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10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投放箱体,投放箱体内部设有收放线机构,收放线机构包括绕线机构、排线机构和线缆,线缆一端与绕线机构固接,线缆另一端穿过排线机构与水下机器人固接,排线机构包括两块第一固定板、第一电机、限位板、第一丝杆以及滑块,第一丝杆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限位板水平设置在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丝杆固接,滑块的前后两端各对称设有两个夹线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线缆的收纳和维护不足,从而造成线缆的缠绕、损伤,降低了线缆的使用寿命且人工绕线费时费力的问题。且人工绕线费时费力的问题。且人工绕线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在探索深海、开发利用深海资源以及保障国家深海安全等方面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水下新型设备研发并投入使用,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0003]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机构物上爬行式三种,目前,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在水下工作都需要借助投放装置进行辅助工作。
[0004]现有的投放装置投放回收水下机器人时,忽视了对线缆的收纳和维护,极易造成线缆的缠绕、损伤,不便于下次的使用,使用完后再人工进行绕线,费时费力,降低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线缆的收纳和维护不足,从而造成线缆的缠绕、损伤,降低了线缆的使用寿命且人工绕线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箱体,投放箱体内部设有收放线机构,收放线机构包括绕线机构、排线机构和线缆,线缆一端与绕线机构固接,线缆另一端穿过排线机构与水下机器人固接,排线机构包括两块第一固定板、第一电机、限位板、第一丝杆以及滑块,两块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投放箱体的底面固接,第一丝杆位于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且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限位板水平设置在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且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固接,第一电机固接在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丝杆的一侧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一端轴线处固接,滑块可左右滑移的套设在限位板上,滑块下端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滑块的中部固接有拱门形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滑轮,滑块的前后两端各对称设有两个夹线辊。
[0007]进一步的,绕线机构包括两块第二固定板、第二电机以及绕线筒,两块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投放箱体的底面固接且两块第二固定板位于两块第一固定板的后方,绕线筒置于两块第二固定板之间且绕线筒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电机固接在第二固定板远离绕线筒的一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绕线筒一端轴线处固接用于驱动绕线筒旋转。
[0008]进一步的,滑块的前后两端各对称设有两个夹线辊。
[0009]进一步的,滑块上前后两端各开设有一个滑动槽,两个滑动槽中各转动连接有一
个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夹线辊的下端螺纹连接,第二丝杆两端的夹线辊螺纹的旋向相反。
[0010]进一步的,排线机构前方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底端与投放箱体底面固接且定位板位于底面长度方向的中线上,定位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0011]进一步的,投放箱体内侧壁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伸缩臂。
[0012]进一步的,投放箱体的前端开设有升降门。
[0013]进一步的,投放箱体的顶端的中央设有主吊耳,投放箱体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副吊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提供的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通过收放线机构对线缆的收放进行控制,节省的人力和时间,通过排线机构使线缆收纳更加整齐,避免线缆的缠绕从而造成损伤,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且便于再次使用,通过第二丝杆的设置可以对套设在其上的两个夹线辊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以适应不同粗细的线缆,使得线缆收到张力拉紧,便于收放线缆,通过定位板的设置使得与水下机器人相连接的线缆处于居中位置,伸缩臂的设置可以使得水下机器人在投放箱体中更加稳定,减少水下机器人受损的风险升降门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在水中开门的阻力,通过主吊耳和副吊耳的设置,使得对投放箱体的投放方式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投放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投放箱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滑块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滑块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标记为:1、投放箱体;2、绕线机构;201、第二固定板;202、第二电机;203、绕线筒;3、排线机构;301、第一固定板;302、第一电机;303、限位板;304、第一丝杆;305、滑块;4、线缆;5、连接块;6、滑轮;7、夹线辊;8、滑动槽;9、第二丝杆;10、定位板;11、伸缩臂;12、升降门;13、主吊耳;14、副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箱体1,投放箱体1的顶端的中央设有主吊耳13,投放箱体1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副吊耳14,投放箱体1的前端开设有升降门12,升降门12可由液压系统或者电力控制,投放箱体1内侧壁的前端对称设
有两个伸缩臂11,伸缩臂11由内置液压系统控制,投放箱体1内部设有收放线机构,收放线机构包括绕线机构2、排线机构3和线缆4,排线机构3前方设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底端与投放箱体1底面固接且定位板10位于底面长度方向的中线上,线缆4一端与绕线机构2固接,线缆4另一端穿过排线机构3再穿过定位板10上的通孔后与水下机器人固接,排线机构3包括两块第一固定板301、第一电机302、限位板303、第一丝杆304以及滑块305,两块第一固定板301的底部与投放箱体1的底面固接,第一丝杆304位于两块第一固定板301之间且第一丝杆304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301转动连接,限位板303水平设置在两块第一固定板301之间且限位板303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301固接,第一电机302固接在第一固定板301远离第一丝杆304的一侧且第一电机30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304一端轴线处固接,滑块305可左右滑移的套设在限位板303上,滑块305的下端与第一丝杆304螺纹连接,滑块305的中部固接有拱门形的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滑轮6,滑块305的前后两端各对称设有两个夹线辊7,本实施例中,滑块305上前后两端各开设有一个滑动槽8,两个滑动槽8中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丝杆9,第二丝杆9的两端分别与夹线辊7的下端螺纹连接,第二丝杆9两端的夹线辊7螺纹的旋向相反,第二丝杆9可以通过第三电机来控制转动,绕线机构2包括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箱体(1)内部设有收放线机构,所述收放线机构包括绕线机构(2)、排线机构(3)和线缆(4),所述线缆(4)一端与绕线机构(2)固接,所述线缆(4)另一端穿过排线机构(3)与水下机器人固接,所述排线机构(3)包括两块第一固定板(301)、第一电机(302)、限位板(303)、第一丝杆(304)以及滑块(305),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底部与所述投放箱体(1)的底面固接,所述第一丝杆(304)位于两块第一固定板(301)之间且第一丝杆(304)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30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303)水平设置在两块第一固定板(301)之间且限位板(303)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固定板(301)固接,所述第一电机(302)固接在第一固定板(301)远离第一丝杆(304)的一侧且第一电机(30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304)一端轴线处固接,所述滑块(305)可左右滑移的套设在所述限位板(303)上,所述滑块(305)下端与所述第一丝杆(304)螺纹连接,所述滑块(305)的中部固接有拱门形的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滑轮(6),所述滑块(305)的前后两端各对称设有两个夹线辊(7),所述滑块(305)上前后两端各开设有一个滑动槽(8),两个所述滑动槽(8)中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丝杆(9),所述第二丝杆(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线辊(7)的下端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岭全勇华曹芳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之韵海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