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27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其涉及切粒系统分离装置领域,其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罩壳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沿水流动方向布置,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罩壳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水流引导机构,所述水流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水与颗粒朝着所述过滤机构流动。本申请具有有效避免粒子在过滤机构上的滞留,从而提高粒子的脱水效率的效果。提高粒子的脱水效率的效果。提高粒子的脱水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切粒系统分离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下切粒系统是模面热切的一种特殊造粒方式,可完美地切割加工各种粒径的多种材料,从热熔胶状物和热塑性橡胶材料到聚酯材料,以及尼龙和其它的热熔塑料。特别适用于加工TPE、TPU、PA、PET、ABS、PP、PVC、蜡质物料、胶质物料、玻璃填充物料、碳纤维、填充改性物料等,在对颗粒进行收集时,需要将颗粒与水进行分离。
[0003]目前,国内水下切粒系统中是具有粒水分离装置的,普通应用于小型水下切粒系统,而且结构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仅为一个设置在水流通道中的筛网,结构简单,颗粒排出速度慢,在大产量水下切粒系统中使用时,大量的颗粒滞留在筛网上,影响装置的脱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滞留在筛网上的颗粒降低颗粒脱水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罩壳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沿水流动方向布置,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罩壳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水流引导机构,所述水流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水与颗粒朝着所述过滤机构流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粒子与水进行分离时,先将过滤机构与水流引导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罩壳内,然后粒子与水从进料口进入罩壳内,粒子与水在水流引导机构的引导下冲击过滤机构,实现粒水分离,通过水流的冲击有效避免粒子在过滤机构上的滞留,从而提高粒子的脱水效率。
[000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罩壳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环片;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若干个环形直筛网,若干个所述环形直筛网沿水流方向布置,所述支撑环片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直筛网,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直筛网均与所述支撑板抵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环形直筛网进行安装时,将支撑环片插入相邻的两个环形直筛网中,并使环形直筛网抵接在支撑板上,然后通过支撑板、支撑杆与罩壳连接,从而实现对环形直筛网在罩壳内的安装,通过环形直筛网实现粒水的分离,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环形直筛网的数量来增大过滤面积,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减小了环形直筛网的空间占用。
[000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支撑板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每个所述固定环上均设有切口,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插入所述切口两侧的所述固定环并与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与支撑杆连接安装时,先将一个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杆上,然后将支撑杆穿过支撑板,随后将另外一个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杆上,然后旋拧固定螺钉使得固定环与支撑杆固定,两个固定环挤压支撑板,完成支撑板与支撑杆的安装。
[00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流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筛网内的支撑筒、侧壁导向帽,所述支撑筒与所述环形直筛网之间形成流动通道,所述侧壁导向帽沿所述支撑筒周向设置,所述侧壁导向帽到所述环形直筛网之间的距离由所述侧壁导向帽靠近所述进料口一侧到远离所述进料口一侧逐渐增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与粒子从进料口流入时,水与粒子沿着流动通道流通,并在侧壁导向帽的导向下,使得水与粒子朝着环形直筛网流动,并冲击环形直筛网,水通过环形直筛网进入罩壳内,粒子继续顺着流动通道流动,从而实现粒水的分离,并通过在支撑筒上设置不同数量的侧壁导向帽,能够调节粒水分离装置的过滤效率,从而适应不同产量、不同流量的切粒机的粒水分离要求。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水流引导机构还包括顶部导向帽,所述顶部导向帽倾斜角度与所述侧壁导向帽相同,所述顶部导向帽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支撑筒之间,所述顶部导向帽上设有承料台。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与粒子从进料口流进时,水流冲击顶部导向帽并沿着顶部导向帽朝着环形直筛网流动,承料台对水流动产生阻力,减小水流的流动速度,增大粒水与环形直筛网的接触时间,提高粒水分离效果。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变径筛网,所述支撑环片插入所述变径筛网,所述变径筛网的直径由靠近所述进料口一侧朝着远离所述进料口一侧逐渐减小。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与粒子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变径筛网,由于变径筛网倾斜设置,水与粒子能够沿着变径筛网滑动,增大水与粒子的筛分时间,提高粒水分离效果。
[00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直筛网上设有开口,所述环形直筛网的两端均弯折形成折边,两个所述折边位于开口的两侧,两个所述折边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所述折边搭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环形直筛网进行安装时,先将环形直筛网套在支撑环片上,由于环形直筛网上设有开口,使得环形直筛网能够向两侧拉伸,然后将两个折边对齐,并通过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使得环形直筛网与支撑环片抵触,从而在提高环形直筛网安装便利性的同时,提高环形直筛网安装的稳定性。
[00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直筛网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所述罩壳的底壁,所述罩壳的底壁上设有排水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过后的粒子从出料管排出,分离后的水从排水管排出罩壳,从而实现对粒子与水的分别排出。
[00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料口侧壁上设有两个交叉设置的导料板,两个所述导料板垂直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导料板的垂直设置,导料板将进料口分为四个相同的区域,从而提高水与粒子流到顶部导向帽的均匀性。
[00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罩壳上设有操作口,所述罩壳上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操作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罩壳通过合页转动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罩壳通过锁扣固定。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罩壳内的粒水分离出现异常时,通过拉动锁扣,使得盖板与罩壳解除固定,然后转动盖板使得操作口打开,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口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提高异常状况处理的便利性。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对粒水进行分离时,过滤机构与水流引导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安装在罩壳内,将水与粒子从进料口进入,然后水与粒子在水流引导机构的引导向朝着过滤机构流动并冲击过滤机构,实现粒水分离,通过水流的冲击有效避免粒子在过滤机构上的滞留,从而提高粒子的脱水效率;2.在对环形直筛网安装时,先将支撑板安装到支撑杆上,然后将相邻两个环形直筛网套在支撑环片上,并使得环形直筛网与支撑板抵接,环形直筛网的过滤面积可以由过滤机构的高度决定,因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设置较大的过滤面积,在提高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1),所述罩壳(1)上设有进料口(12),所述罩壳(1)内设有过滤机构(2),所述过滤机构(2)沿水流动方向布置,所述过滤机构(2)与所述罩壳(1)通过支撑机构(4)连接,所述支撑机构(4)上设有水流引导机构(3),所述水流引导机构(3)用于引导水与颗粒朝着所述过滤机构(2)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设置在罩壳(1)内的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上设有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板(43)上设有支撑环片(47);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若干个环形直筛网(21),若干个所述环形直筛网(21)沿水流方向布置,所述支撑环片(47)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直筛网(21),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直筛网(21)均与所述支撑板(43)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1)贯穿所述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杆(41)上套设有两个固定环(44),所述支撑板(43)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环(44)之间,每个所述固定环(44)上均设有切口(45),所述固定环(44)上设有固定螺钉(46),所述固定螺钉(46)插入所述切口(45)两侧的所述固定环(44)并与所述固定环(44)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产量切粒系统粒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引导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直筛网(21)内的支撑筒(31)、侧壁导向帽(32),所述支撑筒(31)与所述环形直筛网(21)之间形成流动通道(34),所述侧壁导向帽(32)沿所述支撑筒(31)周向设置,所述侧壁导向帽(32)到所述环形直筛网(21)之间的距离由所述侧壁导向帽(32)靠近所述进料口(12)一侧到远离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张新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