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47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包括导丝和血栓抽吸器,所述血栓抽吸器套设在导丝上,所述导丝的一端安装有手柄,所述导丝的另一端处外壁安装有血栓分离器,所述血栓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的网状球体,所述网状球体呈椭球状;所述网状球体由超弹记忆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所述网状球体超弹记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混合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丝上设置由记忆金属支撑的网状球体,在对血栓进行抽吸时,能够通过网状球体带动血栓向抽吸鞘管的抽吸口处移动,并将大块的血栓块分离破碎,以避免抽吸鞘管被血栓块堵塞。以避免抽吸鞘管被血栓块堵塞。以避免抽吸鞘管被血栓块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较大范围,具体是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如果血栓在人体血管中形成阻塞,中断血液流动,堵在冠状动脉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堵在脑动脉就会发生脑梗死,堵在肺动脉就会发生肺栓塞,堵在肢体动静脉就会发生肢体梗死,这些都是严重的疾病,甚至可危及生命。
[0003]对于血栓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管切开取栓术、血管内膜剥离术、导管溶栓术,切开取栓术和内膜剥离术,需要解剖分离并切开血管取栓,及切开后进行血管内膜剥离,手术创伤非常大。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革新,这一开放性手术方式逐步被微创介入腔内治疗取代,包括导管溶栓术、导管碎栓术、血栓抽吸术等。
[0004]其中血栓抽吸术常见的是采用薄壁大腔导管设计,通过负压抽吸泵进行血栓抽吸;单纯的导管抽吸,对于亚急性、附壁性或团块状的血栓,因为血栓的粘附性、不易分离性,会造成抽吸困难,甚至导管头端堵塞、导管塌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包括导丝和血栓抽吸器,所述血栓抽吸器套设在导丝上,所述导丝的一端安装有手柄,所述导丝的另一端处外壁安装有血栓分离器,所述血栓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的网状球体,所述网状球体呈椭球状。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状球体由超弹记忆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状球体超弹记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混合编织而成。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状球体由超弹记忆镍钛合金管激光雕刻后,经热处理工艺而成。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丝由远端引导软段和近端支撑段组成,且导丝由不锈钢丝绕不锈钢芯绕丝而成。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丝由镍钛合金中空管构成,所述镍钛合金中空管为海波管,所述海波管的远端加工有螺旋形槽,且海波管通过螺旋形槽的螺距渐变实现软硬过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在导丝上设置由记忆金属支撑的网状球体,在对血栓进行抽吸
时,能够通过网状球体带动血栓向抽吸鞘管的抽吸口处移动,并将大块的血栓块分离破碎,以避免抽吸鞘管被血栓块堵塞。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中实心金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中螺旋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导丝1、手柄2、抽吸鞘管3、尾座4、接头5、海波管6、网状球体7、实心金属体8、螺旋形槽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包括导丝1和血栓抽吸器,所述血栓抽吸器套设在导丝1上,具体的,血栓抽吸器包括套设在导丝1上的抽吸鞘管3和尾座4,抽吸鞘管3的一端与尾座4固定连接,且尾座4上通过软管连接有接头5,所述导丝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所述导丝1的另一端处外壁安装有血栓分离器,所述血栓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的网状球体7,所述网状球体7呈椭球状,且网状球体7的一端固定在导丝1上,网状球体7的另一端与导丝1滑动连接,所述血栓分离器还包括套设在导丝1上的实心金属体8。
[0021]所述网状球体7由超弹记忆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
[0022]所述网状球体7超弹记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混合编织而成。
[0023]所述网状球体7由超弹记忆镍钛合金管激光雕刻后,经热处理工艺而成。
[0024]所述导丝1由远端引导软段和近端支撑段组成,且导丝1由不锈钢丝绕不锈钢芯绕丝而成。
[0025]所述导丝1由镍钛合金中空管构成,所述镍钛合金中空管为海波管6,所述海波管6的远端加工有螺旋形槽9,且海波管6通过螺旋形槽9的螺距渐变实现软硬过渡。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7]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导丝1及抽吸鞘管3插入血管的血栓处并穿透血栓,之后向血管外抽动抽吸鞘管3,以使血栓分离器由抽吸鞘管3内脱出,并使血栓分离器与抽吸鞘管3的吸取端分别位于血栓的两侧后,当血栓分离器3的网状球体7脱离抽吸鞘管3后,会自动膨胀,以贴合血管内壁,此时向血管外拉动导丝1,并通过负压真空泵及抽吸鞘管3进行抽吸,导丝1在移动时,网状球体7会紧贴血管内壁移动,以带动血栓块向抽吸鞘管3的吸取口处移动,以对血栓进行吸取。
[0028]且网状球体7带动血栓块移动,能够对血栓块进行分割,从而避免较大的血栓块对抽吸鞘管3造成堵塞。
[00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血栓堵塞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1)和血栓抽吸器,所述导丝(1)由远端引导软段和近端支撑段组成,且导丝(1)由不锈钢丝绕不锈钢芯绕丝而成或由镍钛合金中空管构成,所述血栓抽吸器套设在导丝(1)上,所述导丝(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所述导丝(1)的另一端处外壁安装有血栓分离器,所述血栓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的网状球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生杨涛马云鹏蔡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心弘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