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32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其上芯模包括第一外支撑段,第一外支撑段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内支撑段,第一内支撑段的外周面小于第一外支撑段的外周面尺寸,第一内支撑段的外端部设置第一连接部;下芯模包括第二外支撑段,第二外支撑段的一端连接第二内支撑段,第二内支撑段的外周面小于第二外支撑段的外周面尺寸,第二内支撑段的外端部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多个第一螺纹孔,第二外支撑段的另一端外周设置外折边,第二外支撑段外周套脱模环,外折边上设置与脱模环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了中部截面缩小异形管件的成型以及高效的脱模,拓展了热压罐成型技术的应用场景。型技术的应用场景。型技术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
,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热压罐成型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根据构件的形状,制备相应的模具,将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复合材料铺贴在模具表面,再整体放入热压罐固化成型,成型后脱模即可获得所需的构件。
[0003]受到工艺特点的限制,热压罐成型技术一般用于制作开放的薄壁结构,例如机翼,罩壳,蒙皮,汽车尾翼等,随着热压罐成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异形管材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展开,受到管材结构的限制,现有模具难以实现中部截面缩小的异形管件的成型及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从而实现了中部截面缩小异形管件的成型以及高效的脱模,拓展了热压罐成型技术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构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包括上芯模和下芯模;
[0007]所述上芯模的结构为:包括管状结构的第一外支撑段,所述第一外支撑段的一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第一内支撑段,所述第一内支撑段的外端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支撑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内支撑段的外周面小于所述第一外支撑段的外周面尺寸,所述第一内支撑段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0008]所述下芯模的结构为:包括管状结构的第二外支撑段,所述第二外支撑段的一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第二内支撑段,所述第二内支撑段的外端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支撑段的外径,第二内支撑段的外周面小于所述第二外支撑段的外周面尺寸,所述第二内支撑段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多个第一螺纹孔,
[0009]所述第二外支撑段的另一端外周设置有外折边,所述第二外支撑段外周套有脱模环,所述外折边上设置有与所述脱模环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
[0010]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后,所述第一内支撑段的外端部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段的外端部对接,所述第一内支撑段、第二内支撑段的外周面组合形成内凹的颈部结构,所述第一外支撑段、第一内支撑段、第二内支撑段和第二外支撑段的外周面形成与异形管件内腔结构一致的模具面,所述脱模环与所述异形管件的一端对应。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2]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平板状。
[0013]多个第一螺纹孔均布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14]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穿孔,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对应;
[0015]穿过每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用紧固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16]第一穿孔为光孔,第二穿孔为螺纹孔。
[0017]多个第二螺纹孔沿所述第二外支撑段的外周方向均布于所述外折边上。
[0018]所述第一内支撑段的外周面为锥面、弧形柱面或圆柱面。
[0019]所述第二内支撑段的外周面为锥面、弧形柱面或圆柱面。
[0020]所述第一外支撑段外周面为大口向外的锥面或圆柱面。
[0021]所述第二外支撑段外周面为大口向外的锥面或圆柱面。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利用上、下芯模组合的方式,完成异形管件的赋形,实现对不同直径、不同形状的中部有内凹的变截面异形管件的成型;采用上芯模、下芯模、脱模环组合装配的方式,利用上芯模和下芯模可相对运动,脱模环与下芯模可相对运动的特性,通过多个螺栓顶紧推动的方式实现脱模,实现了“凹”结构的成型以及高效的脱模,拓展了热压罐成型技术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构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4]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5]第一穿孔为光孔,第二穿孔为螺纹孔,在采用紧固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时,可以将紧固件的螺纹部分与第二穿孔连接后,使每个紧固件先预先安装在下芯模上,便于多个紧固件同时操作,提高模具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异形管件)。
[002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包括异形管件)。
[002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包括异形管件)。
[0029]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异形管件的立体图。
[0032]图7为本技术异形管件的主视图。
[0033]图8为本技术多种模具面的示意图。
[0034]其中:
[0035]1、上芯模;11、第一外支撑段;12、第一内支撑段;13、第一连接部;131、第一螺纹孔;132、第一穿孔;
[0036]2、下芯模;21、第二外支撑段;22、第二内支撑段;23、第二连接部;24、外折边;
[0037]3、异形管件;31、上管段;311、上直管段;312、上异形管段;32、下管段;321、下直管段;322、下异形管段;
[0038]4、脱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0]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包括上芯模1和下芯模2。
[0041]上芯模1的结构为:包括管状结构的第一外支撑段11,第一外支撑段11的一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第一内支撑段12,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外径小于第一外支撑段11的外径,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周面小于第一外支撑段11的外周面尺寸,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
[0042]具体来说,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是相对于第一内支撑段12与第一外支撑段11的连接端来说,是位于整个上芯模1的外端位置。第一外支撑段11与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周面形成了向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收缩的管状结构,这种结构是异形管件3成型后能够脱模的前提。
[0043]下芯模2的结构为:包括管状结构的第二外支撑段21,第二外支撑段21的一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第二内支撑段22,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外径小于第二外支撑段21的外径,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周面小于第二外支撑段21的外周面尺寸,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13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23对应的多个第一螺纹孔131,第二外支撑段21的另一端外周设置有外折边24,第二外支撑段21外周套有脱模环4,外折边24上设置有与脱模环4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
[0044]具体来说,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是相对于第二内支撑段22与第二外支撑段21的连接端来说,是位于整个下芯模2的外端位置。第二外支撑段21和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周面形成了向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收缩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芯模(1)和下芯模(2);所述上芯模(1)的结构为:包括管状结构的第一外支撑段(11),所述第一外支撑段(11)的一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第一内支撑段(12),所述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支撑段(11)的外径,所述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周面小于所述第一外支撑段(11)的外周面尺寸,所述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所述下芯模(2)的结构为:包括管状结构的第二外支撑段(21),所述第二外支撑段(21)的一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第二内支撑段(22),所述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支撑段(21)的外径,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周面小于所述第二外支撑段(21)的外周面尺寸,所述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23)对应的多个第一螺纹孔(131),所述第二外支撑段(21)的另一端外周设置有外折边(24),所述第二外支撑段(21)外周套有脱模环(4),所述外折边(24)上设置有与所述脱模环(4)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可拆卸连接后,所述第一内支撑段(12)的外端部与所述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端部对接,所述第一内支撑段(12)、第二内支撑段(22)的外周面组合形成内凹的颈部结构,所述第一外支撑段(11)、第一内支撑段(12)、第二内支撑段(22)和第二外支撑段(21)的外周面形成与异形管件(3)内腔结构一致的模具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沂琳李宏赵影影王森刘其康魏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