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472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包括主管路、启动管路、主泵、副泵、油气分离器以及止回阀,沿油料运动方向,主管路上依次布置有主泵和止回阀,启动管路上依次布置有油气分离器和副泵,启动管路两端均与主管路连通并与止回阀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通过设置启动管路和副泵,利用副泵对主泵抽真空,使主泵具备正常工作的条件,再启动主泵将油料抽出,解决了地下油罐的抽油难题。的抽油难题。的抽油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油
,尤其涉及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凡是用来接收、储存和发放原油或原油产品的企业和单位都称为油库。同时,油库也指用以贮存油料的专用设备,因油料具有的特异性用以相对应的油库进行贮藏。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它对于保障国防和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0003]对于一些重要的储备油库,将储油罐埋藏于地下,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油库的保护,提高油库的安全性。但是这种储油方式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将储油罐从地上转移到地下后,设置于地面上用于抽油的主泵就从位于储油罐的底部变为了储油罐的上方,这样连通储油罐和主泵之间的管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段几米长的空腔。由于现在的大功率输油泵不具备自吸功能,这段空腔会导致主泵无法将油料泵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油罐埋藏于地下后,主泵由于不具备自吸功能无法吸出油料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该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包括:主管路、启动管路、主泵、副泵、油气分离器以及止回阀,沿油料运动方向,主管路上依次布置有主泵和止回阀,启动管路上依次布置有油气分离器和副泵,启动管路两端均与主管路连通并与止回阀并联。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主阀门单元,主阀门单元位于主管路进油端与主泵之间,用以控制主管路的开启与关闭。
[0007]进一步的,主阀门单元包括沿油料运动方向依次设置于主管路上的第一阀门、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阀门。
[0008]进一步的,主阀门单元还包括备用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备用管路上的第三阀门、第二过滤器以及第四阀门,备用管路两端均与主管路连通并且与第一阀门、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阀门并联。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启动管路上的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第五阀门位于启动管路的进油端与油气分离器之间,第六阀门位于启动管路的出油端与副泵之间。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三通阀以及加油管路,三通阀设置于启动管路上,其两端分别连通副泵与第六阀门,其第三端连通加油管路。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沿油料运动方向设置于加油管路上的减压阀和第七阀门。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第一减震喉和第二减震喉,第一减震喉位于主管路的进油端与主泵之间,第二减震喉位于主泵与止回阀之间。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真空表、第二压力传感器以
及压力表,沿油料运动方向,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真空表位于第一减震喉与主泵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位于主泵与第二减震喉之间。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流量计位于第二减震喉与止回阀之间,流量调节阀位于止回阀与主管路的出料端之间,启动管路与流量计、止回阀以及流量调节阀并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通过设置启动管路和副泵,利用副泵对主泵抽真空,使主泵具备正常工作的条件,再启动主泵将油料抽出,解决了地下油罐的抽油难题。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该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可以应用于地下油罐的管路设计中,对现有设备改造以解决地下油罐的抽油难题。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用于但不限于地下油罐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埋藏于地下的储液罐中。在本技术中,仅以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应用于储油罐为例进行说明,而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应用于储液罐中的原理与应用于储油罐中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0022]本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包括主管路11、启动管路12、主泵2、副泵3、油气分离器4以及止回阀5。主管路11的进油端连通储油罐,出油端连通受油设备。沿油料运动方向,主管路11上依次布置有主泵2和止回阀5,主泵2用于驱动油料从进油端流向出油端,止回阀5是一种单向阀,使油料只能单向的从进油端流向出油端。启动管路12上依次布置有油气分离器4和副泵3,启动管路12两端均与主管路11连通并与止回阀5并联。
[0023]副泵3可以通过启动管路12对主泵2抽真空,使主泵2的真空度达到正常工作的要求,再启动主泵2将储油罐中的油料抽出。在利用现有主泵2的前提下,解决了地下油罐的抽油难题。避免了升级主泵2所产生的技术难点和高昂成本。
[0024]在本实施例中,主管路11上还设置有的主阀门单元6,主阀门单元6位于主管路11进油端与主泵2之间,用以控制主管路11的开启与关闭。
[0025]主阀门单元6包括沿油料运动方向依次设置于主管路11上的第一阀门61、第一过
滤器71以及第二阀门62。第一阀门61与第二阀门62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单独控制主管路11的开闭。第一过滤器71用于过滤油料中的杂质,避免损坏主泵2。当需要对第一过滤器71清理或者更换时,需要同时关闭第一阀门61与第二阀门62,避免油料回流导致漏油。
[0026]在优选实施例中,主阀门单元6还包括备用管路13以及依次设置于备用管路上13的第三阀门63、第二过滤器72以及第四阀门64,备用管路13两端均与主管路11连通并且与第一阀门61、第一过滤器71以及第二阀门62并联。第三阀门63、第二过滤器72、第四阀门64与第一阀门61、第一过滤器71、第二阀门62在结构和功能上完全相同,备用管路13及其上的。第三阀门63、第二过滤器72、第四阀门64起到备用作用,在更换第一过滤器71时使本系统依然具备供油功能。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管路12上还设置有第五阀门65和第六阀门66,第五阀门65位于启动管路12的进油端与油气分离器4之间,第六阀门66位于启动管路12的出油端与副泵3之间。在副泵3完成对主泵2的启动,主泵2能够正常工作后,可以关闭有第五阀门65和第六阀门66,即关闭启动管路12,避免对主管路11造成不好的影响。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三通阀67和加油管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管路、启动管路、主泵、副泵、油气分离器以及止回阀,沿油料运动方向,所述主管路上依次布置有所述主泵和所述止回阀,所述启动管路上依次布置有所述油气分离器和所述副泵,所述启动管路两端均与所述主管路连通并与所述止回阀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的主阀门单元,所述主阀门单元位于所述主管路进油端与所述主泵之间,用以控制所述主管路的开启与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门单元包括沿油料运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的第一阀门、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门单元还包括备用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备用管路上的第三阀门、第二过滤器以及第四阀门,所述备用管路两端均与所述主管路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过滤器以及所述第二阀门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泵站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启动管路上的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位于所述启动管路的进油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之间,所述第六阀门位于所述启动管路的出油端与所述副泵之间。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中勇李芮梅方凯邓红雨徐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六一一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