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91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输入直流充电座、输出直流充电座、连接线缆、控制器组态屏、直流功率采集器、直流电流采集器、温度采集器、控制板、继电器、电压传感器、电源模块、电源开关和双枪直流连接线,设置在电动汽车与直流充电桩之间,在不拆卸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情况下,能够准确计算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健康度;设备可随身携带,不受地域环境限制;为保证检测过程的安全性,还增加了温度监测功能;能够实现边工作边充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因检测地域的局限性,无需拆卸动力电池,装置免充电维护,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检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健康度。康度。康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随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减少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是动力源不同,导致储能方式与驱动方式也与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是动力电池,它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储能能力和其健康程度决定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0003]动力电池的储能能力也就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出厂时动力电池的标称容量。标称容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的多少。消费者往往再行驶过一段时间后,车辆的续航里程会大大缩短,很大可能是动力电池标称容量衰减造成的。
[0004]动力电池健康度代表当前动力电池较于新动力电池存储电能的能力,是动力电池衰减的表征参数。动力电池在出厂前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筛选,以确保投放给广大消费者时的健康状态是最好的。但随着动力电池的不断使用,其内部结构开始逐步老化,活性物质减少,内阻增大,最大可用容量会下降,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变差。
[0005]当电动汽车出现续航里程下降,生产厂家售后利用诊断电脑提供的动力电池健康度检测结果,对消费者没有说服力。
[0006]现有动力电池健康度检测设备庞大,还需要将动力电池从车辆上完全拆下来,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完全充电或者完全放电,最后计算出动力电池的健康度。
>[0007]现有技术中生产厂家售后企业通过直流充电桩为动力电池充电,记录充入动力电池的充电电量,从而计算出动力电池的健康度。因为直流充电桩是依靠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将来自电网的高压交流电能转换成电动车需求的高压直流电能,在转换的过程中,会有3%到15%的电能损失,所以通过记录直流充电桩显示的充电电量来计算动力电池的健康度是不准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用来快速测取准确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装置易携带,供电电池能够边工作边充电,实现连续工作;装置能够单独计算充入动力电池的电量,保证计算动力电池的健康度数据的准确性;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健康度检测提供了便利性和准确性。
[0009]直流充电桩具有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的末端连接自带的充电枪,自带的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座,为电动汽车充电;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包括九根线分别为: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高压直流电源负线缆(DC

)、保护地线(PE)、低压
辅助电源正线缆(A+)、低压辅助电源负线缆(A

)、高位控制器局域网络信号线缆(S+)、低位控制器局域网络信号线缆(S

)、充电连接确认线缆(CC1)和充电连接确认线缆(CC2);本技术设置在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用于检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健康度。
[0010]本技术的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包括:壳体、输入直流充电座、输出直流充电座、连接线缆、控制器组态屏、直流功率采集器、直流电流采集器、温度采集器、控制板、继电器、电压传感器、电源模块、电源开关和双枪直流连接线;其中,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在壳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连接线缆、电源模块、直流功率采集器、直流电流采集器、温度采集器、控制板、继电器和电压传感器;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输入直流充电座和输出直流充电座;在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控制器组态屏;连接线缆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一致,并且连接线缆中的每根线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中的每根线一一对应;双枪直流连接线包括装置直流充电线缆和两个充电枪,装置直流充电线缆中的每根线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中的每根线一一对应,装置直流充电线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充电枪;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至输入直流充电座;输入直流充电座通过连接线缆连接至输出直流充电座;双枪直流连接线的两个充电枪分别插入至输出直流充电座和电动汽车的充电座,从而输出直流充电座通过双枪直流连接线连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座;连接线缆的低压辅助电源正线缆(A+)和低压辅助电源负线缆(A

)分别连接至控制板的两个电压输入端;控制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至继电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还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板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开关;电源开关还分别连接至温度采集器、控制器组态屏和直流功率采集器的电源输入端;直流电流采集器设置在连接线缆的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上;直流电流采集器、连接线缆的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和高压直流电源负线缆(DC

)分别连接至直流功率采集器的三个信号输入端;直流功率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组态屏的功率信号输入端;温度采集器设置在连接线缆的表面,温度采集器连接至控制器组态屏的温度信号输入端。
[0011]输入直流充电座和输出直流充电座分别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相对应,设置有九个插孔,每一个插孔分别对应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的每一根线,九个插孔分别为高压直流电源正插孔、高压直流电源负插孔、保护地插孔、低压辅助电源正插孔、低压辅助电源负插孔、高位控制器局域网络信号插孔、低位控制器局域网络信号插孔、充电连接确认插孔和充电连接确认插孔。
[0012]电源模块包括:供电单元和稳压模块;其中,供电单元连接至稳压模块,稳压模块连接至电源开关;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供电单元,供电单元分别连接至温度采集器、控制器组态屏和直流功率采集器。供电单元采用锂电池。
[0013]直流电流采集器为非接触式霍尔电流传感器,为环形,套在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上,不与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直接接触。
[0014]直流功率采集器包括:主板和数据传输单元;其中,主板的三个信号输入端作为直流功率采集器的三个信号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高压直流电源负线缆(DC

)和直流电流采集器;主板通过导线连接至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出端作为直流功率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组态屏。
[0015]温度采集器包括: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处理器和温度数据传输模块;其中,热敏电阻传感器通过机械捆绑在连接线缆的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DC+)和高压直流电源负线缆(DC

)表皮,感知连接线缆表面的温度变化;热敏电阻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至温度处理器;温度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温度数据传输模块;温度数据传输模块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器组态屏。
[0016]控制器组态屏包括:控制计算机和LED(发光二极管)屏幕;其中,控制计算机的输入端作为控制器组态屏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直流功率采集器和温度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设置在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用于检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度,直流充电桩具有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的末端连接自带的充电枪,自带的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座,为电动汽车充电;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包括九根线分别为:高压直流电源正线缆、高压直流电源负线缆、保护地线、低压辅助电源正线缆、低压辅助电源负线缆、高位控制器局域网络信号线缆、低位控制器局域网络信号线缆、充电连接确认线缆和充电连接确认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动力电池健康度快速测取装置包括:壳体、输入直流充电座、输出直流充电座、连接线缆、控制器组态屏、直流功率采集器、直流电流采集器、温度采集器、控制板、继电器、电压传感器、电源模块、电源开关和双枪直流连接线;其中,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在壳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连接线缆、电源模块、直流功率采集器、直流电流采集器、温度采集器、控制板、继电器和电压传感器;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输入直流充电座和输出直流充电座;在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控制器组态屏;连接线缆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一致,并且连接线缆中的每根线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中的每根线一一对应;双枪直流连接线包括装置直流充电线缆和两个充电枪,装置直流充电线缆中的每根线与直流充电桩自带的直流充电线缆中的每根线一一对应,装置直流充电线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充电枪;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至输入直流充电座;输入直流充电座通过连接线缆连接至输出直流充电座;双枪直流连接线的两个充电枪分别插入至输出直流充电座和电动汽车的充电座,从而输出直流充电座通过双枪直流连接线连接至电动汽车的充电座;连接线缆的低压辅助电源正线缆和低压辅助电源负线缆分别连接至控制板的两个电压输入端;控制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至继电器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还通过导线连接至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板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开关;电源开关还分别连接至温度采集器、控制器组态屏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光杨汉辉刘明曹肖杰孙泽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奥安心技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