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27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锅盖组件包括盖体、盖设于盖体上表面的面盖,以及蒸汽阀,盖体开设有安装口,蒸汽阀设置于安装口处,安装口处设置有定位凸筋,面盖开设有用于与定位凸筋配合的定位口,蒸汽阀包括阀帽,阀帽具有位于面盖外侧的遮挡部,遮挡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定位口的直径,以使遮挡部朝向面盖的投影覆盖定位口。阀帽位于面盖外侧的遮挡部的宽度不小于定位口的直径,使得遮挡部能够自定位口的上方遮挡定位口。用户从锅盖上方便无法直接观察到定位口,更无法看到定位口与蒸汽阀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锅盖组件的外观质量。此外,自上方掉落的灰尘等杂质无法直接落至定位口,降低了外界灰尘进入锅盖组件内部的概率。部的概率。部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一般在锅盖设置有排气阀,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将烹饪腔内的蒸汽排出。排气阀的常规设计为设置在面盖组件内,但为了方便排气阀的拆下清洗,有些烹饪器具采用了外置式排气阀,即排气阀穿出面盖组件,暴露在外部,进而方便用户拿取所述排气阀将其自锅盖拆下,因此需要在面盖上开设供排气阀穿出的开口。
[0003]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用户对烹饪器具的美观和质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有些烹饪器具将面盖由常规的塑料材质更换为玻璃、陶瓷等材质,由于这类面盖较为刚性、形变量小,与盖体或排气阀之间较难采用过盈配合,为了减小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影响,需要将开口的口径增大,以确保面盖能够顺利安装、排气阀能够正常穿过。
[0004]但是,面盖上大面积的开口则会导致排气阀安装后,开口的边缘与盖体或排气阀之间存在间隙,一方面影响锅盖整体的外观质量,美观度较差,另一方面外界灰尘、油污等容易在间隙内积存,用户清理较为困难,增加了用户的清洁负担,使用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以解决面盖开口与排气阀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整体美观性不高且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锅盖组件,包括盖体、盖设于所述盖体上表面的面盖,以及蒸汽阀,所述盖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蒸汽阀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定位凸筋,所述面盖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筋配合的定位口,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帽,所述阀帽具有位于所述面盖外侧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口的直径,以使所述遮挡部朝向所述面盖的投影覆盖所述定位口。
[0008]本技术的锅盖组件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所述盖体在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和所述阀帽可拆卸的连接。
[0010]所述遮挡部的侧壁设置有抠手位。
[0011]所述阀座具有凸出于所述安装口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环绕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周以构成所述定位凸筋。
[0012]所述蒸汽阀还包括与所述阀帽固定连接的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朝向所述阀座凸出的插接部,以使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插接配合。
[0013]所述遮挡部的宽度为L1,所述定位口的直径为L2,其中,L1

L2=2~10mm。
[0014]所述面盖是由玻璃材质制成的结构。
[0015]所述蒸汽阀还包括透明装饰件,所述透明装饰件设置于所述遮挡部的外侧,所述透明装饰件具有朝向所述遮挡部一侧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电镀
层。
[0016]所述蒸汽阀设置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和连通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至少部分区域横向延伸,以使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错位布置。
[0017]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还包括上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锅体,以使所述锅盖组件和所述锅体配合形成烹饪腔。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所述蒸汽阀安装在所盖体的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安装口的外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定位凸筋以用于与所述面盖的所述定位口配合,确保所述面盖与所述盖体定位的准确性。同时所述阀帽位于所述面盖外侧的所述遮挡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定位口的直径,使得所述遮挡部能够自所述定位口的上方遮挡所述定位口。如此一来,用户从所述锅盖上方便无法直接观察到所述定位口,更无法看到所述定位口与所述蒸汽阀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所述锅盖组件的外观质量,提高视觉体验和产品档次。此外,所述遮挡部自所述定位口上方遮挡所述定位口,还使得自上方掉落的灰尘等杂质因受到所述遮挡部的遮挡而无法直接落至所述定位口处,降低了外界灰尘进入所述锅盖组件内部的概率,保证了所述锅盖组件内部以及蒸汽通道内部的清洁,降低用户清洁压力,提高使用体验。
[0020]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挡部的侧壁设置有抠手位。所述抠手位的设置,用户可通过抓取所述抠手位将所述阀帽自所述盖体上拆下,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在所述阀帽设置所述抠手位的方式,相较于在所述面盖上设置抠手结构的方式而言,加工更加简单方便,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成本。
[002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座具有凸出于所述安装口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环绕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周以构成所述定位凸筋。所述阀座的部分区域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盖体顶面,以构成所述定位凸筋,用于与所述面盖的所述定位口进行配合,无需在所述盖体额外设置凸起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且简化了所述盖体的结构。同时,所述定位部凸出的结构,还能够起到对所述阀帽安装的定位作用,降低所述阀帽安装的难度,提高使用体验。
[002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汽阀还包括透明装饰件,所述透明装饰件设置于所述遮挡部的外侧,所述透明装饰件具有朝向所述遮挡部一侧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电镀层。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蒸汽阀的美观,通常在外侧设置装饰件,并且对装饰件的外表面进行电镀处理。但是这种电镀面暴露在外部的方式,在当所述蒸汽阀内部的蒸汽喷出时,会使高温蒸汽直接与电镀面接触,长此以往,会导致电镀面的脱落。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所述透明装饰件朝向所述遮挡部一侧的所述配合面电镀,使得所述电镀层位于所述透明装饰件的内表面,并且通过所述透明装饰件投射至外侧,用户自所述透明装饰件外侧也能够看到电镀效果,保证了美观,并且当蒸汽排出时,蒸汽不会与内部的所述配合面接触,进而将所述电镀层与高温蒸汽隔绝,提高稳定性。
[0023]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蒸汽阀设置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和连通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至少部分区域横向延伸,以使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错位布置。由于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错位设置,因此当蒸汽上涌进入所述蒸汽通道内后,无法直接从所述蒸汽出口涌出,而需要在所
述蒸汽通道内发生转向,这不仅延长了蒸汽流出的路径,而且还使得上涌的蒸汽和气泡需要与所述蒸汽通道的顶壁发生碰撞,进而有助于气泡的破裂以及对液体的阻挡,使液体受到阻挡而向下回流,而蒸汽则从所述蒸汽出口排出,实现气液分离,提高了破泡防溢的效果,减少溢锅现象。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蒸汽阀和所述锅盖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盖组件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0028]图4为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组件,包括盖体、盖设于所述盖体上表面的面盖,以及蒸汽阀,所述盖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蒸汽阀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定位凸筋,所述面盖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筋配合的定位口,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帽,所述阀帽具有位于所述面盖外侧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口的直径,以使所述遮挡部朝向所述面盖的投影覆盖所述定位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在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和所述阀帽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侧壁设置有抠手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具有凸出于所述安装口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环绕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周以构成所述定位凸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还包括与所述阀帽固定连接的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朝向所述阀座凸出的插接部,以使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插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廖仁伟王超邹凌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