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裸电芯组件、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20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裸电芯组件、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极片组件,支撑件的外轮廓为柱体形状,支撑件设于极片组件的层间且支撑件的外侧面与极片组件接触,支撑件用于在膨胀前的极片组件的层间撑出位于部分支撑件表面与部分极片组件之间的间隙和为膨胀后的极片组件提供随形贴合面。在化成、容量时,极片在吸液膨胀、SCI膜增厚及嵌锂后层间距增大的共同作用下,极片组件增厚,受外壳的限制,极片组件与支撑件的外侧面贴合,并起到挤压极片组件的作用。由于支撑件主动构建的形变,应力将集中并释放于支撑件的外侧面上,从而避免极片组件其他区域出现打皱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裸电芯组件、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采用该支撑件的裸电芯组件、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升高,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能量密度,动力电芯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0003]能量密度是电池关键参数,它关系整车的续航能力,行业内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已能做到240

250Wh/kg。为了提高能量密度,一种方法是更改材料体系,即三元选择高镍材料,这种材料的克容量高,可以有效提高能量密度。然而高镍材料成本较高,且安全性较差。另一种方法是增大电池的卷芯尺寸,例如增大极片高度/长度等,具有代表性的为刀片电池,通过提高电池长度方向尺寸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对于常规的方形铝壳电池,提高电池长度方向尺寸也可以有效提高能量密度。
[0004]长电池的工艺难点在于长度方向上,由于极片厚度及结构强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局部厚度落差大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所述电芯包括极片组件,所述极片组件包括多层平直极片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柱体形状,所述支撑件设于极片组件的不同层平直极片区之间,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与极片组件接触,所述支撑件用于在膨胀前的极片组件中撑出位于部分支撑件表面与部分极片组件之间的间隙和为膨胀后的极片组件提供随形贴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存储电解液的储液腔;所述第一柱体配置为可在外力作用下破碎;所述第一柱体的端部的结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侧壁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一柱体的端部设有使其易碎的减薄结构或刻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内置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形成所述储液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组件的高度为a,沿所述极片组件的高度方向测量所述支撑件的尺寸为A,a与A满足如下条件:0.9a≤A≤1.1a;所述极片组件的长度为b,沿所述极片组件的长度方向测量所述支撑件的尺寸为B,b与B满足如下条件:0.01b≤B≤0.1b,所述支撑件一侧的多层平直极片区的总厚度为c,沿所述极片组件的厚度方向测量所述支撑件的尺寸为C,c与C满足如下条件:0.01c≤C≤0.1c;C与B的比值范围为0.1

0.5;所述支撑件的径向抗压强度为T1,T1满足如下条件:2000N≤T1≤3000N。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中与极片组件接触的区域为弧形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电芯的支撑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嘉成李欣月韩欣王发仁徐周张正淳王汭於洪将陈继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