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8424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放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底盘;在将电缆通过放线装置进行放线时,需要将电缆通过滚筒对线缆进行收卷,在将装置移动至需要放线的区域后,通过将电缆穿过推杆底部,再将电缆穿过滚轮底部,此时通过拉扯电缆的一端在滚筒的转动下,电缆放出的长度会越来越长,经过推杆与滚轮的电缆会在推杆与滚轮的作用下将滚筒表面不同位置的电缆捋直,有效地减少了在放线过程中电缆在滚筒不同的位置,使放线时移动底盘发生位移的问题,增加了放线的精准度。增加了放线的精准度。增加了放线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放线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在的发展中,许多地方的发展需要先将电缆进行铺设,使电缆对指定地点进行供电。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地表挖掘出电缆预埋槽,再将电缆通过放线装置使电缆铺设在预埋槽中,通过放线装置的不断放线使电缆完成铺设及后续的使用。
[0004]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放线装置上的线缆铺设在预埋槽时,由于放线装置上的电缆呈螺旋状收卷在放线装置表面,在对电缆放线时,难以使电缆呈直线铺设在预埋槽中,增加铺设的时间。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顶部固接有把手;所述移动底盘顶部呈对接栓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中部呈对称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固接有滚筒;所述滚筒套设在转动轴表面并与转动轴之间为固接;所述移动底盘顶部呈对称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安装有推杆;所述移动底盘顶部呈对称栓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有效地减少了在放线过程中电缆在滚筒不同的位置,使放线时移动底盘发生位移的问题,增加了放线的精准度。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杆两侧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为T形设置;所述滑块侧壁铰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L形设置;所述弹性板内侧壁固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杆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推杆并与其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盘顶部固接有固定块,有效地使在电缆放线至一定长度后将电缆进行固定使滚筒不再放线,减少了电缆在放线时多余电缆与地面进行接触使电缆黏附泥土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底盘顶部呈对称固接有电缸;所述电缸输出端固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呈对称固接有第一锥体;所述第一锥体贯穿移动底盘并与移动底盘之间为滑动连接,有效地减少了放线至一定长度后移动底盘在地面上发生偏移进而拉扯电缆的问题,增加了对移动底盘的固定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底盘底部固接有第一磁环;所述第一锥体与第一磁环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锥体上套设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磁环位于第一磁环底部;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为磁力连接;所述第二磁环底部固接有刮环;所述刮环与第一锥体之间为滑动连接,有效地减少了第一锥体表面的泥土,减少
了安装刮环的时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锥体中部呈对称固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中部固接有第二锥体;所述第二锥体为倾斜设置,有效地增加了第一锥体对移动底盘的固定,进一步减少了移动底盘的晃动,使结构之间更加稳定。
[0012]优选的,所述推杆底部固接有聚乙烯板;所述聚乙烯板为弧形设置,有效地减少了电缆表面与推杆之间的摩擦力,使拉动电缆更加流畅。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线装置,通过固定杆,在固定杆与第二通孔的固定下推杆会将电缆下压并对电缆进行挤压,此时电缆位于固定块顶部的电缆会与推杆底部的电缆呈Z字形,使电缆进行固定,有效地使在电缆放线至一定长度后将电缆进行固定使滚筒不在放线,减少了电缆在放线时多余电缆与地面进行接触时电缆黏附泥土的问题。
[0015]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线装置,通过第一锥体,推板会使第一锥体向下进行滑动,并在滚筒表面电缆的重量下,使第一锥体穿入地表使移动底盘进行固定,有效地减少了放线至一定长度后移动底盘在地面上发生偏移进而拉扯电缆的问题,增加了对移动底盘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移动底盘;11、把手;12、第一固定座;13、转动轴;14、固定环;15、滚筒;16、支撑杆;17、推杆;18、第二固定座;19、滚轮;2、滑槽;21、滑块;22、弹性板;23、固定杆;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固定块;3、电缸;31、推板;32、第一锥体;4、第一磁环;41、第二磁环;42、刮环;5、铰接座;51、第二锥体;6、聚乙烯板;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底盘1;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固接有把手11;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呈对接栓接有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固定座1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中部呈对称固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之间固接有滚筒15;所述滚筒15套设在转动轴13表面并与转动轴13之间为固接;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呈对称固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内安装有推杆17;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呈对称栓接有第二固定座18;所述第二固定座18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9,在将电缆通过放线装置进行放线时,需要将电缆通过滚筒15对线缆进行收卷,在将装置移动至需要放线的区域后,通过将电缆穿过推杆17底部,再将电缆穿过滚轮19底部,此时通过拉扯电缆的
一端在滚筒15的转动下,电缆放出的长度会越来越长,经过推杆17与滚轮19的电缆会在推杆17与滚轮19的作用下将滚筒15表面不同位置的电缆捋直,有效地减少了在放线过程中电缆在滚筒15不同的位置,使放线时移动底盘1发生位移的问题,增加了放线的精准度。
[0025]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16内开设有滑槽2;所述推杆17两侧固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为T形设置;所述滑块21侧壁铰接有弹性板22;所述弹性板22为L形设置;所述弹性板22内侧壁固接有固定杆23;所述支撑杆16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4与第二通孔25;所述固定杆23与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3贯穿推杆17并与其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固接有固定块26,在对电缆进行放线时,使电缆在推杆17与滚轮19的作用下使电缆在放线时保持笔直,在将电缆放线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拉动弹性板22,使弹性板22产生弯折将固定杆23从推杆17与第一通孔24内滑出,通过下压推杆17使推杆17在滑槽2内滑动,当推杆17滑动至滑槽2底部时,通过推动弹性板22将固定杆23滑入第二通孔25与推杆17内,此时在固定杆23与第二通孔25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固接有把手(11);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呈对接栓接有第一固定座(12);所述第一固定座(1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中部呈对称固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之间固接有滚筒(15);所述滚筒(15)套设在转动轴(13)表面并与转动轴(13)之间为固接;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呈对称固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内安装有推杆(17);所述移动底盘(1)顶部呈对称栓接有第二固定座(18);所述第二固定座(18)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6)内开设有滑槽(2);所述推杆(17)两侧固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为T形设置;所述滑块(21)侧壁铰接有弹性板(22);所述弹性板(22)为L形设置;所述弹性板(22)内侧壁固接有固定杆(23);所述支撑杆(16)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4)与第二通孔(25);所述固定杆(23)与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3)贯穿推杆(17)并与其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盘(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戎大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戎星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