设置有仪表控制元件。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实际使用时,油井中的采出液和部分油气分别通过第一油气输送管道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进入主输送管道中混合后输送至下游管道,最后输送至原油处理站,油井采出液中的原油和油气中的轻烃气体得到回收。
[0020]使用本技术将边远油井中采出液包括部分油气通过管输方式将其输送至原油处理站,避免了采油过程中油气挥发,既保护环境,又提高了油气产量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本橇装设备将主要设备和管线集中布置到橇座上,使得该设备具有使用灵活,搬运方便,制造周期短,成本较低等特点,为这种设备在油田的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及零部件名称:
[0023]1‑
第一油气输送管道,2

第二油气输送管道,3

主输送管道,4

螺杆泵,5

第一止回阀,6

油气输送管道付线,7

第二止回阀,8

第三止回阀,9

第二球阀,10

第三球阀,11

第一球阀,12

储液罐,13

仪表控制元件,14

第四球阀,15

进出口联通线,16

第五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油气混输橇,如图1所示,包括橇座以及设置在橇座上的:
[0027]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第二球阀9,螺杆泵4、第一止回阀5,和第三球阀10,所述第一止回阀5靠近所述螺杆泵4的出口端,第二球9靠近螺杆泵4进口端,第三球阀10靠近第一止回阀5。
[0028]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该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7;
[0029]主输送管道3,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的一端均与主输送管道3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输送管道3上设置第四球阀14。
[0030]实际使用时,将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的一端与井口采出液接口连接;将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的一端与采出气接口连接,将主输送管道3的一端与下游油气输送管道连接,油井中的采出液和油气分别通过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输送至主输送管道3中混合后,通过下油管线输送至原油处理站进行处理,将采出液中的原油和油气体回收。
[0031]使用本技术将油井采出液和部分油气输至原油处理站,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油气挥发,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油气产量。其中,螺杆泵能够输送含有部分小的固体杂质
和气体的液体介质,对输送介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由于本橇装设备将主要设备和管线集中布置到橇座上,使得该设备具有使用灵活,搬运方便,制造周期短,成本较低等特点,为这种设备在油田的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
[0032]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优化,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上连接有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的一端靠近所述螺杆泵4的入口端,另一端靠近所述螺杆泵4的出口端;
[0033]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两端与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相连,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的上游一端靠近第二球阀9,另一端靠近第三球阀10;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设置第一球阀11和第三止回阀8,第一球阀11靠近第二球阀9,第三止回阀8靠近第三球阀10;
[0034]螺杆泵4进口和出口设置进出口联通线16,进出口联通线16设置第五球阀15,进出口联通线16的设置为混输橇的操作带来更多的灵活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混输橇,其特征在于,包括橇座以及设置在橇座上的: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该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螺杆泵(4)和第一止回阀(5),所述第一止回阀(5)靠近所述螺杆泵(4)的出口端;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该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7);主输送管道(3),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和第二油气输送管道(2)的一端均与主输送管道(3)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输送管道(3)上设置第四球阀(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混输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上连接有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的一端靠近所述螺杆泵(4)的进口端,另一端靠近所述螺杆泵(4)的出口端;所述螺杆泵(4)进口和出口设置进出口联通线(16),所述进出口联通线(16)设置第五球阀(15);所述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第二球阀(9),第一止回阀(5)和第三球阀(10),所述第一止回阀(5)靠近螺杆泵(4)出口;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两端与第一油气输送管道(1)相连,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的上游一端靠近第二球阀(9),另一端靠近第三球阀(10);所述油气输送管道付线(6)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昱超李红刚文蛟龙雷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富骏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