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53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道路整理:对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整理,将待铺设道路表面的杂草、杂物清理,然后对待铺设道的表面喷洒除草液,等待其完全干透;铺设规划;初步地基施工:在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打洞,并对洞口的内侧壁进行按压,保证其内侧壁平整;找平准备;地面找平;初步地面铺设;二次铺设;二次夯实;三次铺设;四次铺设;五次铺设;划线处理,本工艺步骤在每层铺设的沥青中均加入不同颗粒大小的碎石,能够改变每层沥青的内部的间隙大小,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路面的抗压程度,能够更好的适应天气的热胀冷缩,每层沥青相互填充、融合、混合,增强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和承重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半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在铺设过程中都为直接铺设导致路面整体的抗裂、防水等性能较差,从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0003]同时,沥青路面是较为常见的路面之一,沥青路面属于软质路面,较为柔软舒适,借助路面的弹性配合车辆自身的避震系统,使能乘客和司机在行车过程中都较为舒适。沥青路面优点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适宜分期修建等。但是沥青路面存在温度稳定性差,结构强度低的缺陷,需要通过铺设材料和铺设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因此,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
[0005]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道路整理:对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整理,将待铺设道路表面的杂草、杂物清理,然后对待铺设道的表面喷洒除草液,等待其完全干透;
[0007]步骤二;铺设规划:利用工程量具对待铺设道路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在多组数据中取平均值,最终拟定铺设方案;
[0008]步骤三;初步地基施工:在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打洞,并对洞口的内侧壁进行按压,保证其内侧壁平整;
[0009]步骤四;找平准备:在待铺设道路的两侧进行放线,并根据放线的位置在待铺设道路的边缘处铺设挡板;
[0010]步骤五;地面找平: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并利用水泥混合浆进行找平层的制作,待找平层完全干透后在其表面刷上防水层和防潮层,完成找平工作;
[0011]步骤六;初步地面铺设:将碎石、沙石、鹅卵石、沙子打碎后,采用其中至少两种进行混合,并铺设在待铺设道路表面,最后利用打夯机将初步铺设后的道路夯实;
[0012]步骤七;二次铺设:在夯实后的路面上浇注沥青,沥青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加热、搅拌、保温、控温处理,并最终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待铺设道路;
[0013]步骤八;二次夯实:二次铺设后立刻使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处理,夯实处理后,在沥青表面撒上一层沙子,然后利用打夯机进行再次夯实;
[0014]步骤九;三次铺设:当步骤八夯实后的沥青处于半干状态时,继续在其表面铺设一层沥青,并快速夯实,夯实后利用碾压轮进行反复碾压,随后再次夯实;
[0015]步骤十;四次铺设:在三次铺设后的沥青表面铺设一层打碎的鹅卵石碎石,并夯实,夯实处理后再一次进行沥青铺设,铺设完成后依次对沥青进行夯实、碾压、夯实处理;
[0016]步骤十一;五次铺设:在四次铺设后的沥青表面再铺设一层沙子,并依次进行夯实、多次碾压、多次夯实处理;
[0017]步骤十二;划线处理:待沥青完全干透后对路面进行划线处理,并在其表面刷上一层环氧煤沥青底漆。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水泥混合浆为水泥浆和碎石的混合物,碎石为沙子、鹅卵石混合物,沙子、鹅卵石混合前需要进行打碎处理,打碎处理后的沙子、鹅卵石能够更好的混合,使得铺设后的混合物更加均匀,能增强水泥混合浆干透后的受力强度,同时能够适应满足热胀冷缩的需要,延长找平层的使用寿命和耐用程度。
[001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八~步骤十一中的沙子的颗粒大小相同,鹅卵石碎石的颗粒大小大于沙子的颗粒大小,在不同的铺设层中混合不同大小的颗粒,使得每层沥青层都具有不同的承重能力和韧性,提高沥青之间粘接的牢固性,使得其更好的混合,提高道路的抗裂性,延长使用寿命。
[00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十二中需要在刷环氧煤沥青底漆之前对路面进行高压清洁处理,刷上环氧煤沥青底漆能够对沥青道路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在此之前对路面进行清洁,能够有效保证刷漆效果,并同时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002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找平层的厚度不小于3CM,保证找平层的基础功能,保证找平工作的效果。
[002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步骤十二施工时的大气温度需高于5℃,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沥青或水泥混合浆的干透时间,干透时间过慢会影响工期和铺设效果,干透时间过快会来不及进行后续夯实处理,所以需要在气温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保证道路铺设的效果和质量。
[002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的洞口内部横向排布有多根钢筋,当水泥混合浆倒入路面上时,部分水泥混合浆会进入洞内,并与钢筋混合,利用横向排布的钢筋对找平层进行更高的固定,提高找平层的抓地力,与地面更好的粘黏,提高整个道路铺设后的质量、稳定性和耐用性。
[002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挡板的高度小于步骤十中四次夯实后的厚度,保证路边边缘的平整度,并无需拆卸,在后续长时间使用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内部出现开裂等问题。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工艺步骤在每层铺设的沥青中均加入不同颗粒大小的碎石,能够改变每层沥青的内部的间隙大小,并进行多次夯实、碾压,提高沥青之间、沥青与找平层、沥青与路面的粘结牢固程度,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路面的抗压程度,能够更好的适应天气的热胀冷缩,每层沥青相互填充、融合、混合,增强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和承重力,并提高路
面舒适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沥青路面存在温度稳定性差的缺陷。
[0027]本工艺步骤不仅在铺设钱对地面进行清洁,还在铺设后对沥青进行清洁,有效保证沥青道路铺设后的效果和平整度,刷上环氧煤沥青底漆能够对沥青道路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在此之前对路面进行清洁,能够有效保证刷漆效果,并同时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提高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0028]本工艺步骤在路面开设有洞口,并在洞内增加横向排布的钢筋,水泥混合浆与钢筋混合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连接稳固性大大提高,增强找平层的支撑强度和与地面的站粘性,加强整个路面的稳定性,提高路面的抗裂性,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沥青路面存在稳定性差,结构强度低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0]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道路整理:对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整理,将待铺设道路表面的杂草、杂物清理,然后对待铺设道的表面喷洒除草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道路整理:对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整理,将待铺设道路表面的杂草、杂物清理,然后对待铺设道的表面喷洒除草液,等待其完全干透;步骤二;铺设规划:利用工程量具对待铺设道路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在多组数据中取平均值,最终拟定铺设方案;步骤三;初步地基施工:在待铺设道路的表面进行打洞,并对洞口的内侧壁进行按压,保证其内侧壁平整;步骤四;找平准备:在待铺设道路的两侧进行放线,并根据放线的位置在待铺设道路的边缘处铺设挡板;步骤五;地面找平: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并利用水泥混合浆进行找平层的制作,待找平层完全干透后在其表面刷上防水层和防潮层,完成找平工作;步骤六;初步地面铺设:将碎石、沙石、鹅卵石、沙子打碎后,采用其中至少两种进行混合,并铺设在待铺设道路表面,最后利用打夯机将初步铺设后的道路夯实;步骤七;二次铺设:在夯实后的路面上浇注沥青,沥青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加热、搅拌、保温、控温处理,并最终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待铺设道路;步骤八;二次夯实:二次铺设后立刻使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处理,夯实处理后,在沥青表面撒上一层沙子,然后利用打夯机进行再次夯实;步骤九;三次铺设:当步骤八夯实后的沥青处于半干状态时,继续在其表面铺设一层沥青,并快速夯实,夯实后利用碾压轮进行反复碾压,随后再次夯实;步骤十;四次铺设:在三次铺设后的沥青表面铺设一层打碎的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雷胡海燕刘娟黄平阳孙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兴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