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848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包括复配罐和总出料管,复配罐和总出料管之间并联有循环回料管和出料管,在出料管上串联有一个原材料反应罐和输送泵,在原材料反应罐和复配罐之间设有第一阀门,在循环回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在原材料反应罐和输送泵之间设有第三阀门,在总出料管上设有第四阀门。部分固体原料在原材料反应罐中搅拌后,通过循环回料管回到复配罐进行复配,就可以解决减水剂匀质性的问题。而且,通过将复配罐体与原材料反应罐通过出料管和第四阀门相连,形成一套循环装置,当减水剂在复配罐中出现匀质性问题时,再将半成品返回原材料反应罐内进行二次加工,保证减水剂质量。水剂质量。水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是液体减水剂的复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减水剂是一种以液体聚羧酸原料(减水母液、保坍母液)、葡萄糖酸钠、引气剂、消泡剂、纤维素和水等为主要原料的复配液体,生产减水剂用的液体原料大都浓度较高、固体类原料不易溶解。为了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抗冻融和抗碳化的性能,在减水剂生产时会在减水剂中添加增效剂,因此就涉及到减水剂的复配。
[0003]在现有技术中,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16063111U)公开了一种减水剂复配罐,其包括罐体、投料筒和推进机构,罐体呈两端封闭的中空柱状结构,罐体的顶部间隔设有投料口和增效剂入口;投料筒呈两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投料筒位于罐体的顶面,投料筒的底壁连接并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投料口相连通,连接管上连接有计量阀,投料筒的侧壁上连接并连通有加料管;推进机构包括活塞和推杆,活塞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投料筒内,且活塞的外周面与投料筒的内表面相贴合,推杆连接于活塞的上表面,且推杆的上端穿过投料筒的顶壁延伸至投料筒的外部。这样的设计能够准确的计量由投料筒内进入罐体内的增效剂的数量,实现了增效剂的准确定量添加。
[0004]另外,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18608881U)公开了一种减水剂复配设备,包括复配罐体和循环泵,复配罐体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连通有与循环泵输入端相连接的抽液管,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复配罐体顶部相连通的回流管,抽液管的顶部连通有投料斗,投料斗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安装有匹配的卸料阀,投料斗与回流管之间安装有防尘喷淋机构。其方案方便将减水剂复配时所需的粉料加入复配罐内,使得粉料无需进行攀爬投放,不仅有利于降低劳动量,而且可有效提高投料的安全性。
[0005]然而,减水剂的复配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譬如为了使减水剂在生产过程中各成分分散度更加均匀,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效果,需要对减水剂现目前的通常做法直接在复配罐上加搅拌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将全部原材料分批投入复配罐内,通过搅拌一定时间来保证减水剂的均匀性。但是,由于原材料的浓度较高、不易溶解性等原因,使用该方式生产的减水剂易形成沉淀及匀质性不合格等现象。
[0006]为了解决此现象,现目前的一些加工企业在减水剂生产设备中增加了大功率搅拌装置,但效果一般,主要缺陷在于:1、搅拌装置长期高功率负荷下极易出现故障,增加经济投入。2、常规搅拌并不能完全解决减水剂匀质性的问题。
[0007]基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对减水剂生产中的复配线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克服所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通过循环回料进行复配,并结合高强度搅拌,从而解决液体减水剂复配中依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0009]本技术主要是这样实现的:
[0010]本技术的整体构思在于:在复配罐之外另外设置一个原材料反应罐,将难以搅拌均匀的部分固体原材料先进行一遍搅拌,然后通过循环回料管回到复配罐中进行复配。
[0011]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采用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包括复配罐和总出料管,复配罐和总出料管之间并联有循环回料管和出料管,在出料管上串联有一个原材料反应罐和输送泵,在原材料反应罐和复配罐之间设有第一阀门,在循环回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在原材料反应罐和输送泵之间设有第三阀门,在总出料管上设有第四阀门。原材料反应罐中设有搅拌部件和加热部件。搅拌部件和加热部件分别为强力搅拌机和加温棒,同时在原材料反应罐中还设有温度计。
[0012]这样将部分固体原料在原材料反应罐中搅拌后,通过循环回料管回到复配罐进行复配,就可以解决减水剂匀质性的问题,还具有安全、简便的优点。
[0013]而且,通过将复配罐体与原材料反应罐通过出料管和第四阀门相连,形成一套循环装置,当减水剂在复配罐中出现匀质性问题时,再将半成品返回原材料反应罐内进行二次加工,保证减水剂质量。
[0014]为了达到更好的复配效果,通过在原材料反应罐上加入一套强力搅拌装置,可以在原材料进入复配罐之前先一步将各种原材料搅拌均匀,避免减水剂后续出现沉淀及匀质性不合格等现象。
[0015]在大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在原材料反应罐上加入一套加热装置,在低温环境下,车间原材料投入反应罐后可对罐体进行一定加热,解决各原材料在低温环境下溶解不充分等现象。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投料斗下和出料口都加入滤板,可有效避免原材料在溶解过程可能产生轻微沉淀等现象,从而影响减水剂质量。
[0017]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应罐体上添加温度计,可随时监控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罐的内部温度,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0018]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一体化解决方案,譬如将复配罐和原材料反应罐集成在一个罐体中。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案是这样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包括复配罐和总出料管,复配罐和总出料管之间通过出料管和循环回料管并联连接,并且在出料管上设有一个输送泵;其中,复配罐内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两部分空间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其下部空间设有原材料反应罐,在原材料反应罐中设有强力搅拌机,该强力搅拌机通过设置在复配罐顶部的搅拌电机驱动;在原材料反应罐中还设有若干加温棒和至少一个温度计。
[0019]这样的设计下,将难以混匀的固体物质进行预先搅拌后再通过循环回料管回到复配罐中和容易混匀的液体原料进行复配,就可以解决减水剂匀质性的问题。而且,一体化的设计可以不用占据较大的生产空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0021]图2展示了原材料反应罐的一种内部构造;
[0022]图3展示了复配罐的一种内部构造;
[0023]图4展示了图3的复配罐的顶盖脱离构造;
[0024]图5展示了将复配罐和原材料反应罐集成一体的一种解决方案;
[0025]图6展示了图5中将其内部部分部件取出的示意。
[0026]图7展示了图5中A

A截面的简易示意。
[0027]附图中的标记为:1

复配罐,1a

罐体,1b

顶盖,1c

固定架,1d

回料管接头,1e

原料进料管接头,1f

进水管接头,1g

连接卡环,1h

连接卡槽,2

原料进料管,3

排空管接头,3a

内置管道,4

出料管,5

第一阀门,6

原材料反应罐,6a

内部空间,6b

反应罐体,7

投料斗,8

栅栏,9

滤板,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包括复配罐(1)和总出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罐(1)和总出料管(11)之间并联有循环回料管(10)和出料管(4),在出料管(4)上串联有一个原材料反应罐(6)和输送泵(14),在原材料反应罐(6)和复配罐(1)之间设有第一阀门(5),在循环回料管(10)上设有第二阀门(12),在原材料反应罐(6)和输送泵(14)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3),在总出料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反应罐(6)中设有搅拌部件和加热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反应罐(6)上设有投料斗(7),该投料斗(7)设有栅栏(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罐(1)包括罐体(1a)和顶盖(1b),在顶盖(1b)的顶部设有一个排空管接头(3),在顶盖(1b)上还连接有原料进料管(2)和进水管(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减水剂高效复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料管(10)通过所述顶盖(1b)上的回料管接头(1d)与所述复配罐(1)连接,该回料管接头(1d)在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颜彪田君邓怡玄刘岩新冷碧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威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