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46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政领域。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包括橡胶沥青层,所述橡胶沥青层上均匀的嵌有碎石,所述碎石嵌入在所述橡胶沥青层内的高度值占所述碎石的高度值的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0001]本技术涉及路政领域,尤其涉及路面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泥路面使用久后,难免会出现开裂、破损等情况,现有的修复方式多是先将开裂、破损处挖整齐,然后再填充新的水泥层。虽然这种修复方式施工快捷,但是容易二次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沥青层,所述橡胶沥青层上均匀的嵌有碎石,所述碎石嵌入在所述橡胶沥青层内的高度值占所述碎石的高度值的70%

75%。
[0006]首先,本技术将橡胶沥青与碎石强力粘结,形成裂缝反射结构层,水稳层或旧水泥路面的各种裂缝将很难穿透该层,可以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缓解二次开裂的问题。其次,本技术选用橡胶沥青打底,橡胶沥青层能充分填充其面层混合料底部的缝隙,从而排除了层间存水的可能,起到防止水损坏的作用;同时,橡胶沥青拥有超强的粘性,橡胶沥青层可以轻松与原有路面粘结,形成良好粘结层,有效缓解水泥板块应力集中问题。
[0007]优选,所述橡胶沥青层的上方覆盖有水泥层或橡胶沥青面层,所述碎石露出在所述橡胶沥青层外的部分埋设在所述水泥层或橡胶沥青面层内。上方覆盖的水泥层或橡胶沥青面层可以排除层间存水,起到防止水损坏的作用。碎石露出在所述橡胶沥青层外的部分埋设在所述水泥层或橡胶沥青面层内,形成约裂缝反射结构层,水稳层或旧水泥路面的各种裂缝将很难穿透该层,可以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
[0008]优选,所述碎石的间隙内设有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的下部插入所述橡胶沥青层内,所述玻璃纤维的上部插入所述水泥层或所述橡胶沥青面层内。玻璃纤维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能使水泥层或所述橡胶沥青面层韧性增强。玻璃纤维减少碎石间的缝隙,增强碎石的支撑作用。
[0009]优选,所述水泥层或所述橡胶沥青面层的顶部散落有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全部嵌入或部分嵌入所述水泥层或所述橡胶沥青面层内。玻璃微珠具有低导热的性能,降低所述水泥层或所述橡胶沥青面层开裂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1‑
水泥层,2

橡胶沥青层,3

碎石,4

玻璃纤维,5

玻璃微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具体实施例1
[0017]参考图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包括橡胶沥青层2,橡胶沥青层2上均匀的嵌有碎石3,碎石3嵌入在橡胶沥青层2内的高度值占碎石3的高度值的70%

75%。使用时,橡胶沥青被胶轮压路机被挤压到碎石3高度值的70%

75%,碎石3嵌锁形成结构性支撑,增强橡胶沥青层2对应力的吸收,防止水泥开裂。
[0018]优选,橡胶沥青层2覆盖在旧水泥地面或旧橡胶沥青地面上。使用时,橡胶沥青层2发挥粘结作用,形成良好粘结层,有效缓解水泥板块应力集中问题。
[0019]可以,参考图2,橡胶沥青层2的上方覆盖有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碎石3露出在橡胶沥青层2外的部分埋设在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内。使用时,上方覆盖的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可以排除层间存水,起到防止水损坏的作用。碎石3露出在橡胶沥青层2外的部分埋设在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内,形成约裂缝反射结构层,水稳层或旧水泥路面的各种裂缝将很难穿透该层,可以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
[0020]具体实施例2
[0021]参考图3,碎石3的间隙内设有玻璃纤维4,玻璃纤维4的下部插入橡胶沥青层2内,玻璃纤维4的上部插入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内。优选,玻璃纤维4的最大高度不高于碎石3的最大高度。使用时,玻璃纤维4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能使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韧性增强。玻璃纤维4减少碎石3间的缝隙,增强碎石3的支撑作用。
[0022]具体实施例3
[0023]参考图4,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的顶部散落有玻璃微珠5,玻璃微珠5全部嵌入或部分嵌入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内。使用时,玻璃微珠5具有低导热的性能,降低水泥层1或橡胶沥青面层开裂的概率。
[0024]上述各实施例中,橡胶沥青层上可以等间距的设有开口朝上的凹陷,碎石填充在凹陷内,从而利用凹陷限制碎石的位置,即可以保证碎石分布更为均匀,又可以有效控制碎石嵌入到橡胶沥青层的深度的一致性。碎石和凹陷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橡胶沥青填充,从而使碎石和沥青粘结牢固。
[0025]上述各实施例中,橡胶沥青层2的橡胶沥青用量为2.3kg/m2。使用时,橡胶沥青用量较大,在路面上会形成约3mm厚度的沥青膜,可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对路基起到保护作用。
[0026]上述各实施例中,碎石3的粒径在9.5

13.2mm,碎石3的用量为12~14kg/m2。使用时,该粒径能提高橡胶沥青层2的承载能力,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该碎石3用量可以减少沥青的用量,节约工程成本。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包括橡胶沥青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层上均匀的嵌有碎石,所述碎石嵌入在所述橡胶沥青层内的高度值占所述碎石的高度值的70%

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层覆盖在旧水泥地面或旧橡胶沥青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层的上方覆盖有水泥层或橡胶沥青面层,所述碎石露出在所述橡胶沥青层外的部分埋设在所述水泥层或橡胶沥青面层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间隙内设有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的下部插入所述橡胶沥青层内,所述玻璃纤维的上部插入所述水泥层或所述橡胶沥青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佳乐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