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03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并且所述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向升降装置,所述箱体两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可向外伸缩的小屋,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方便偏远地区的摩托车检测,提高了民众检测摩托车的便利性。便利性。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


[0001]本技术属于机动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检测线目前大都设置在城镇内,一些西北或内蒙偏远农村的摩托车想要进行车辆检测,需要托运很远才行,造成了西北或内蒙偏远农村地区的摩托车检测十分不便利,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能够直接移动至偏远地区对当地的摩托车进行现场检测,提高了民众检测摩托车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摩托车现场检测不便、检测站距离偏远农村较远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并且所述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向升降装置,所述箱体两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可向外伸缩的小屋,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检测设备。
[0006]上述结构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0007]在使用时,将检测箱体放置在板式货车上,将摩托车检测线直接拉到需要检测的地区,此时,竖向升降装置向下伸长,将检测箱体顶起,板式货车脱离检测箱体,竖向升降装置将检测箱体放下,将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均打开,将可向外伸缩的小屋向外移动扩展,此时可以将摩托车通过入口翻转门骑入到检测箱体内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完毕后从出口翻转门中骑出,小屋内可以人员待在其内部进行操控以及记录数据,均使用完毕以后,将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关闭,小屋收缩进检测箱体内,通过竖向升降装置将检测箱体顶起,板式货车重新开入到检测箱体下方,将检测箱体放置在板式货车上,实现带着检测箱体继续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的结构相同,所述入口翻转门包括上翻转门和下翻转门,所述上翻转门与检测箱体的顶部相铰接,所述下翻转门与检测箱体的下部相铰接,所述上翻转门和下翻转门收拢后两者之间连接有锁具。
[0009]上翻转门向上翻转,下翻转门向下翻转,下翻转门可以与地面接触作为摩托车向检测箱体内行驶的倾斜垫板,锁具为常规的连接锁具,将上翻转门和下翻转门在收拢时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翻转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气缸杆,所述支撑气缸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翻转门的中部铰接以及检测箱体铰接。
[0011]通过支撑气缸杆的设置,有利于将上翻转门快速打开或者对其起到张开限位的作用,该结构为反转门的常规技术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体的内顶面设置有两条滑动轨道,所述小屋的顶部背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远离小屋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小屋连接三角支撑架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滚轮和行走轮分别卡入到滑动轨道内并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小屋与检测箱体的内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小屋的底部远离检测箱体一侧两端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支撑腿,所述检测箱体上对应小屋的侧面上铰接有挡板,所述小屋外侧面上设置有挡槽,所述挡板旋转搭接在挡槽内,所述小屋的背面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板。
[0013]在使用时,首先将挡板从挡槽中转出,之后将小屋从检测箱体内拉出,三角支撑架和小屋顶部的滚轮和行走轮沿着轨道滚动前进,三角支撑架起到最佳的支撑和连接作用,小屋移动露出检测箱体以后,将第一支撑腿放下,对小屋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扩大检测箱体的内部空间,并且由于检测箱体是吊装在检测箱体顶部,不占用检测箱体地面空间,不会出现影响人行走以及轨道堵塞的问题。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调平垫脚,所述调平垫脚上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第一支撑腿通过螺纹连接。
[0015]当地面不平时,可以通过旋转调平垫脚,使得调平垫脚与地面紧密贴合接触,防止出现小屋晃动或未良好接触地面的情况,减少对滚轮和行走轮的纵向压力,也解决地面不平整小屋放置的问题。
[0016]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升降装置包括同轴线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之间铰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另一端设置有竖向的伸缩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竖向平面设置的固定板和水平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呈圆弧形,所述铰接板上开设有铰接孔并围绕铰接孔的轴线开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锁止孔,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架的铰接端呈U型结构,所述连接架上下两部分的铰接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的铰接板相铰接,所述连接架上对应锁止孔的位置设置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可伸缩卡入到锁止孔内。
[0017]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固定在需要支撑的设备上,并将伸缩支撑组件通过连接架铰接在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上,在不需要支撑时,通过翻转连接架将支撑腿收拢至设备宽度内,不占用空间,当需要使用支撑时,向外转动连接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以后,通过锁止组件与锁止孔将连接架固定,防止其继续转动,之后伸缩支撑组件展开支撑地面,将设备撑起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001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和滑动设置在固定套筒内的第二支撑腿,所述固定套筒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传动装置,所述万向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转动设置在固定套筒内,所述第二支撑腿的顶端与滚珠丝杠通过螺纹连接。
[0019]驱动装置通过万向传动装置带动传动座内的传动齿轮组旋转,并带动滚珠丝杠旋转,第二支撑腿与滚珠丝杠通过螺纹连接,从而便于第二支撑腿跟随其向外延伸,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002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座以及转动设置在驱动座上的手摇杆,所述手
摇杆的输出端水平穿过驱动座并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驱动座内转动设置转动轴且转动轴位于驱动座内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穿出驱动座并连接有万向传动装置。
[0021]通过手摇杆手动带动主动锥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锥齿轮和转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万向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将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传递给滚珠丝杠,并通过丝杠螺母运动使得第二支撑腿伸缩。
[002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座以及驱动座一侧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水平延伸至驱动座内并同轴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驱动座内竖向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驱动座内一端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轴与上端向上穿出驱动座并与万向传动装置相连接。
[0023]不想采用手动驱动时,可以通过电动机带动主动锥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锥齿轮和转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万向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将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传递给滚珠丝杠,并通过丝杠螺母运动使得第二支撑腿伸缩。
[0024]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竖向固定在铰接杆的铰接端的弹簧插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并且所述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的两侧均设置有竖向升降装置,所述箱体两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可向外伸缩的小屋,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检测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翻转门和出口翻转门的结构相同,所述入口翻转门包括上翻转门和下翻转门,所述上翻转门与检测箱体的顶部相铰接,所述下翻转门与检测箱体的下部相铰接,所述上翻转门和下翻转门收拢后两者之间连接有锁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转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气缸杆,所述支撑气缸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翻转门的中部铰接以及检测箱体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的内顶面设置有两条滑动轨道,所述小屋的顶部背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远离小屋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小屋连接三角支撑架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滚轮和行走轮分别卡入到滑动轨道内并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小屋与检测箱体的内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小屋的底部远离检测箱体一侧两端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支撑腿,所述检测箱体上对应小屋的侧面上铰接有挡板,所述小屋外侧面上设置有挡槽,所述挡板旋转搭接在挡槽内,所述小屋的背面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调平垫脚,所述调平垫脚上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第一支撑腿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摩托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升降装置包括同轴线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之间铰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另一端设置有竖向的伸缩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铰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嘉隆杨见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万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