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鸿专利>正文

束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06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束紧装置,包括有C形的束套与快拆装置,该束套两端各设有穿孔,并于该束套其中一端垂直凹设垂直连通穿孔的容置槽;该快拆装置包括有快拆柄、杆体及具弧面的旋调螺头,该快拆柄枢设于该杆体,该旋调螺头以可垂直旋转及水平偏摆方式容设于该容置槽,并与贯穿穿孔的杆体相螺合,藉此,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旋调螺头与快拆柄双向操作控制束套松紧,于束套迫紧过程可相对容置槽水平偏摆的旋调螺头,则可随快拆件的杆体水平摆幅,以避免杆体因迫紧应力效应,造成杆体发生变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束紧装置,尤其涉及自行车座杆迫紧用的束紧装置。
技术介绍
按TWM364035号专利第一、二图所揭的传统螺栓迫紧式座管束,因束套朝缺口方 向压缩迫紧时,会产生螺栓变形问题。为克服该问题,则研发出如该专利第四图所揭新型螺 栓迫紧式座管束,该座管束主要于束套近缺口一端纵向贯穿容槽,该容槽则容设垂直短柱, 以利横向贯穿的螺栓螺合,藉该垂直短柱的设置,可随束套迫紧方向产生偏摆,以确保垂直 短柱与螺栓为垂直接合状态,即可解决第一、二图座管束的缺失,但该专利案指出第四图的 结构设计,仍无法完全消除迫紧的应力,仍会造成螺栓的微量变形,遂进一步研创出第十一 图所示的快拆式座管束。该快拆式座管束,主要通过座管束的第一、第二穿孔凹设球形表面,第一穿孔再容 设具球形表面的垫片,第二穿孔则利用贯穿两个穿孔的螺栓螺头内侧面,加工成球形表面 设计,藉此可利用快拆装置获得快速的组、拆功能,同时藉垫片、螺头与两个穿孔皆设有球 形表面,而提供迫紧时的偏摆,即可完成克服迫紧过程的螺栓变形问题。上述利用加工球形表面的垫片与螺头创意,虽具备克服第四图所揭座管束的优 点,但整体观的仍有改善的空间,其原因如下加工复杂该技术的达成,需将座管束的两穿孔、垫片及螺头一侧额外进行球形表 面的加工工序,尤其螺头兼具杆体,球面加工更显复杂、耗时,多个组件的球面加工也会造 成成本的增加。实用性不足再者,该座管束的螺头虽位于座管束外部,有利于配合操作柄的旋转 调整,却也因螺头外露容易造成靠近的外物(如乘骑者的衣物)勾卡,造成衣物的破损,且 螺头外露与座管束显得格外突兀,美观性也不足。详言之,上述专利案所揭可消除迫紧应力 的快拆式座管束,无论组件加工的简化,或是整体实用性、美观方面等等,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应力组件加工等更简易的束紧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外物勾扯的束紧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束紧装置,该束紧装置包含束套,该束套概呈 C形并围构有束口,并以该束口纵向定义为垂直方向、横向定义为水平方向,该束套一端并 开设连通束口的开口,该开口两端则形成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该第一夹部水平贯穿有第 一穿孔,该第二夹部相对第一穿孔同轴位置水平贯穿有第二穿孔,且该第二夹部沿垂直方 向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与第二穿孔垂直连通;快拆装置,具有杆体、快拆柄与具弧面的旋调螺头,该旋调螺头以可垂直旋转方式 容设于容置槽,以利贯穿第一、第二穿孔的杆体螺合,旋调螺头的弧面于快拆柄与旋调螺头 螺合迫紧时,相对容置槽水平方向偏摆。所述第二夹部于所述容置槽内靠近所述第一夹部的一侧形成有供弧面抵靠的抵 靠面,该抵靠面为圆柱或不等径圆柱面。所述弧面是圆形的球面或椭圆形的类球面,抵靠面的圆柱则透过贯穿的圆柱孔所 形成,不等径圆柱面则透过贯穿的椭圆孔所形成。所述容置槽周缘远离第一夹部一侧切削出高度低于第二夹部垂直厚度的保护臂, 该容置槽靠近保护臂该侧,则定义为槽口,受保护臂围绕的旋调螺头,其垂直方向长度大于 保护臂的高度,使该旋调螺头自该槽口部分穿露。所述旋调螺头表面设有凹凸纹路。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束紧装置,仅需将独立的旋调螺头单一组件进行球面加工, 即可达到先前技艺的垂直旋调及水平偏摆相同功效,同时达到简化消除迫紧应力的组件加 工数量大幅降低,独立的旋转螺头也可降低加工困难度,甚至,旋调螺头包覆于容置槽内, 则完全不破坏束套的外观,又保有防止外物勾扯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与图4为本技术的连续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0束套11第一夹部 12第二夹部 13缓冲件15第二穿孔 16抵靠面 17保护臂 20快拆装置211凸轮头 22杆体23旋调螺头 231球面31开口32束口33垂直方向 34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精神,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 护的范畴,符合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精神者,应尽皆涵盖于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之内,14第一穿孔 21快拆柄 232凹凸纹路 40管体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束紧装置,可供套设于自行车座杆或其它各部 位,供使用者将座杆或其它零部件收束或紧束,并提供可快速拆卸的使用功能,其中,本实 用新型使用时也可进一步搭配垫圈使用,将垫圈夹设于本技术与待紧束的零部件之 间。请参考图2与图3,本技术所提供的束紧装置包括有束套10及快拆装置20。该束套10概呈C形并围构束口 32,以该束口的纵向定义为垂直方向33(横向则定 义为水平方向),该束套10 —端并开设连通束口的开口 31,该开口 31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 夹部11与第二夹部12,使该开口 31界于该第一夹部11与该第二夹部12之间。于该第一 夹部水平方向,朝内凹设有凹槽,并于该凹槽容设缓冲件13,于该缓冲件13向该凹槽外展 露的一面凹设弧面。于该第一夹部11水平贯穿第一穿孔14,该第一穿孔14穿越该凹槽内 的缓冲件13。于该第二夹部12水平贯穿第二穿孔15,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概呈同轴 设置而可供快拆装置的杆体穿设之用。该第二夹部12沿垂直方向33贯穿圆柱(也可为不等径圆柱(如椭圆柱))状的容置槽34,该容置槽34并垂直连通于该第二穿孔15。该第二夹部12于该容置槽34内靠近该第一夹部11的一侧形成有抵靠面16,该抵 靠面供其它部件抵靠,较佳者,该抵靠面为加工快速、简易的圆柱孔所构成的圆柱面,当然 也可为椭圆孔构成的不等径圆柱面。该第二夹部第一、第二端面,于该容置槽周缘远离第一 夹部的一侧各别切削出预设深度,而形成高度低于第二夹部垂直厚度的保护臂17,使该保 护臂17与该第二夹部12其它区域间形成有阶状表面,该容置槽34靠近保护臂17该侧,则 定义为槽口。该快拆装置20,具有快拆柄21、杆体22及旋调螺头23。该快拆柄21 —端形成有 凸轮头211,该快拆柄21并以该凸轮头211枢设于该杆体22,使该快拆柄可于远离杆体的 第一位置与靠近杆体的第二位置间枢摆。该杆体22远离该快拆柄21的一端穿入于该第一 穿孔14与该第二穿孔15,并穿入该容置槽34中。该旋调螺头23容设于该容置槽34,使该 第二夹部12与该保护臂17水平(横向)围绕该旋调螺头,该旋调螺头23于垂直方向33 上的长度可等于或略大于该保护臂17垂直方向33上的高度,使该旋调螺头垂直方向的外 周面,可部份穿露于槽口之外,供使用者手指直接操作该旋调螺头,使旋调螺头得于容置槽 内沿垂直方向原地转动,以改变束套的松、紧程度;又容置槽34内的旋调螺头23螺合于该杆体22靠近该第二夹部12的一端,使该 快拆柄21与该旋调螺头23可自两侧卡抵该第一夹部11与该第二夹部12,以控制第一、第 二夹部呈远离或靠近状态。于该旋调螺头23靠近第一夹部11的一侧设有球面231,该旋调 螺头外周面压设有复数凹凸纹路232,该些凹凸纹路可如图2中所示平行于该杆体长度方 向,或者也可倾斜于该杆体长度方向,藉该凹凸纹路提高手指按压旋转时的摩擦系数,防止 旋转时产生滑脱现象。续请参考图3,本技术使用时可将该束套10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束紧装置包含束套,该束套概呈C形并围构有束口,并以该束口纵向定义为垂直方向、横向定义为水平方向,该束套一端并开设连通束口的开口,该开口两端则形成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该第一夹部水平贯穿有第一穿孔,该第二夹部相对第一穿孔同轴位置水平贯穿有第二穿孔,且该第二夹部沿垂直方向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与第二穿孔垂直连通;快拆装置,具有杆体、快拆柄与具弧面的旋调螺头,该旋调螺头以可垂直旋转方式容设于容置槽,以利贯穿第一、第二穿孔的杆体螺合,旋调螺头的弧面于快拆柄与旋调螺头螺合迫紧时,相对容置槽水平方向偏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鸿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