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5198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银杏提取物用醇超声溶解分散,用石油醚萃取,收集石油醚,回收溶剂至干,加甲醇定容,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及热效应等增强溶剂对药粉的穿透力,增加了提取物溶解和散的速度,有助于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溶出和分散均匀,对于物理性状不好,粘稠,结块的,难溶成分多的样品也可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样量少,操作方便,样品避免直接用甲醇或石油醚溶解,而是采用石油醚萃取,祛除了部分杂质,保护了HPLC分析用柱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Ginkgo Biloba)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一种,也是可上溯到2亿多年前二世纪时的银杏家族的唯一的幸存者。在中国,银杏制剂用于治疗已有5000多年了,也就是说,从中草药的最早起源就开始用于治疗了。自六十年代以来,银杏叶的植物提取物在很多国家用于治疗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如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它包括至少14种不同的化合物,例如黄酮醇、黄酮、黄烷酮和双黄酮等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黄酮苷和黄酮醇苷包括山奈素、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与葡萄糖或鼠李糖结合物,是市场上用于治疗目的的银杏提取物(Tebonin、Tanakan、 Roekan或EGb761)中最显著的部分,实验表明黄酮苷和黄酮醇苷为有力的抗氧剂,可清除氧自由基从而避免由于年龄老化而引起的细胞和组织损伤,它们会严重影响大脑功能,包括记忆力和注意力。另外黄酮苷和黄酮醇苷也可以改善周围血管循环。 另外,除银杏黄酮外,银杏叶中另一活性成分是帖内酯,包括银杏内酯A、B、C、J、M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为含内酯结构的帖类。最近发现由于它们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特性,银杏内酯A、 B、 C、 M特别是白果内酯能有效地治疗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发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老年性痴呆、过敏、心功能失调、风湿病等等以及其它循环系统疾病。 除上述化合物外,银杏叶至少含有12种烷基酚酸化合物,包括银杏酸,它是6-烷基水杨酸,烷基为正13碳到正19碳有0-3个双键的烷基基团。银杏酸是银杏提取物毒性作用的因素,这些毒性作用包括胃肠道副作用、头痛、皮肤剌激和水肿。六十年代以来,已有多例接触过银杏叶和果实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报告,因此对银杏酚酸的准确测定对银杏类制剂,尤其是注射剂的安全性显得十分的重要。《中国药典》2005版中对总银杏酸含量测定,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中,直接取银杏 提取物粉末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石油醚(60 90°C )50ml,称定重 量,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石油醚(60 90°C)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 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减压回收溶剂至干,精密加入甲醇2ml,密塞,摇匀,即得。色谱 分析条件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90 : 10);流 速lmL/min,检测波长为310nm。本法取样量大,测定结果受到样品性状的影响比较大,,如 果样品吸潮,发粘测定的结果会明显偏低,回流时间长。《药学学报》2003年第38巻第11期的论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报道了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经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浓縮后用石油醚定容,HPLC直接测定.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0DS_2,流动相为甲醇-3%冰醋酸溶液(92 : 8),流速1. OmL/min,柱温40°C ,紫外检测波长310nm。《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4年第32巻第5期的论文"银杏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报道了银杏酸粗提物经硅胶柱色谱一次预净化处理后,分光光度法在242nm或310nm波长测银杏酸,与在310nm波长处用HPLC法测量的结果相当。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0DS-2,流动相为甲醇_3%冰醋酸溶液(92 : 8),流速1. OmL/min,柱温40°C ,紫外检测波长 310nm。其间需要制成几个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定吸光度做标准曲线;样品经硅胶柱色谱一 次预净化处理;银杏酸单体的制备及吸光系数的测定,操作比较复杂。 由于现有文献对银杏提取物总银杏酸的提取测定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分析样品 制备的提取方法也存在样品取样量大、提取回流时间长、测定结果偏低的缺点,所以有必要 寻求更有效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样量小,分散均匀,比较准确的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测定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白果新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定量用对照品溶液;另取总银杏酸对照品,加甲 醇制成定位用对照品溶液; b、银杏提取物加醇溶液,超声,醇溶液用烷烃类溶剂萃取,收集烷烃类溶剂,减压 回收溶剂至干,加甲醇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 c、依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料的柱子,甲醇1%冰醋酸溶液=90 : 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流速lml/min. 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得到色谱图; d、计算供试品溶液中与总银杏酸对照品相应的色谱峰的总峰面积, 以白果新酸对照品外标法计算总银杏酸含量,即得。 在上述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醇溶液优选为甲醇溶 液。本专利技术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采用了醇对银杏提取物进行溶解,优选是甲醇溶液,对样品 进行溶解,这样可以避免固体样品进行测定过程中由于酚酸成分包裹在固体中,容易导致 的不均匀,使到测定结果偏低。 在上述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中,步骤b所述甲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优 选为20 80 % 。可以避免烷烃溶剂进行萃取时候导致的乳化现象,分层迅速,层界面清晰; 也避免了 2相的混溶,节省了操作时间及方便了萃取的操作。最佳体积浓度为70%。 在上述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中,步骤b中银杏提取物与醇溶液体积比例为i : 6 i : 25,优选为i : 18。 在上述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中,步骤b中超声时间为优选20 60min。 在上述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烷烃类溶剂优选为石 油醚。 在上述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中,步骤b中超声后甲醇溶液用1 : 1 体积量的烷烃类溶剂的萃取4 6次,有助于充分将总银杏酸萃取出来,提高了分析的准确 度。优选萃取的次数为5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采用了超声提取的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 及热效应等增强溶剂对药粉的穿透力,增加了提取物溶解和散的速度,有助于银杏提取物 中总银杏酸的溶出和分散均匀,对于物理性状不好,粘稠,结块的,难溶成分多的样品也可 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 2、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的取样量为5g,减少了取样量,实验操作更方便。 3、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的样品避免直接用甲醇或石油醚溶解,而是采用石油醚萃取,祛除了部分杂质,保护了 HPLC分析用柱子。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例方式样品为银杏提取物,总银杏酸含量为705卯m。 对比例1 :实施《中国药典》2005年版本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测定方案在供 试品溶液的制备中,直接取银杏提取物粉末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石油醚(60 90°C )50ml,称定重量,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石油醚(60 90°C )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减压回收溶剂至干,精密加入甲 醇2ml,密塞,摇匀,即得。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 甲醇-1%冰醋酸(90 : 10);流速lmL/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银杏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白果新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定量用对照品溶液;另取总银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定位用对照品溶液;b、银杏提取物加醇溶液,超声,醇溶液用烷烃类溶剂萃取,收集烷烃类溶剂,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加甲醇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c、依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料的柱子,甲醇∶1%冰醋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流速1ml/min.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得到色谱图;d、计算供试品溶液中与总银杏酸对照品相应的色谱峰的总峰面积,以白果新酸对照品外标法计算总银杏酸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红钟鸣黄展平全一思蔡鸿飞李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