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91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与进液管路连通的预热腔、对预热腔加热的第一加热体和设于预热腔内并覆盖第一加热体的导热板,导热板包括向预热腔凸出并包覆第一加热体的第一导热壳,第一导热壳和液体引流板之间形成沿第一加热体延伸的预热流道。采用本技术方案使液体引流板和第一导热壳合围形成预热流道,引导液体沿覆盖第一加热体的第一导热壳流动,使液体与第一加热体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使液体在预热腔内流动时被充分预热。分预热。分预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
,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居住环境整洁健康,利用蒸汽替代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液对生活居住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受到消费者青睐。目前,市面上具有许多蒸汽清洁设备,如蒸汽洗地机、蒸汽拖把、蒸汽扫地机等。在设备的液体流道上设置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但是为方便用户灵活操作清洁设备通常采用装配可充电电池的无线形式,受整机重量影响,可充电电池容量有限。产生蒸汽的过程中,需要能量较多,影响清洁设备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
[0004]安装于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与进液管路连通的预热腔、对预热腔加热的第一加热体和设于预热腔内并覆盖第一加热体的导热板,导热板包括向预热腔凸出并包覆第一加热体的第一导热壳,第一导热壳和液体引流板之间形成沿第一加热体延伸的预热流道。
[0005]进一步的,导热板设于预热腔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导热壳高度小于预热腔高度。
[0006]进一步的,液体引流板设于第一导热壳形成的凹槽内。
[0007]进一步的,第一导热壳为“S”形,预热腔内至少设有两个分别位于预热腔不同侧的引流板,且两个液体引流板在预热腔宽度方向互补设置。
[0008]进一步的,第一导热壳沿预热腔宽度方向延伸的直段部,液体引流板与直段部平行。
[0009]进一步的,直段部靠近所述预热腔侧壁设置,且直段部和预热腔侧壁之间设有平台面。
[0010]进一步的,预热腔还包括与进液管路连通的入水口和设于预热腔壳体上的入水段,入水段设于预热腔壳体上且与第一导热壳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的,预热腔内还设有供液体流出的进液口,进液口设于液体引流板和第一导热壳之间。
[0012]进一步的,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与预热腔连通且设于预热腔下游的汽化腔,汽化腔和预热腔分别位于导热板的两面,第一加热体同时加热预热腔和汽化腔。
[0013]进一步的,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设有第二加热体的蒸汽加热腔,蒸汽加热腔设于汽化腔下游,以对经汽化腔汽化的蒸汽二次加热。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液体引流板和第一导热壳之间形成预热流道,引导液体沿覆盖第一加热体的第一导热壳流动,使液体与第一加热体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使液体在预热腔内流动时
被充分预热。
[0016]2、第一导热壳高度小于预热腔高度,当预热腔内液体较多时液体可以全面包裹第一导热壳,增大液体与第一导热壳的接触面积,提升热交换效率,充分利用热能。
[0017]3、第一导热壳包覆盖第一加热体为“S”与液体引流板形成大致为“S”的液体流道,在长度一定的蒸汽发生装置内,延长第一加热体的体积,延长液体流动路径,适当延长液体与第一导热壳接触的时间,使液体与第一加热体充分进行热交换,减少热能损失,延长整机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一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中预热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一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中汽化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中汽化腔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实施例一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9为实施例一中另一种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中蒸汽加热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中蒸汽加热腔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实施例一蒸汽发生装置中另一种蒸汽加热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

机身,200

地刷,300

蒸汽发生装置,10

蒸汽发生腔,20

蒸汽加热腔,101

预热腔,102

汽化腔,1

第一加热体,2

第二加热体,3

进汽口,4

出汽口,5

顶盖,6

底盖,7

导热板,71

第一导热壳,72

第二导热壳,73

平台部,8

入水管,81

连接口,82

连接段,83

入水口,84

入水段,9

进液口,11

液体引流板,12

第一引流板,13

第二引流板,14

预热流道,15

直段部,16

弧形段,30

隔板,21

第一侧壁,22

第二侧壁,23

第三侧壁,24

第四侧壁,25

第一直段部,26

第二直段部,27

汽化腔弧形部,36

液体导流板,37

液体流道,38

蒸汽流道,39

平台面,261

第一分流板,262

横向分流板,263

纵向引流板,264

第二分流板,2641

引流段,265

第一汇流处,266

侧边引流壁,267

聚合板,2671

延伸段,268

第二汇流处,269

第四分流板,279

滞留槽,270,

气液分离板,31

定位柱,32

收缩段,321

收缩段侧壁,322

第一收缩段侧壁,323

第二收缩段侧壁,324

固定部,33

进汽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与进液管路连通的预热腔、对预热腔加热的第一加热体和设于预热腔内并覆盖第一加热体的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包括向预热腔凸出并包覆第一加热体的第一导热壳,所述第一导热壳和液体引流板之间形成沿第一加热体延伸的预热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于预热腔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导热壳高度小于预热腔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引流板设于所述第一导热壳形成的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壳为“S”形,所述预热腔内至少设有两个分别位于预热腔不同侧的液体引流板,且所述两个液体引流板在预热腔宽度方向互补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壳沿预热腔宽度方向延伸的直段部,所述液体引流板与直段部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刘远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