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的自扩张医疗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326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的自扩张医疗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部分和可以连接到推动器的连接部分。工作部分在压缩构型的直径和扩张构型的直径之间且包括压缩构型的直径和扩张构型的直径的每个直径处提供向外径向力,并且包括单元的多个冠部,所述单元包括由两个近侧单元支柱、两个远侧单元支柱和两个中间单元支柱界定的开口区域。每个近侧单元支柱从公共近端向远侧延伸至两个中间单元支柱中相应一个的近端。每个远侧单元支柱从公共远端向近侧延伸至两个中间单元支柱中相应一个的远端。每个中间单元支柱比其延伸至的远侧单元支柱和近侧单元支柱更具柔韧性。柱更具柔韧性。柱更具柔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的自扩张医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的自扩张医疗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造和使用这种设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将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插入患者体内,以收缩的递送构型推进至体内的扩张部位,并扩张至展开构型,以在扩张部位进行治疗、测量或其它干预。许多这种设备是自扩张的,因此当去除约束力时,它们可以扩张至它们的展开构型。
[0003]多种自扩张医疗设备可被压缩成递送构型并放置在导管(例如,导向导管、微导管、递送导管等)内部,并且携带压缩设备的导管可以通过入口部位插入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被推进至干预或测量的期望部位。导管相对于被压缩的设备的相对运动可以将该设备放置在导管外部,然后该设备可以在该部位自扩张。这种血管内递送的自扩张设备的实例包括抽吸漏斗、支架和凝块活动器。
[0004]在一些情况下,自扩张医疗设备在插入患者脉管系统的入口部位之前被压缩并装载到递送导管的远端,并且递送导管和压缩的设备一起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设备的扩张部位。在一些情况下,在导管推进的过程中,压缩设备可以在递送导管内向近侧撤回一段距离,以使递送导管的远离压缩设备的部分更具柔韧性,从而例如使导管能够通过曲折的脉管系统。此后,压缩的设备被推进至递送导管的远端和/或递送导管在近端被收回,使得压缩的设备可以出现并在扩张部位自扩张。由压缩的自扩张设备施加在导管内壁上的径向向外的力需要比非自扩张设备所需的更大的推进和缩回力。
[0005]在其他情况下,导管或护套可以在没有自扩张医疗设备的情况下推进至干预或测量的部位,并且该设备可以随后插入导管的近侧部分并通过导管推进至干预或测量的部位。同样,该设备抵靠导管内壁的径向向外的力需要比非自扩张设备所需的更大的推进力。
[0006]如上所述,压缩的自扩张医疗设备可能必须被推进通过曲折的脉管系统(例如颈动脉虹吸管)以到达设备的扩张部位。在一些情况下,该设备可以与其中装载了压缩设备的递送导管一起被推进通过曲折的脉管系统。在其他情况下,该设备可以在固定的递送导管内被推进通过曲折的脉管系统。在任一种情况下,压缩设备或压缩设备和递送导管的组合应该足够柔韧,以便能够以最小的推进力推进通过曲折的脉管系统。
[0007]为了使血管进入部位的切口尽可能小,压缩的自扩张医疗设备及其递送导管应该尽可能小。一旦到达扩张部位,该设备必须从其压缩递送构型扩张至其所需的尺寸和形状。此外,一些自扩张医疗设备(例如凝块活动器和抽吸漏斗)在扩张部位自扩张时必须能够施加足够的径向向外的力。脉管系统内的扩张部位的直径可能不同;因此,自扩张医疗设备必须能够在该直径范围内的每个直径上提供足够的径向向外的力。
[0008]现有技术描述了多种血管内递送的自扩张医疗设备。
[0009]例如,WO 03/075793描述了血管内递送的自扩张凝块取出器。大致管状的笼状物
具有支柱框架,当径向不受约束时,支柱框架被偏压以向外扩张。笼状物的框架可以由金属丝段形成,或者可以由导管激光切割而成。被压缩的笼状物被推进至微导管内期望的扩张部位。从笼状物向近侧延伸的轴和微导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允许笼状物从微导管的远端出现并自扩张。该专利没有公开由处于其压缩和扩张构型的笼状物施加的径向向外力,也没有描述增强笼状物的柔韧性同时保持笼状物在微导管内被压缩时通过曲折脉管系统的能力以及在其压缩和扩张构型中施加期望的径向向外力的结构。
[0010]US2017/0020555描述了血管内递送的再灌注设备,其具有自扩张以压缩和溶解血管内血栓的支架。支架在微导管内以其压缩构型递送至血栓部位。当支架和微导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支架从微导管中露出时,支架自扩张。支架近端的推动器可以促进这种相对运动。该专利公开了由激光切割导管形成的多种支架模式,包括一些具有增强柔韧性的特征的模式。它还讨论了在扩张直径的范围内(对应于不同的血管直径)提供基本恒定的径向向外力的一般概念,但是没有描述支架结构的哪些方面,或者公开的模式中的哪些提供了期望的径向力特性。
[0011]US 9,700,331描述了用于捕获和去除栓塞阻塞物的自扩张血管治疗设备。该专利公开了用于可扩张构件的多个单元模式。例如,它描述了曲线单元模式,该模式在递送通过曲折的血管解剖结构的过程中增强了压缩的可扩张元件的柔韧性。它还一般性地讨论了扩张直径的期望范围和在该扩张直径范围内由可扩张构件施加的向外径向力。然而,该专利没有描述小格结构,该小格结构在可扩张构件处于压缩构型时增强可扩张构件的柔韧性,同时在其扩张直径范围内保持可扩张构件的期望向外径向特征。
[0012]WO 2019/05311描述了一种医疗设备,其可操作以响应于通过拉伸和/或缩回该设备而施加的应力来延伸和/或缩回突出物(例如,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设备是自扩张的,并且可以在血管内递送。该专利没有公开由处于其压缩和扩张构型的笼状物施加的径向向外力,也没有描述增强笼状物的柔韧性同时保持笼状物在微导管内被压缩时通过曲折脉管系统的能力以及在其压缩和扩张构型中施加期望的径向向外力的结构。
[0013]因此,需要新的和改进的自扩张医疗设备,其能够通行和推进通过脉管系统,具有适当的可推动性和柔韧性,在血管中的扩张部位扩张,施加适当的向外径向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由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限定。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实施方案。
[0015]根据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自扩张医疗设备,用于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尺寸的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所述自扩张医疗设备包括工作部分和从该工作部分的近端向近侧延伸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适于连接至推动器上,用于使该设备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扩张部位。工作部分包括压缩构型和扩张构型,扩张构型的直径大于压缩构型的直径,工作部分被构造成在压缩构型的直径和扩张构型的直径之间且包括压缩构型的直径和扩张构型的直径的每个直径处提供向外径向力,工作部分包括单元的多个冠部,每个单元包括由两个近侧单元支柱、两个远侧单元支柱和两个中间单元支柱界定的开口区域,每个近侧单元支柱从公共近端向远侧延伸至两个中间单元支柱中相应一个的近端,每个远侧单元支柱从公共远端向近侧延伸至两个中间单元支柱中相应一个的远端,每个冠部中的每个中间单元支柱与该冠部中的两个相邻单元接界(bordering),每个中间单元支柱适于
并构造成比它延伸至的远侧单元支柱和近侧单元支柱更柔韧。
[0016]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尺寸的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的自扩张医疗设备,其包括含有多个单元冠部的工作部分,每个单元包括由两个近侧单元支柱、两个远侧单元支柱和两个中间单元支柱界定的开口区域,与每个单元接界的中间单元支柱的宽度小于与该单元接界的远侧单元支柱的宽度,并且小于与该单元接界的近侧单元支柱的宽度,每个近侧单元支柱从公共近端向远侧延伸至两个中间单元支柱中相应一个的近端,每个远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血管中的扩张部位的自扩张医疗设备,包括:工作部分(101),其具有压缩构型和扩张构型,所述扩张构型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缩构型的直径,所述工作部分(101)被构造成在所述压缩构型的直径和所述扩张构型的直径之间且包括所述压缩构型的直径和所述扩张构型的直径的每个直径处提供向外的径向力,所述工作部分包括单元(111)的多个冠部(110),每个单元包括由两个近侧单元支柱(130)、两个远侧单元支柱(132)和两个中间单元支柱(112)界定的开口区域,每个近侧单元支柱(130)从公共近端(134)向远侧延伸至所述两个中间单元支柱(112)中相应一个的近端(135),每个远侧单元支柱(132)从公共远端(136)向近侧延伸至所述两个中间单元支柱(112)中相应一个的远端(133),每个冠部中的每个中间单元支柱(112)与所述冠部中的两个相邻单元(111)接界,每个中间单元支柱(112)适于并构造成比其延伸至的所述远侧单元支柱(132)和近侧单元支柱(130)更具柔韧性;和连接部分(103),其从所述工作部分(101)的近端向近侧延伸,所述连接部分(103)适于连接至推动器(200,300)上,用于将所述设备(1)通过脉管系统推进至所述扩张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工作部分(101)还包括位于所述工作部分(101)近端的锥形部分(102),所述锥形部分(102)包括多个锥形部分支柱和单元(111)的所述多个冠部(110)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冠部,所述锥形部分(102)在近端的扩张直径小于所述工作部分(101)的扩张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02)具有扩张构型,所述扩张构型限定了具有封闭结构的截头圆锥体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02)还包括单元冠部(150),每个单元包括由两个近侧单元支柱(130)和两个远侧单元支柱(132)界定的开口区域,在每个单元中,每个近侧单元支柱(130)从公共近端向远侧延伸至所述远侧单元支柱(132)的近端,每个远侧单元支柱(132)从其近端向远侧延伸至公共远端。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02)汇聚在所述连接部分(103)的远端。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工作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阿纳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