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33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包括地板和整车骨架,所述地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整车骨架下方,所述整车骨架包括多个沿着行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门型骨架,每个所述门型骨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骨架、右侧骨架以及连接左侧骨架与右侧骨架的顶骨架,所述左侧骨架远离顶骨架的一端与地板固定链接,所述右侧骨架远离顶骨架的一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地板与整车骨架所形成的框架外部包覆连接复合车厢板,采用了封闭环加强梁与复合厢板覆拼装的结构,可以形成更好的车身刚性,可以把形成更好的侧翻抗冲击强度,保障乘员生存空间。保障乘员生存空间。保障乘员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车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客车车身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车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客车车厢基本上为两种结构:一种为冲压件结合加强梁的无骨架式车身,另一种为骨架结合蒙皮的有骨架式车身,其中骨架结合蒙皮的车身结构目前采用的是封闭环骨架和单板蒙皮的方式,一般是在骨架拼接后,张拉蒙皮后,使用车身电泳和涂装喷漆,然后进行空腔发泡保温以及内饰件案子,这种车身结构对骨架拼焊工艺质量要求很高,合拼工位占地面积大,骨架拼焊生产效率低,车身骨架转运不方便,而且张拉蒙皮的生产效率低,蒙皮的力学结构连续性差,抗局部冲击性能差,现有的客车车身制造工艺需要车身整体电泳和整车涂装喷漆,电泳工艺成本高,能源消耗大,污染性大,防腐性能质量不稳定,整车涂装喷漆刮灰工作量大,污染性大,表面质量不稳定,成本高,车身侧壁的空腔发泡保温层密度度低,导致保温隔音隔热性能差,空腔内漏空区域不确定,导致保温隔音隔热层不稳定,车顶无有效的隔热保温处理,导致整车保温隔热性能差,加大了空调工作强度和燃油消耗等,而且内饰件主要采用塑料和毛毡工艺,有害物质挥发时间长,分件拼装结构在行车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工艺,提高车辆舒适性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包括地板和整车骨架,所述地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整车骨架下方,所述整车骨架包括多个沿着行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门型骨架,每个所述门型骨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骨架、右侧骨架以及连接左侧骨架与右侧骨架的顶骨架,所述左侧骨架远离顶骨架的一端与地板固定链接,所述右侧骨架远离顶骨架的一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地板与整车骨架所形成的框架外部包覆连接复合车厢板。
[0006]所述复合车厢板沿着车外到车内方向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蒙皮、保温板、多层板和内饰板。
[0007]所述保温板内置车厢板骨架。
[0008]所述外蒙皮、保温板、多层板与内饰板逐层保压粘接。
[0009]每个所述门型骨架的左侧骨架与顶骨架之间通过左侧连接件相连,所述左侧连接件包括与左侧骨架端部套接的左侧第一连接管、与顶骨架套接的左侧第二连接管以及连接左侧第一连接管与左侧第二连接管的左侧斜撑连接管,所述左侧第一连接管、左侧斜撑连接管、左侧第二连接管为一体式结构;
[0010]每个所述门型骨架的右侧骨架与顶骨架之间通过右侧连接件相连,所述右侧连接件包括与右侧骨架端部套接的右侧第一连接管、与顶骨架套接的右侧第二连接管以及连接
右侧第一连接管与右侧第二连接管的右侧斜撑连接管,所述右侧第一连接管、右侧斜撑连接管、右侧第二连接管为一体式结构。
[0011]所述左侧骨架与地板通过第一角钢与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一端与左侧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地板连接,所述右侧骨架与地板通过第二角钢与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角钢一端与右侧骨架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与地板连接。
[0012]所述地板包括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所述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之间连接多个支撑板,所述整车骨架与上层地板连接。
[0013]所述复合车厢板位于车身前后部分的板体采用玻璃钢外覆盖,其余复合车厢板通过螺接与胶粘的方式连接在地板与整车骨架所形成的框架外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采用了封闭环加强梁与复合厢板覆拼装的结构,可以形成更好的车身刚性,可以把形成更好的侧翻抗冲击强度,保障乘员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门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复合车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门型骨架的A部位局部放大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门型骨架的B部位局部放大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门型骨架的C部位局部放大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客车车厢结构的门型骨架的D部位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为地板、2为整车骨架、3为复合车厢板、4为第一角钢、5为第二角钢、11为下层地板、12为上层地板、13为支撑板、21为门型骨架、22为左侧连接件、23为右侧连接件、31为外蒙皮、32为保温板、33为多层板、34为内饰板、211为左侧骨架、212为右侧骨架、213为顶骨架、221为左侧第一连接管、222为左侧第二连接管、223为左侧斜撑连接管、231为右侧第一连接管、232为右侧第二连接管、233为右侧斜撑连接管、321为车厢板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图8所示,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包括地板1和整车骨架2,地板1水平安装在所述整车骨架2下方,整车骨架2包括多个沿着行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门型骨架21,每个门型骨架2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骨架211、右侧骨架212以及连接左侧骨架211与右侧骨架212的顶骨架213,左侧骨架211远离顶骨架213的一端与地板1固定链接,右侧骨架212远离顶骨架213的一端与地板1固定连接,地板1与整车骨架2所形成的框架外部包覆连接复合车厢板3。
[002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多个整车骨架2与地板1连接,形成A柱、B柱、车门、后围等数道封闭环结构,可以形成更好的侧翻抗冲击强度,保障乘员生存空间,地板1与整车骨架2所形成的框架外部包覆连接复合车厢板3,车厢形成柔性抗扭强度高,隔音隔热效果好的盒式车身结构。
[0031]复合车厢板3沿着车外到车内方向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蒙皮31、保温板32、多层板33和内饰板34,保温板32内置车厢板骨架321,采用3mm内饰板、铝合金骨架+25mm高强度保温板、5mm多层板、1.0mm外蒙皮氟碳辊涂铝板,可以确保车厢形成柔性抗扭强度高,隔音效果好的盒式车身。
[0032]外蒙皮31、保温板32、多层板33与内饰板34逐层保压粘接,复合车厢板3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降低组装难度,提高车身装配速度。
[0033]每个门型骨架21的左侧骨架211与顶骨架213之间通过左侧连接件22相连,左侧连接件22包括与左侧骨架211端部套接的左侧第一连接管221、与顶骨架213套接的左侧第二连接管222以及连接左侧第一连接管221与左侧第二连接管222的左侧斜撑连接管223,左侧第一连接管221、左侧斜撑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和整车骨架,所述地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整车骨架下方,所述整车骨架包括多个沿着行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门型骨架,每个所述门型骨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骨架、右侧骨架以及连接左侧骨架与右侧骨架的顶骨架,所述左侧骨架远离顶骨架的一端与地板固定链接,所述右侧骨架远离顶骨架的一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地板与整车骨架所形成的框架外部包覆连接复合车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车厢板沿着车外到车内方向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蒙皮、保温板、多层板和内饰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内置车厢板骨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蒙皮、保温板、多层板与内饰板逐层保压粘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门型骨架的左侧骨架与顶骨架之间通过左侧连接件相连,所述左侧连接件包括与左侧骨架端部套接的左侧第一连接管、与顶骨架套接的左侧第二连接管以及连接左侧第一连接管与左侧第二连接管的左侧斜撑连接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强黄上荣俞正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戴德隆翠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