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19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涵管,包括涵管本体,所述涵管本体的上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的底部支撑,所述底部支撑延伸出涵管本体的第一端,所述底部支撑上沿涵管本体径向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涵管本体外沿其径向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到所述第二端的距离。在对接第一涵管和第二涵管时,第二涵管的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相对,并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匹配,第一涵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触,进而保证两根涵管对齐,且在此过程中,由于仅仅需要将第二涵管在竖直方向进行放置过程中即可实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匹配,便于两根涵管的对接、对齐。对齐。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涵管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管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涵管。

技术介绍

[0002]涵管指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俗称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围堰堤坝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作输水管道。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
[0003]在铺设涵管过程中一根涵管往往不能满足施工长度要求,需要将涵管进行对接,在对接过程中需要将相邻的两根涵管对齐使其连通,一方面施工过程中比较难保证涵管之间完全对齐,且施工效率相对较低。
[0004]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4530518U2、名称为“一种便于对接的混凝土涵管”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中在涵管一端设置台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内台阶推至外台阶内,由于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将涵管水平移动,虽然可以保证两涵管对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涵管。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涵管,包括涵管本体,所述涵管本体上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的底部支撑,所述底部支撑延伸出涵管本体的第一端,所述底部支撑上沿涵管本体径向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涵管本体外沿其径向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到所述第二端的距离。当两根涵管对接时,首先将一根涵管(定义为第一涵管)放置在挖好的通道中,然后,将另一根涵管(定义为第二涵管)放置在通道中,在此过程中,第二涵管的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相对,并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匹配,第一涵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触,进而保证两根涵管对齐,且在此过程中,由于仅仅需要将第二涵管在竖直方向进行放置过程中即可实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匹配,便于两根涵管的对接。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一个结构为槽,另一个结构为与槽匹配的卡接凸起。
[0008]可选的,所述底部支撑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开设在所述延伸支撑上的环槽。
[0009]可选的,所述底部支撑的内径等于所述涵管本体的外径。
[0010]优选的,所述涵管本体上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所述涵管本体外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第四限位部,当一根涵管本体的第一端和另一根涵管本体的第二端面接触时,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相对,进而保证两根对接的涵管同轴且为面接触,进一步增大对接精度。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部为第一定位槽,所述第四限位部为第二定位通孔,第二定
位通孔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并连通形成卡接槽,还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在所述卡接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件位沿所述涵管本体轴线方向的中线、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涵管本体轴线方向的中线和所述涵管本体的轴线在一个面内。
[0013]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的底部具有水平支撑面。
[0014]优选的,为了保证该涵管放置在预埋通道中时其轴线为水平的,涵管本体的外部还设有辅助支撑,辅助支撑的底面为水平面并与水平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该辅助支撑位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
[0015]本技术中,所提出的混凝土涵管,通过沿涵管本体径向设置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设置,便于两根涵管的对接,当两根涵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触时,一根涵管的第一定位部和另一根涵管的第二定位部匹配,进而保证两根涵管对齐,且由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沿涵管本体的径向设置,在涵管安装过程中仅仅需要将涵管竖直方向放置过程中即可实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匹配,便于涵管的安装、对齐。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左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右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两根涵管对接后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图5剖视图。
[0023]图中:1、涵管本体;10、底部支撑;100、水平支撑面;11、第一定位部;12、第二定位部;13、辅助支撑;2、定位件;20、第四限位部;3、第三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6所示的一种混凝土涵管,包括涵管本体1,涵管本体1的一端面为第一端,涵管本体1的另一端面为第二端,涵管本体1上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的底部支撑10,底部支撑10延伸出涵管本体1的第一端,底部支撑10上沿涵管本体1径向设有第一定位部11,涵管本体1上设有第二定位部12,第一定位部11到第一端的距离等于第二定位部12到第二端的距离。
[0027]在放置涵管时,与现有技术相同在地面上预埋通道,该预埋通道为矩形通道,底面为水平面,当两根涵管对接时,首先将一根涵管(定义为第一涵管)放置在挖好的通道中,然
后,将另一根涵管(定义为第二涵管)放置在通道中,在此过程中,第二涵管的第二定位部12与第一定位部11相对,并使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匹配,第一涵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触,进而保证两根涵管对齐,且在此过程中,由于仅仅需要将第二涵管在竖直方向进行放置过程中即可实现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的匹配,便于两根涵管的对接,在对接过程中,可以在预埋通道的底部先铺设一层土,便于按压第一涵管和第二涵管,尽量保证第一涵管和第二涵管的轴线在水平面上。
[002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定位部11为槽结构,第二定位部12为卡接凸起结构,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定位部11设置为卡接凸起结构,第二定位部12为槽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的结构特征的设置不影响涵管本体1的强度,相反通过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的结构设置增大了涵管本体1的强度。
[0029]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底部支撑10为弧形,具体的,底部支撑10为半环形,且第一定位部11为开设在延伸支撑上的环槽,第二定位部12为设置在涵管本体1外壁的半环形的凸起。
[0030]优选的,底部支撑10的内径等于涵管本体1的外径,进一步便于两根涵管的对接。
[0031]优选的,底部支撑10的底部具有水平支撑面100,进而便于该涵管的安装。
[0032]优选的,为了保证该涵管放置在预埋通道中时其轴线为水平的,涵管本体1的外部还设有辅助支撑13,辅助支撑13的底面为水平面并与水平支撑面100在同一平面内,该辅助支撑13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涵管,包括涵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涵管本体(1)上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的底部支撑(10),所述底部支撑(10)延伸出涵管本体(1)的第一端,所述底部支撑(10)上沿涵管本体(1)径向设有第一定位部(11),所述涵管本体(1)上设有第二定位部(12),所述第一定位部(11)到所述第一端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定位部(12)到第二端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2)中一个结构为槽,另一个结构为与槽匹配的卡接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10)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定位部(11)为开设在所述延伸支撑上的环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10)的内径等于所述涵管本体(1)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涵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莲赵波潘志祥潘中正李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无为县旭日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