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80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包括安装框架、隔板、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安装框架中设有矩形安装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矩形安装口中并将所述矩形安装口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分别安装有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四个所述加热组件之间并联设置。本方案通过隔板来对四个散热组件进行分隔,另外四个散热组件之间并联设置使得四个散热组件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立工作互不影响。立工作互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电动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PTC加热器产品由于其特殊的正温度系数特性,现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内取暖、除霜,电池加热等。PTC风加热器可以通过风机将热量进行传输,从而达到车内升温目的。其发热原理是指用绝缘层把PTC陶瓷元件、陶瓷片及导电所用金属电极包裹后穿入对应的铝管内,然后经油压机或液压机或滚压机等压合装置将金属电极跟铝管进行压合操作,而后再进行导热铝制件的粘接。通电后PTC陶瓷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电极、绝缘层、铝管、导热铝制件传出,加热、升高环境温度。
[0003]多数车用加热器采用双温区模式进行采暖,即前、后排独立供暖;以及主驾、副驾及后排独立供暖的三温区方式。其中部分车型用前后两组加热器来实现前后温区加热,这种方式不仅背离了轻量化的趋势,也增加了造车成本。其次,双温区和三温区加热器无法同时满足车内四座位分别对不同温度需求进行采暖。
[0004]综上所述,本方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对车内的座位进行单独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本方案通过隔板来对四个散热组件进行分隔,另外四个散热组件之间并联设置使得四个散热组件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包括安装框架、隔板、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安装框架中设有矩形安装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矩形安装口中并将所述矩形安装口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分别安装有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多个所述加热组件之间并联设置。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加热组件中分别设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多个加热管之间并联设置。
[0008]优选的,四个所述加热组件共用同一个正极,四个所述加热组件的负极相互独立。
[0009]优选的,所述四个区域中分别设有控制按钮。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有两组高压线束;第一组高压线束中具有一根与所述加热组件的正极相连接的电线,且该组高压线束中还具有与两个区域中的加热组件的负极相连接的电线;第二组高压线束中具有两根与另外两个区域的加热组件的负极相连接的电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组高压线束上安装有三接口连接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组高压线束上安装有两接口连接器。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边缘设有台阶。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四温区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四温区加热结构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3是本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施例中三接口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施例中两接口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0021]11

安装框架;12

隔板;13

散热组件;14

加热管;15

控制按钮;16

第一组高压线束;17

第二组高压线束;18

三接口连接器;19

两接口连接器;20

台阶;21

插口;22

T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包括安装框架11、隔板12、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13,安装框架11中设有矩形安装口,隔板12设置在矩形安装口中并将矩形安装口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分别安装有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13,多个加热组件之间并联设置。
[0024]本方案通过隔板12来对多个散热组件13进行分隔,另外多个散热组件13之间并联设置使得多个散热组件13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0025]进一步,隔板12为十字形或者一字型。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加热组件中分别设有多个加热管14,多个加热管14之间并联设置。其中,加热管14为PTC加热管14且为现有技术,此部分内容不作深入赘述,多个加热管14之间并联能够提高发热功率。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四个加热组件共用同一个正极,四个加热组件的负极相互独立。本方案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且占用空间小。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四个区域中分别设有控制按钮15。本方案中控制按钮15用于分别控制对应区域的散热组件13工作。
[0029]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散热组件13连接有两组高压线束;第一组高压线束16中具有一根与加热组件的正极相连接的电线,且该组高压线束中还具有与两个区域中的加热组件的负极相连接的电线;第二组高压线束17中具有两根与另外两个区域的加热组件的负极相连接的电线。针对上述的四区域中的加热组件,本方案对加热组件的排线进行了优化设计。
[0030]进一步的,第一组高压线束16上安装有三接口连接器18。
[0031]进一步的,第二组高压线束17上安装有两接口连接器19。
[0032]上述的三接口连接器18和两接口连接器19中的插口21中还设有T形口22。
[0033]进一步的,安装框架11的边缘设有台阶20。
[0034]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
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温区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11)、隔板(12)、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13),所述安装框架(11)中设有矩形安装口,所述隔板(12)设置在所述矩形安装口中并将所述矩形安装口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分别安装有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13),多个所述加热组件之间并联设置;每个所述加热组件中分别设有多个加热管(14),所述多个加热管(14)之间并联设置;四个所述加热组件共用同一个正极,四个所述加热组件的负极相互独立;所述四个区域中分别设有控制按钮(15);所述散热组件(13)连接有两组高压线束;第一组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法密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