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73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涉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领域,解决了缺少一种能够在不影响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粘结效果以及施工难度低的基础上,能够减少沥青路面在低温环境下产生温缩开裂的沥青路面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密实型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密级配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抗疲劳下面层、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抗开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开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以及垫层;上面层、中面层以及下面层之间均设置有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同步碎石封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普通乳化沥青透层;其目的在于增强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粘结,保证路面结构层的抗剪能力。构层的抗剪能力。构层的抗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混凝土路面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其气候具有常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温速度快、极端低温天气较频繁等特点,使得高原地区的沥青路面更容易产生温缩开裂,常规的沥青材料难以满足高原寒冷地区的应用条件,使得路面病害频发,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且会使路面的养护成本较高;
[000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较好的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在我国得到了大量应用,是主要的路面结构类型,而在半刚性基层的类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应用比例则相对较大;水泥稳定碎石在碾压成型后,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逐渐硬化,但同时也伴随着基层材料的收缩,因此,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在路面服役过程中由于受到行车荷载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基层也容易产生温缩开裂,并逐渐反射至沥青面层,形成路面病害;
[0004]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在寒冷地区的抗裂能力,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层和沥青面层之间设置耐疲劳抗裂层来提高路面结构的抗裂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密实型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密级配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抗疲劳下面层、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抗开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开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以及垫层;所述密实型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密级配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以及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抗疲劳下面层之间均设置有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所述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与抗开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设置有普通乳化沥青透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实型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混合料按照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级配为SMA

13或AC

13中的一种,厚度为4~5cm,密实型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胶结料采用复合改性沥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级配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级配为AC

20或AC

16中的一种,厚度为5~8cm,密级配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胶结料采用复合改性沥青。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改性沥青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基质沥青100份,SBS改性剂0.5~4份,SBR改性剂2~8份,丁二烯橡胶2~8份,橡胶油6~20份,稳定剂0.02~0.2份,抗氧剂0.2~1.0份,抗紫外剂0.2~1.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波徐洪彬张晓华王建壮张蓉王海朋周水文蔡佳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