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62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7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和电池,该电池壳体包括外壳、极柱和环形连接组件,极柱穿设于外壳端部开设的通孔内,且极柱上设置于外壳的外部的第一端能够与环形连接组件中靠近极柱的外周设置的第二环形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环形连接件与外壳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环形连接件与第二环形连接件通过环形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以使极柱与外壳通过环形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从而在保证极柱与外壳之间绝缘的情况下,使极柱通过环形连接组件与外壳固定连接,提高了极柱与外壳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电池壳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电池的使用稳定性。池壳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电池的使用稳定性。池壳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电池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壳体和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电池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对于新能源电池的容量和使用新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圆柱形锂电池相对于铅酸电池能够获得更大的电池容量。
[0003]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锂电池只要别包括外壳、电芯、极柱等结构,电芯设置于壳体内,极柱通过集流盘与电芯焊接,极柱上露出在壳体外部的部分与壳体的外表面通过一个设置于极柱上的膨胀件进行连接,使用时,膨胀件的外边缘与壳体抵接,从而将极柱与壳体连接。
[0004]然而,上述相关技术中的壳体与极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影响电池壳体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和电池,用于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外壳与极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影响电池壳体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极柱和环形连接组件;所述外壳的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极柱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环形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连接件、第二环形连接件和环形绝缘连接件,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靠近所述极柱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与所述外壳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与所述极柱的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极柱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环形连接组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凸缘;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环形绝缘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凸缘沿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径向朝远离所述极柱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朝向所述外壳的表面与所述外壳的端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凸缘沿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径向朝所述极柱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环形绝缘连接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三凸缘;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环形绝缘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凸缘沿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径向朝向所述极柱延伸;所述极柱的所述第一端为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三凸缘朝向所述外壳的表面与阶梯型结构的所述极柱的阶梯面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原毛棉来余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蓝鹏瑞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