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全向车用悬架的轮毂驱动及刹车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悬架,确切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全向车用悬架的轮毂驱动及刹车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球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势头很猛,伴随着的就是对新型城市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不管是公共或个人、载人或载物、人工或智能,被需求的新车都需要全新的技术,才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目的。而全向车用悬架的诞生,正是基于对城市全新车辆的创新思考。传统车悬架和全向车悬架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转向方式:传统车悬架通常是通过传统的转向系统(如转向节或转向机构)进行转向,而全向车悬架则通过与轮子上单独的转向电机连接实现转向。2.转弯半径:传统车的转弯半径较大,而全向车悬架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精确旋转,转弯半径更小,更适合在狭小的空间操作。3.可操作性:传统车悬架通常只能以前进和后退的方式移动,而全向车悬架则可以进行任何方向的移动,非常灵活。4.车轮支持:传统车的悬架通常由单一的车轮支持,而全向车悬架则需要同时支持多个方向上的车轮旋转。5.性能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全向车用悬架的轮毂驱动及刹车组件;包括前叉(210)、轴管(211),驱动机构(3)、密封机构(4)、刹车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210)的顶端安装在转向盘安装板(209)下方,前叉(210)的底端连接轴管(211),轴管(211)的一端与前叉(210)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3)设置有驱动电机(301)、立式传动轴(308)、圆锥齿轮一(310);所述的密封机构(4)设置有防护壳罩;所述的刹车机构(5)设有毂式制动器(501)、耐磨衬套(502)、轮胎安装鼓(503);所述的轴管(211)连接设置轮毂、圆锥齿轮二(311);前叉(210)的内则设有竖向设置的立式传动轴(308),立式传动轴(308)的顶端由驱动电机(301)驱动,立式传动轴(308)的底端设置有圆锥齿轮一(310);圆锥齿轮一(310)与圆锥齿轮二(311)相互啮合,圆锥齿轮一(310)与圆锥齿轮二(311)啮合处设置有防护壳罩;所述的圆锥齿轮二(311)的侧面设有容纳腔(3111),容纳腔(3111)用于连接设置刹车机构(5)的耐磨衬套(502)、毂式制动器(501);轴管(211)的一侧连接圆锥齿轮二(311),轴管(2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乐玉,郭洪强,皇甫忠正,孟庆猛,孙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