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67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外壳,以及设于绝缘外壳两端的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收容腔用于容置电池钢壳,第一绝缘盖板封挡在电池钢壳的一端,且第一绝缘盖板具有对应电池钢壳端部设置的通孔,第二绝缘盖板上设有与电池钢壳内的正极耳连接的正极电池帽,以及位于正极电池帽一端的并与收容腔连通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可对电池钢壳及正极电池帽进行较好地定位,利于提高封装效果,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的特点,且也利于圆柱电池的快速封装,从而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使用效果。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圆柱电池性能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在批量化生产前,需要技术人员大量的技术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和综合性能验证。在这过程中,会涉及到主要原材料,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主材的单独性能测试,以及成品电池的综合电性能测试。经过一些列的数据评估,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逐渐投入量化生产。
[0003]在对于四大主材和电性能综合的检测方式中,众所周知,半电池(此处具体指正极为待测材料,负极为金属锂的化学电池装置)的检测只能考察材料的基础性能,不能说明在全电池中发挥的程度以及性能的稳定性。尤其综合电性能的技术参数,更是必须依赖于全电池检测。因此全电池的制作,在整个产品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0004]由于锂离子电池特殊性的制程(即绝对干燥的环境下),目前,绝大多数科研院校和主材供应商,在高纯氮气保护下,采用半电池或者简易软包电池等的封装方式,来测试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电化学性能,有的甚至会组建一条具备生产能力的试验线,与此同时,除了前序所需设备以外,还必须配备后序的滚槽机,激光焊接机,封口机等设备。由此使得现有封装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0005](1)投资较大,能耗较高;
[0006](2)数量少,制作周期又较长,投入产出根本不成比例;
[0007](3)安全问题,非专业人士操作滚槽机和封口机,存在安全隐患巨大;
[0008](4)受不稳定封装方式的干扰,测试数据不精确,同组对比反差较大,不能客观反映待测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以利于圆柱电池的快速封装。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1]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外壳,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外壳两端的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
[0012]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置电池钢壳,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封挡在所述电池钢壳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具有对应所述电池钢壳端部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二绝缘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池钢壳内的正极耳连接的正极电池帽,以及位于所述正极电池帽一端的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定位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收容腔内靠近所述第二绝缘盖板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电池钢壳定位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一绝缘盖板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外壳端部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收容腔的径向向内延伸。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绝缘盖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绝缘外壳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所述绝缘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绝缘盖板和所述绝缘外壳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和/或所述第一绝缘盖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和/或,所述绝缘外壳和/或所述第二绝缘盖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绝缘盖板通过螺接结构螺接在所述绝缘外壳的两端。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电池帽上设有固定所述正极耳的紧固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盖板上设有封装口,所述封装口的顶部与所述定位槽连通。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电池帽与所述第二绝缘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3]本技术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通过设置具有收容腔的绝缘外壳,以及设置在绝缘外壳两端的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可使得电池钢壳能够较好的固定在收容腔内,并且正极电池帽一端设置与收容腔连通的定位槽,可对正极电池帽进行较好地定位,而利于提高封装效果。本技术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的特点,且也利于圆柱电池的快速封装,而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
[0024]此外,设置在收容腔内的限位部,有利于电池钢壳较好地定位在收容腔内,而利于提高封装质量及封装效果。限位部采用限位凸台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特点,且设置的限位凸台,不仅能够对电池钢壳具有较好的限位固定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正极耳与电池钢壳端部发生触碰,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0025]另外,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密封连接在绝缘外壳上,有利于提高圆柱电池封装后的密封效果,并利于保证圆柱电池内部的密封。设置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便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安装,而利于提高密封效果。第一绝缘盖板采用螺接结构与绝缘外壳螺接,或者第二绝缘盖板采用螺接结构与绝缘外壳螺接,或者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均采用螺接结构与绝缘外壳螺接,不仅便于封装操作,而且利于提高连接稳固性,保证封装质量。
[0026]并且,通过设置的紧固件,有利于提高正极耳与正极电池帽的连接可靠性。在第二绝缘盖板上设置封装口,并使得封装口的顶部与定位槽连通,可使得正极电池帽相对于封装口具有较为精准的位置,并利于正极电池帽压装在第二绝缘盖板上的封装口中,实现圆柱电池的封装。设置在正极电池帽和第二绝缘盖板之间的密封垫,有利于模拟电池使用的真实内环境,也能够有效防止电解液对密封件的腐蚀破坏。正极电池帽、密封垫与第二绝缘盖板的分装设计,有利于模拟电池滚槽和封口的封装,从而能够快速完成待测圆柱电池的封装。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绝缘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绝缘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钢壳与正极电池帽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绝缘外壳;11、收容腔;12、限位凸台;13、第一安装半槽;14、第二安装半槽;
[0035]2、第一绝缘盖板;21、通孔;22、内螺纹;
[0036]3、第二绝缘盖板;31、定位槽;32、封装口;
[0037]4、正极电池帽;5、密封垫;6、紧固件;7、第一密封件;8、第二密封件;
[0038]10、电池钢壳;100、电池卷芯;101、底壳;102、正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本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外壳,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外壳两端的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置电池钢壳,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封挡在所述电池钢壳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具有对应所述电池钢壳端部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二绝缘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池钢壳内的正极耳连接的正极电池帽,以及位于所述正极电池帽一端的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定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靠近所述第二绝缘盖板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电池钢壳定位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一绝缘盖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外壳端部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收容腔的径向向内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绝缘盖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绝缘外壳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测试用封装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旭轩刘小舟周仁全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