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57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茶多酚非织造布,以15-90%的茶多酚纤维、0-75%聚酯纤维和10-30%的ES纤维为原料,经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而成;其中,上述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使纤维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上述茶多酚纤维的线密度为1-5D,长度为20-70mm,上述ES纤维的线密度为1.5-4D;由于采用茶多酚纤维为原料,所制得的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抑菌率在50-90%;而且,纤维只经过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保持了纤维网叠层的原状性,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自然吸湿率≥7,透气量150-350L/dm2min;而且,将ES纤维以不同比例与茶多酚纤维均匀混合后,再通过热轧使ES纤维熔塑,可达到不同硬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行业,涉及非织造布产品领域,具体地说是茶多酚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 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 01-0. 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 现有技术中,还未发现有利用茶多酚生产布的技术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性能好的茶多酚非织造布。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茶多酚非织造布,以15-90%的茶多酚纤维、20_85%和5_30%的ES纤维为原料,经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而成;其中,上述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使纤维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 上述茶多酚纤维的线密度为l-5D,长度为20-70mm。 上述ES纤维的线密度为1. 5-4D。 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制成有抗菌功能的纤维。该茶多酚纤维具有长效性。利用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将茶多酚纤维与聚酯、ES纤维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生产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不通过染色、浸泡,使茶多酚纤维功效保持。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以茶多酚纤维、聚酯纤维和ES纤维为原料制造而成。由于采用茶多酚纤维为原料,所制得的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抑菌率在50-90% ;而且,纤维只经过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保持了纤维网叠层的原状性,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自然吸湿率^ 7,透气量150-350L/dm2min ;而且,将ES纤维以不同比例与茶多酚纤维均匀混合后,再通过热轧使ES纤维熔塑,可达到不同硬挺度的效果,具有硬挺度可控的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以15X的茶多酚纤维、65X的聚酯纤维和20X的ES纤维为原料,将此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再通过喂棉系统将原料送入梳理机并形成纤网,再对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要的克重(150-500克每平方米),之后将铺好后的非织造布生产方法加固,再经过热轧处理,热轧速度为l-6m/min,热轧温度为130-160°C ,热轧后最终形成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 其中,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制成有抗菌功能的纤维,其纤维的线密度为l-5D,长度为20-70mm。其中,ES纤维的线密度为1. 5-4D。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其抑菌率在50-90 % ,径向强力> 200N,纬向强力> 150N,自然吸湿率^ 7,透气量150-350L/dm2min。 实施例二 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以40%的茶多酚纤维、40%的聚酯纤维和20%的ES纤维为原料。 实施例三 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以40%的茶多酚纤维、30%的聚酯纤维和30%的ES纤维为原料。 本专利技术的茶多酚非织造布,以茶多酚纤维、聚酯纤维和ES纤维为原料制造而成。由于采用茶多酚纤维为原料,所制得的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抑菌率在50-90% ;而且,纤维只经过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保持了纤维网叠层的原状性,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自然吸湿率^ 7,透气量150-350L/dm2min ;而且,将ES纤维以不同比例与茶多酚纤维均匀混合后,再通过热轧使ES纤维熔塑,可达到不同硬挺度的效果,具有硬挺度可控的优点。权利要求茶多酚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以15-90%的茶多酚纤维、0-75%聚酯纤维和10-30%的ES纤维为原料,经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而成;其中,上述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使纤维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上述茶多酚纤维的线密度为`l-5D,长度为20-7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上述ES纤维的线密度为`1. 5-4D。全文摘要茶多酚非织造布,以15-90%的茶多酚纤维、0-75%聚酯纤维和10-30%的ES纤维为原料,经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而成;其中,上述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使纤维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上述茶多酚纤维的线密度为1-5D,长度为20-70mm,上述ES纤维的线密度为1.5-4D;由于采用茶多酚纤维为原料,所制得的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抑菌率在50-90%;而且,纤维只经过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保持了纤维网叠层的原状性,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自然吸湿率≥7,透气量150-350L/dm2min;而且,将ES纤维以不同比例与茶多酚纤维均匀混合后,再通过热轧使ES纤维熔塑,可达到不同硬挺度的效果。文档编号D01F1/10GK101775699SQ20101011903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建政, 粘伟诚 申请人: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茶多酚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以15-90%的茶多酚纤维、0-75%聚酯纤维和10-30%的ES纤维为原料,经混合、梳理成网、叠网、加固和热轧处理而成;其中,上述茶多酚纤维是通过添加茶多酚,使纤维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粘伟诚刘建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