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40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包括固定板、设在固定板相对两侧的第一模脚和第二模脚,设置在第一模脚和第二模脚顶部相对固定板的另一侧的铸件合模;固定板与第一模脚、第二模脚和铸件合模围成一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顶针套板,顶针套板通过导向柱与铸件合模滑动连接;固定板设有供压铸件顶出机构穿过的连接开口,铸件顶出机构与顶针套板连接,以驱动顶针套板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第一模脚设有连通容置腔与第一模脚外侧的贯穿孔;贯穿孔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沿贯穿孔伸向容置腔时,与顶针套板正对铸件合模的侧面抵接;定位件缩进贯穿孔时,与顶针套板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顶针套板快速定位,实现顶针套板与压铸机的铸件顶出机构之间的快速连接。机构之间的快速连接。机构之间的快速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
,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机是压力铸造的生产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如图1所示,压铸机主要包括合模机构1、压射机构铸件2顶出机构等功能机构,其中,合模机构由第一合模板1a、第二合模板1b以及位于第一合模板1a和第二合模板1b之间的支撑柱1c组成。压铸时,需要将压铸模具3安装在第一合模板1a和第二合模板1b之间,然后通过压射机构向压铸模具3内推送金属液,金属液冷却后形成特定结构的铸件。压铸模具3内具有顶针套板50,顶针套板50上设有用于顶住成型逐渐的顶针,顶针套板50的相对顶针的另一侧与压铸机的铸件顶出机构连接,完成压铸后,进行退模时,铸件顶出机构推动顶针套板50移动,将铸件顶出。
[0003]由于顶针套板50需要在靠近顶出机构的位置才便于与铸件顶出机构安装连接,然而,由于顶针套板在压铸模具中是可活动的,顶针套板的移动不利于其与铸件顶出机构之间连接安装,使得安装耗时变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其可对内部的顶针套板快速定位,避免顶针套板来回移动,以实现顶针套板与压铸机的铸件顶出机构之间的快速连接,大大缩短安装的时间。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相对两侧的第一模脚和第二模脚,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脚和所述第二模脚顶部相对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的铸件合模;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模脚、所述第二模脚和所述铸件合模围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与所述固定板平行的顶针套板,所述铸件合模固定有垂直所述顶针套板的导向柱,所述顶针套板通过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铸件合模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向柱的轴向平行;所述固定板设有供压铸机的铸件顶出机构穿过的连接开口,所述铸件顶出机构与所述顶针套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针套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模脚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一模脚外侧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有可沿所述贯穿孔滑动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贯穿孔伸向所述容置腔时,与所述顶针套板正对所述铸件合模的侧面抵接,限制所述顶针套板移向所述铸件合模;所述定位件缩进所述贯穿孔时,与所述顶针套板不接触,不限制所述顶针套板移向所述铸件合模。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压铸模具通过在第一模脚设置可移动的移动的定位件,根据工作状态的需要,限制顶针套板沿第一方向的位置,以对顶针套板进行定位,便于顶针套板与压铸机的铸件顶出机构的连接安装,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脚包括靠近所述铸件合模的第一部和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的宽度,所述贯穿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交界位置附近;所述定位件呈L形,包括止动部件和卡固部件,所述止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固部件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止动部件的自由端贯穿所述贯穿孔,并伸入所述容置腔;所述卡固部件用于卡固所述止动部件;当所述卡固部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部的外侧壁抵接,所述止动部件的自由端缩进所述贯穿孔内;当所述卡固部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部的外侧壁抵接,所述止动部件的自由端伸入所述容置腔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与所述卡固部件抵接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固部件适配的第一凹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卡固部件抵接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固部件适配的第二凹位。
[0011]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套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正对所述连接开口的位置设有连接结构,所述顶针套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铸件顶出机构连接;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第一模脚的设置位置为当所述止动部件伸入所述容置腔与所述顶针套板抵接时,所述连接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外壁齐平或所述连接结构的顶部高出所述固定板的外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垂直于所述顶针套板的多根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与所述铸件顶出机构的卡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套版正对铸件合模的一侧靠近所述贯穿孔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贯穿孔共轴的定位凹位。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脚与所述第一模脚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模脚相同的贯穿孔,所述第二模脚的贯穿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模脚相同的定位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套板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正投影部分或完全与所述连接开口重叠。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的压铸机以及压铸模具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件抵接顶针套板时的局部剖面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件抵接完全缩进贯穿孔时的局部剖面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1、压铸机的合模机构;1a、压铸机的第一合模板;1b、压铸机的第二合模板;1c、压铸机的支撑柱;2、压铸机的压射机构;3、压铸模具;10、固定板;100、连接开口;20、第一模脚;20a、第一部;20b、第二部;200、贯穿孔;30、第二模脚;40、铸件合模;42、导向柱;400、动模套板;402、静模套板;50、顶针套板;500、第一顶针板;500a、定位凹位;502、第二顶
针板;5020、连接结构;60、定位件;600、止动部件;602、卡固部件;70、第一凹位;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本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图2

4示出了本技术压铸模具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由图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包括固定板(1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相对两侧的第一模脚(20)和第二模脚(30),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脚(20)和所述第二模脚(30)顶部相对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侧的铸件合模(40);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第一模脚(20)、所述第二模脚(30)和所述铸件合模(40)围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与所述固定板(10)平行的顶针套板(50),所述铸件合模(40)固定有垂直所述顶针套板(50)的导向柱(42),所述顶针套板(50)通过所述导向柱(42)与所述铸件合模(40)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向柱(42)的轴向平行;所述固定板(10)设有供压铸机的铸件顶出机构穿过的连接开口(100),所述铸件顶出机构与所述顶针套板(5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针套板(50)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脚(20)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一模脚(20)外侧的贯穿孔(200);所述贯穿孔(200)内设有可沿所述贯穿孔(200)滑动的定位件(60),所述定位件(60)沿所述贯穿孔(200)伸向所述容置腔时,与所述顶针套板(50)正对所述铸件合模(40)的侧面抵接,限制所述顶针套板(50)移向所述铸件合模(40);所述定位件(60)缩进所述贯穿孔(200)时,与所述顶针套板(50)不接触,不限制所述顶针套板(50)移向所述铸件合模(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200)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脚(20)包括靠近所述铸件合模(40)的第一部(20a)和靠近所述固定板(10)的第二部(20b),所述第一部(20a)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20b)的宽度,所述贯穿孔(20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20a)和所述第二部(20b)的交界位置附近;所述定位件(60)呈L形,包括止动部件(600)和卡固部件(602),所述止动部件(600)的一端与所述卡固部件(602)的一端连接,所述止动部件(600)的自由端贯穿所述贯穿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明辉刘海波卢高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特精密技术肇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