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10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坯体由内坯和外坯构成双层结构,外坯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覆盖有金色肌理釉和岩浆流动釉,外坯的内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覆盖有金色肌理釉和黑金流动釉。岩浆流动釉和黑金流动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釉烧过程中向下流动,形成毫毛状纹理,且由于外坯外表面上下的岩浆流动釉厚度不同,经过釉烧融合后,上半部分形成金色毫状釉面效果、下半部分形成红色岩浆毫状效果,整体形似岩浆流动,并具有金红色渐变效果,独具美感,且从金色釉面到红色釉面逐渐变化,过渡自然;外坯内表面的黑金流动釉和外表面的岩浆流动釉向下流动过程中最后汇聚于外坯底部悬空处,由于釉料的堆积而形成垂釉珠,该垂釉珠具有闪光效果。该垂釉珠具有闪光效果。该垂釉珠具有闪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领域,具体的涉及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釉是施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层极薄的物质,它是根据坯体性能的要求,利用天然矿物原料及某些化工原料按比例配合,在高温作用下熔融而覆盖在坯体表面的富有光泽的玻璃质层。施釉的目的在于改善坯体的表面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产品的美感。一般陶瓷胎体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即使在坯体烧结良好、气孔率很低的情况下,由于胎体里晶相存在,表面仍粗糙无光,易粘污和吸湿,影响美观、卫生和使用性能。釉烧后,不透水、不透气、表面光滑致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产品性能。同时釉可以着色、析晶、乳浊、消光、变色、闪光等,又可增加产品艺术性,掩盖坯体的不良颜色。一般来说,在同一种陶瓷上是能实现单一釉面效果,如果要形成多种色彩搭配,只能在施釉的时候涂抹不同的釉面,但是烧成后不同釉面分解清晰,无法形成渐变的效果,因此,现有的施釉方式和釉面效果单一,有待提升,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包括坯体,所述坯体由内坯和外坯构成双层结构,所述外坯套设于内坯外部,所述内坯和外坯在顶部连接,所述内坯的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内腔,内坯底部设有圈足,内坯和外坯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外坯的底部高于内坯的圈足,所述外坯底部悬空;所述外坯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覆盖有金色肌理釉和岩浆流动釉,所述外坯的内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覆盖有金色肌理釉和黑金流动釉。
[0005]优选的,所述外坯底部悬挂有向下凸出的黑金闪光垂釉珠,所述黑金闪光垂釉珠由外坯的内表面的黑金流动釉和外表面的金色肌理釉和岩浆流动釉融合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金色肌理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钠长石15

25份、滑石粉8

10份、骨灰8

10份、石英6

8份、碳酸钙12

14份、氧化镁7

9份、高岭土10

12份、红色氧化铁8

10份、悬浮剂1

2份,所述悬浮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0007]优选的,所述岩浆流动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透长石15

18份、绿玻璃10

12份、硅砂8

12份、硼砂6

8份、碳酸钠6

8份、碳酸钙6

8份、碳酸钡4

6份、锌白4

6份、高岭土10

12份、草酸铜4

5份、烧氧化锡2

3份、抗絮凝剂2

3份。
[0008]优选的,所述黑金流动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金红石4

6份、氧化锰5

8份、二氧化铈4

6份、包膜合成云母3

4份、长石12

15份、石英10

14份、滑石11

13份、石灰石15

20份、氧化钛2

3份、牛骨灰5

7份、抗絮凝剂2

3份,所述包膜合成云母由人工合成云母外部包覆二氧化钛水合物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抗絮凝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钠10

12份、纯碱7

9份、水10

12份。
[0010]优选的,所述坯体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锂瓷土20

30份、锂长石20

30份、高岭土20

30份、石英10

15份、石灰石5

8份、滑石5

8份、氧化锌1

2份、碳酸钡2

4份。
[0011]根据上述的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2]步骤a、通过拉坯成型坯体,所述坯体由内坯和外坯构成双层结构,干燥后素烧;
[0013]步骤b、在外坯的内外表面、内坯的内外表面施加金色肌理釉,干燥;
[0014]步骤c、在外坯的外表面的金色肌理釉的下半部分上施加延阻剂,干燥;
[0015]步骤d、在外坯的外表面施加岩浆流动釉,干燥;
[0016]步骤e、在外坯的内表面施加黑金流动釉,干燥;
[0017]步骤f、入窑炉烧成,烧成过程中,金色肌理釉向下流动,且由于金色肌理釉的下半部分施加了延阻剂,因此岩浆流动釉在外坯的外表面上半部分的流动速度比上半部分快,外坯外表面的上半部分覆盖的岩浆流动釉的厚度较下半部分薄,且由于金色肌理釉向下流动过程形成毫状,外坯外表面上半部分形成金色毫状釉面、下半部分形成红色岩浆状釉面,制得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延阻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石英石粉10

12份、高岭土8

10份、白明胶5

6份、糖2

3份、水5

8份,石英石粉的粒径为80

100目。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窑炉烧成温度为1050

1080摄氏度。
[0020]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岩浆流动釉和黑金流动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釉烧过程中向下流动,形成毫毛状纹理,且由于外坯外表面上下的岩浆流动釉厚度不同,经过釉烧融合后,上半部分形成金色毫状釉面效果、下半部分形成红色岩浆毫状效果,整体形似岩浆流动,并具有金红色渐变效果,独具美感,且从金色釉面到红色釉面逐渐变化,过渡自然;外坯内表面的黑金流动釉和外表面的岩浆流动釉向下流动过程中最后汇聚于外坯底部悬空处,由于釉料的堆积而形成垂釉珠,该垂釉珠具有闪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包括坯体,坯体由内坯1和外坯2构成双层结构,外坯2套设于内坯1外部,内坯1和外坯2在顶部连接,内坯1的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内腔,内坯1底部设有圈足,内坯1和外坯2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所述坯体由内坯和外坯构成双层结构,所述外坯套设于内坯外部,所述内坯和外坯在顶部连接,所述内坯的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内腔,内坯底部设有圈足,内坯和外坯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外坯的底部高于内坯的圈足,所述外坯底部悬空;所述外坯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覆盖有金色肌理釉和岩浆流动釉,所述外坯的内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覆盖有金色肌理釉和黑金流动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坯底部悬挂有向下凸出的黑金闪光垂釉珠,所述黑金闪光垂釉珠由外坯的内表面的黑金流动釉和外表面的金色肌理釉和岩浆流动釉融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色肌理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钠长石15

25份、滑石粉8

10份、骨灰8

10份、石英6

8份、碳酸钙12

14份、氧化镁7

9份、高岭土10

12份、红色氧化铁8

10份、悬浮剂1

2份,所述悬浮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浆流动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透长石15

18份、绿玻璃10

12份、硅砂8

12份、硼砂6

8份、碳酸钠6

8份、碳酸钙6

8份、碳酸钡4

6份、锌白4

6份、高岭土10

12份、草酸铜4

5份、烧氧化锡2

3份、抗絮凝剂2

3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红渐变岩浆肌理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黑金流动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金红石4

6份、氧化锰5

8份、二氧化铈4

6份、包膜合成云母3

4份、长石12

15份、石英10

14份、滑石11

13份、石灰石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昊陈伟斌苏淑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华茂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