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63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把手,有益于进一步降低供作业者握持的手柄部的振动。该辅助把手(121)呈长条状,安装在作业工具(101)的工具主体(103)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地安装在工具主体(103)上的把手主体部(123),和长条状的手柄部(125);手柄部(125)在其外表面具有作业者用手把持的手握区域,另外,手柄部(125)在长轴方向的手握区域的中央区域或者比中央区域更远离工具主体(103)的端部侧,经弹性构件(133)安装在把手主体部(123)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作业工具中使用的辅助把手的防振技术。
技术介绍
在JP特开2004-2494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操作辅助工具的 辅助把手的结构,为了对被加工件磨削作业中使用的电动圆盘砂轮机(electric disc grinder)进行操作,该辅助把手安装在该电动圆盘砂轮机的主体部上进行使用。关于专利 文献1公开的辅助把手,供作业者握持的手柄部经球面与固定地安装在电动圆盘砂轮机的 主体上的把手主体部(安装部)连接,且能够全方向地转动。并且,在把手主体部与手柄部 的球面间具有作为防振用弹性体的防振橡胶件,该防振橡胶件对该手柄部的相对转动作用 弹力。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辅助把手,能够通过防振橡胶件降低经由把手主体部输入 至手柄部的振动。由此,能够减轻使用者的疲劳而提高使用性。但是,根据上述结构,不能完全说具有足够的防振效果,还具有进一步改善的余 地。专利文献JP特开2004-2494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把手,有益于对供作 业者握持的手柄部进一步进行减振。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把手的优选方式具有固定地安装在工具主体上 的把手主体部和长条状的手柄部。手柄部在其外表面具有供作业者用手把持的手握区域。 并且,手柄部在从长轴方向的手握区域的中央区域至长轴方向上的远离工具主体的一侧的 端部之间,经弹性构件安装在把手主体部上。此外,作为典型的橡胶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构 件”。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经弹性构件安装在把手主体部上”不是按照文字意思使手柄部直 接与把手主体部接触,是指在中间具有弹性构件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形式。换言之,在弹性 构件以外的区域,手柄部配置成与把手主体部分离的状态(浮动支撑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手柄部在从长轴方向的中央区域至长轴方向的远离工具主体的一侧 的端部之间,经弹性构件安装在把手主体部上,因此,手柄部的长轴方向区域中的接近工具 主体的一侧(根部侧)的端部区域与振动源(弹性构件)的距离变远。因此,减小振动的 传递率,从而该端部区域的振动变得低于振动源。在作业者实际把持安装在作业工具上的 辅助把手进行使用时,具有把持辅助把手接近工具主体一侧的端部区域进行作业的倾向。 这种倾向在作业工具为磨削工具或者锤那样的冲击工具的情况下表现强烈,其中,磨削工 具一边向将前端工具按压在被加工件上的方向作用按压力,一边进行加工作业。根据本发 明,如上述那样能够降低手柄部区域中的可以想到是供作业者把持的接近工具主体一侧的 端部区域的振动,因此能够减轻给作业者带来的不舒服或者疲劳感,提高使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把手的其他方式中,手柄部在长轴方向的手握区域的中央区域,经弹性构件安装在把手主体部上。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分别降低手柄部长轴方向的两端 部区域的振动。在使用作业工具进行加工作业时,根据作业方式的不同,有时把持辅助把手 接近工具主体一侧的端部区域,有时把持离开工具主体一侧的端部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把 持任意一侧的端部区域都有效。在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把手的其他方式中,弹性构件能够在全部方向上变形,并且作为 该变形的方式包括剪切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手柄部是能够相对于把手主体部全方向地 变形而降低振动的结构,所以能够有效地用于振动的输入方向不恒定的例如砂轮机或者抛 光机等那样的作业工具中。另外,弹性构件的剪切刚性小于压缩刚性。也就是说,具有通过 剪切变形的降低振动效果好于通过压缩变形的降低振动效果的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弹性构 件的变形包括剪切变形,从而能够通过弹性构件提升手柄部的降低振动的作用。 在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把手的其他方式中,弹性构件由多个橡胶球构成,并且是多个橡 胶球分别承受剪切力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由多个橡胶球构成弹性构件,橡胶球分别承 受剪切力,所以能够合理地构筑降低振动效果好的防振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把手的其他方式中,在手柄部的最接近工具主体一侧,或者最远 离所述工具主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配重。这样,由于配置有配重,所以降低手柄部 的固有振动频率,其结果能够缓和振动。因此,能够减轻给作业者带来的不舒服或者疲劳 感,进一步提高使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把手的其他方式构成具有技术方案1 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辅 助把手的作业工具。由此,能够提供一种作业工具,其具有手柄部降低振动效果好的辅助把手。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在辅助把手中有益于进一步降低供作业者握持的手柄部的振动 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安装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的侧把手的电动圆盘砂 轮机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侧把手的主视图。图3是同一侧把手的俯视图。图4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B-B线剖视图。图6是图2中的C-C线剖视图。图7是图2中的D-D线剖视图。图8是图3中的E-E线剖视图。图9是表示安装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的侧把手的锤钻的局部 被剖切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侧把手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中的F-F线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G-G线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 图8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通过辅助把手适用于 作为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电动圆盘砂轮机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简单说明电 动圆盘砂轮机101的概略结构。概括来看,电动圆盘砂轮机101将主体部103和作为前端 工具的砂轮111作为主体而构成,其中主体部103用于形成电动圆盘砂轮机101的外轮廓; 作为前端工具的砂轮111配置在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主体部103将马达壳105、连接在 马达壳105的一端的齿轮箱107、连接在马达壳105的另一端的后罩109作为主体而构成。 主体部103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工具主体”。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上 的砂轮111 一侧称为前,将相反侧称为后。在近似圆筒状的马达壳105内容置有驱动马达(为了方便,省略图示)。在连接于 马达壳105的前端部的齿轮箱107内容置有动力传递机构(为了方便,省略图示),该动力 传递机构包括将驱动马达的旋转输出传递至砂轮111的多个齿轮。驱动马达的旋转输出经 动力传递机构,作为圆周方向的旋转运动传递至砂轮111。砂轮111以其旋转轴线与主体部 103的长轴方向(驱动马达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式配置在主体部103长轴方向的前方位 置。另外,在马达壳105的后端部(图示右侧)连接有近似圆筒状的后罩109,在齿轮 箱107的侧面部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侧把手121。马达壳105和后罩109被设置 成它们的长轴方向为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相对于此,侧把手121被安装成其长轴方向与 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交叉。并且,由马达壳105的后方区域和后罩109构成供作业者把 持的把持部(主把手)。作业者用手分别把持所述把持部和侧把手121,为了方便省略了图示,但操作安装 在把持部上的电气开关操作用的开关钮(switch knob),通电驱动驱动马达,由此经动力 传递机构驱动砂轮111旋转,从而能够适当地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和研磨作业或者切断作 业。 接下来,参照图2 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侧把手121。侧把手121是在与主体 部103长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把手,呈长条状,安装在作业工具的工具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工具主体上的把手主体部,长条状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在其外表面具有供作业者用手把持的手握区域,所述手柄部在从长轴方向上的所述手握区域的中央区域至长轴方向上的远离所述工具主体的一侧的端部之间,经弹性构件安装在所述把手主体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龟谷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