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药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68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药橇。该加药橇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内的第一加药罐、第一过滤器、第一加药泵、第二过滤器以及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加药泵串联形成第一管路,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加药泵串联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药罐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和所述第一加药泵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和所述第二加药泵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加药橇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能够重复利用,用在不同的地点可以注入不同的药剂,具有便捷性,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药橇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处理
,特别是一种加药橇。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天然气行业里,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向介质中注入某种药剂是一种常见操作,例如需要向易腐蚀的管道介质中加入缓蚀剂;或者为了某种需要加入某种药剂,其特点是注入量小,注入量要求精确。
[0003]而一般的加药装置是固定且永久式的,这种药剂注入装置存在着占地面积大、作用单一、不易搬迁、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加药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固定型加药装置占地面积大,作用单一,不易搬迁,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固定型加药装置占地面积大,作用单一,不易搬迁,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加药橇,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的第一加药罐、第一过滤器、第一加药泵、第二过滤器以及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加药泵串联形成第一管路,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加药泵串联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药罐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和所述第一加药泵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和所述第二加药泵之间。
[0008]可选地,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一加药泵和所述第二加药泵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二加药罐、第三过滤器以及第三加药泵;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第三加药泵串联形成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并联,并联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药罐和所述第二加药罐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器处于所述第二加药罐和所述第三加药泵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三止回阀;所述第三加药泵还与所述第三止回阀连接。
[0011]本技术提出的加药橇将设备等整合为一个橇装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能够重复利用,用在不同的地点可以注入不同的药剂,具有便捷性,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解决目前的固定型加药装置占地面积大,作用单一,不易搬迁,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药橇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药橇的原理流程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药橇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药橇的原理流程示意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
[0018]1、支撑架;10、第一加药罐;11、第二加药罐;20、第一过滤器;30、第一加药泵;40、第一止回阀;21、第二过滤器;31、第二加药泵;41、第二止回阀;22、第三过滤器;32、第三加药泵;42、第三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加药橇,参阅图1至图2。该加药橇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内的第一加药罐10、第一过滤器20、第一加药泵30、第二过滤器21以及第二加药泵31;所述第一过滤器20与所述第一加药泵30串联形成第一管路,所述第二过滤器21与所述第二加药泵31串联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药罐10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20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10和所述第一加药泵30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21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10和所述第二加药泵31之间。
[0023]具体地,第二过滤器21和第二加药泵31可作为备用,在实际操作中,第一加药罐10中加入药剂,药剂通过第一过滤器20过滤后进入第一加药泵30,第一加药泵30将药剂泵入需要处理的管道。所有组件设置于支撑架1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加药橇将设备等整合为一个橇装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能够重复利用,用在不同的地点可以注入不同的药剂,可以对不同的管道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除垢、缓蚀等操作。本技术具有便捷性,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提出的加药橇可以解决目前的固定型加药装置占地面积大,作用单一,不易搬迁,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0024]进一步地,参阅图2,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一止回阀40和第二止回阀41;所述第一加药泵30和所述第二加药泵31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止回阀40和所述第二止回阀41连接。其
中,第一止回阀40和第二止回阀41具有防止回流的作用。
[0025]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二加药罐11、第三过滤器22以及第三加药泵32;所述第三过滤器22与所述第三加药泵32串联形成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并联,并联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药罐10和所述第二加药罐11连接;所述第三过滤器22处于所述第二加药罐11和所述第三加药泵32之间。
[0026]具体地,加药罐数量不限制于两个,同样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的其中一个管路作为备用,其他两个管路分别与第一加药罐10和第二加药罐11连接,两个加药罐中可以盛装相同或者不同的药剂。
[0027]进一步地,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三止回阀42;所述第三加药泵32还与所述第三止回阀42连接,同样地,每一个管路都分别设置有自己的阀门,第三止回阀42具有防止回流的作用。
[0028]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4,第一加药罐10的输出端设置有阀门,第一过滤器20的输入端设置有阀门,第一止回阀40的输出端设置有阀门,第二过滤器21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药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内的第一加药罐(10)、第一过滤器(20)、第一加药泵(30)、第二过滤器(21)以及第二加药泵(31);所述第一过滤器(20)与所述第一加药泵(30)串联形成第一管路,所述第二过滤器(21)与所述第二加药泵(31)串联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并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药罐(10)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20)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10)和所述第一加药泵(30)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21)处于所述第一加药罐(10)和所述第二加药泵(3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橇还包括第一止回阀(40)和第二止回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蛟龙李红刚林士钦祝宏伟蒋璞孙长理王浩裴定军余磊邢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富骏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