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18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外箱体、内箱体、分隔部、鼓风件、边置箱体;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内部;分隔部顶部与内箱体内顶面相连接,其底部与内箱体的内底面相连接,以使得内箱体分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所述分隔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以使得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横向相通;鼓风件设置在内箱体侧面,以使得空气在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之间循环流动;边置箱体设置在外箱体一侧,其内部形成控制室,所述鼓风件延伸至控制室内;本申请侧向进出风,空气在分隔部后侧绕行,合理布局试验箱内空间。合理布局试验箱内空间。合理布局试验箱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模拟试验箱,尤其是一种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模拟试验箱是一种环境试验用具,模拟零件使用环境的温湿度,因此需要试验箱内空气循环流动;所以,环境模拟试验箱需要合理的布置试验箱内的各部件的位置,才能使得空气循环更流畅、空气温度更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侧向进出风,空气在分隔部后侧绕行,无需布置内箱体上方部件和空间,有利于降低整个试验箱的高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外箱体,还包括
[0005]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内部;
[0006]分隔部,其顶部与内箱体内顶面相连接,其底部与内箱体的内底面相连接,以使得内箱体分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所述分隔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以使得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横向相通;
[0007]鼓风件,设置在内箱体侧面,以使得空气在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之间循环流动;
[0008]边置箱体,设置在外箱体一侧,其内部形成控制室,所述鼓风件延伸至控制室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鼓风件包括
[0010]驱动电机,设置在控制室内;
[0011]驱动轴,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其一端延伸至外部空间;
[0012]扇叶,连接于驱动轴的一端,并与进气通道相对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靠近扇叶的侧面上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正对进气通道,以使得聚集在筒体内的空气在扇叶的转动下进入内部空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包括后隔板、侧隔板和前隔板;
[0015]所述后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侧隔板,所述侧隔板的另一端连接前隔板,所述前隔板的另一端连接于内箱体。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隔板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和/或所述出气通道为孔。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上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关闭时内部空间呈封闭状态,所述箱门打开时内部空间呈敞开状态。
[0019]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承托待测试产品。
[0020]进一步地,所述外部空间内设置有加热管。
[0021]进一步地,所述内箱体上设置有换气阀,所述换气阀的一端与内部空间相连通,所
述换气阀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箱体之外。
[0022]本技术的优点:
[0023]布局了内箱体、分隔部、鼓风件和边置箱体的位置之后,实现内部空间的侧向进出风,空气在分隔部后侧绕行,可以省略内箱体上方部件的布置、降低整个试验箱的高度;
[0024]加热管位于空气循环的必经之路且处于进出气通道的中间处,空气加热均匀性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去掉箱门的第一视角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去掉箱门的第二视角图。
[0029]图中:100

外箱体,200

内箱体,210

内部空间,220

外部空间,300

分隔部,310

后隔板,320

侧隔板,330

前隔板,340

筒体,350

支架,400

鼓风件,410

驱动电机,420

驱动轴,430

扇叶,500

边置箱体,510

控制室,600

箱门,700

加热管,800

换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外箱体100、内箱体200、分隔部300、鼓风件400、边置箱体500;内箱体200设置在外箱体100内部;分隔部300顶部与内箱体200内顶面相连接,其底部与内箱体200的内底面相连接,以使得内箱体200分成内部空间210和外部空间220,所述分隔部3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以使得内部空间210和外部空间220横向相通;鼓风件400设置在内箱体200侧面,以使得空气在外部空间220和内部空间210之间循环流动;边置箱体500设置在外箱体100一侧,其内部形成控制室510,所述鼓风件400延伸至控制室510内。
[0032]在本申请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分隔部300的分隔下,空气从分隔部300一侧的进气通道进入内部空间210,、从分隔部300另一侧的出气通道进入外部空间220,在外部空间220中流动的空气在内箱体200的背部而非上方绕行,从而改善试验箱的布局,省略试验箱高度上的空间,降低试验箱的整体高度。
[003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边置箱体500位于外箱体100的右侧面上,鼓风件400也在分隔部300的右侧,分隔部300右侧进气左侧出气;而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边置箱体500的位置在外箱体100左侧面,鼓风件400在分隔部300的左侧,分隔部300左侧进气右侧出气。
[003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边置箱体500用于收纳控制器(图未示),通过控制器对试验箱内各电器元件进行智能化控制,还可以在边置箱体500侧面嵌入操作面板,对试验箱内的温湿度或零件状态直接观察。
[0035]在本申请中,所述鼓风件400包括驱动电机410、驱动轴420、扇叶430;驱动电机410
设置在控制室410内;驱动轴420连接于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其一端延伸至外部空间220;扇叶430连接于驱动轴420的一端,并与进气通道相对应。
[003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鼓风件400位于分隔部300的右侧,驱动电机410隐藏在控制室510内部,直接利用控制室原有的空间,不再增加试验箱的整体宽度,进一步减小试验箱的体积;当驱动电机410工作时,扇叶430随驱动轴420同步转动,将外部空间220内的空气穿过进气通道吹入内部空间210,从而实现空气的内部循环。
[0037]在本申请中,所述分隔部300靠近扇叶430的侧面上设置有筒体340,所述筒体340正对进气通道,以使得聚集在筒体340内的空气在扇叶430的转动下进入内部空间210。
[003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外箱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箱体(200),设置在外箱体(100)内部;分隔部(300),其顶部与内箱体(200)内顶面相连接,其底部与内箱体(200)的内底面相连接,以使得内箱体(200)分成内部空间(210)和外部空间(220),所述分隔部(3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以使得内部空间(210)和外部空间(220)横向相通;鼓风件(400),设置在内箱体(200)侧面,以使得空气在外部空间(220)和内部空间(210)之间循环流动;边置箱体(500),设置在外箱体(100)一侧,其内部形成控制室(510),所述鼓风件(400)延伸至控制室(5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件(400)包括驱动电机(410),设置在控制室(410)内;驱动轴(420),连接于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其一端延伸至外部空间(220);扇叶(430),连接于驱动轴(420)的一端,并与进气通道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300)靠近扇叶(430)的侧面上设置有筒体(340),所述筒体(340)正对进气通道,以使得聚集在筒体(340)内的空气在扇叶(430)的转动下进入内部空间(2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进出风式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300)包括后隔板(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华马艺航
申请(专利权)人:优益速环境仪器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