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斯芽孢杆菌B30、应用、筛选方法与菌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29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应用、筛选方法与菌剂、制备方法,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期为2023年2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593。本公开所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对北苍术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具有促进北苍术生长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北苍术生长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北苍术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莱斯芽孢杆菌B30、应用、筛选方法与菌剂、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应用、筛选方法与菌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北苍术,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以根茎入药。河北省承德为我国北苍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但是随着人工栽培面积扩大以及生产上种植年限增长,北苍术根腐病病害问题逐年增重,常引起北苍术根茎腐烂和大量死苗,严重影响北苍术品质。北苍术作为中药材这种特殊作物,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因此生物防治是防治北苍术根腐病的最佳手段。但目前对北苍术根腐病生物防治的相关研究较少,仍然没有采用生物防治代替北苍术种植过程中化学防治,解决北苍术农药残留问题的良好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应用、筛选方法与菌剂、制备方法。
[0004]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期为2023年2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593。
[0005]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菌剂,包括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和/或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代谢物。r/>[0006]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上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或上述菌剂,在防治北苍术根腐病方面的应用。
[0007]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筛选方法,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为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的生防菌,所述筛选方法包括:
[0008]S100:采集5~10cm深的根际土壤,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得到至少一种土壤菌;
[0009]S200:将所述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接种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用直径为7~9mm的无菌打孔器在所述PDA固体培养基的菌落上打出至少一个直径一致的菌饼;
[0010]S300:将步骤S100纯化后的至少一种土壤菌菌株分别接种于NB培养液中,得到至少一份菌液,将所述菌液分别涂布于N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培养,用直径为7~9mm的无菌打孔器在所述NA培养基平板的菌落上打出至少一个直径一致的菌饼;
[0011]S400:采用平板对峙法,确定一株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
[0012]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步骤S100中,所述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
包括:
[0013]称取9~11g土壤,装入盛有90~100mL无菌水的瓶中,将所述瓶摇床震荡20~30min,然后放入70~80℃的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0~12min后,静置5~10min,得到土壤菌悬液原液;对所述土壤菌悬液原液进行梯度稀释,制成10
‑1、10
‑2、10
‑3、10
‑4四种稀释度的土壤菌悬液;分别取四种稀释度的所述土壤菌悬液100μL涂布于NA培养基平板上,将所述NA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30℃恒温箱中培养3~4天,挑取所述NA培养基平板中的单菌落在新的N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接种,并纯化3~5次。
[0014]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步骤S400中,确定一株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之后,所述筛选方法还包括:
[0015]将所述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物学鉴定。
[0016]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形态学鉴定包括:
[0017]将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在N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所述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的菌落形态结构为圆形,边缘不整齐,有褶皱,表面湿润,且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
[0018]所述生物学鉴定包括:
[0019]通过DNA提取试剂盒进行所述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的DNA提取;采用细菌引物27F和1492R对所述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条带,在GenBank数据库中同源性对比,确定所述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
[0020]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21]S10:将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接种到无机盐培养液中,于第一预设条件下震荡培养12~24h,得到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液体发酵种子;
[0022]S20:按照所述液体发酵种子与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0.01~0.1的体积比例,将所述液体发酵种子在发酵器皿中接种,然后在第二预设条件下培养24~72h,得到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发酵液;
[0023]S30:将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发酵液以预设转速离心处理预设时长后,去除上清液,剩余沉淀物,按照所述沉淀物与缓冲液的预设体积比例,将所述沉淀物悬浮于所述缓冲液中,得到所述菌剂。
[0024]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温度为28~30℃,第一预设搅拌速度为200~250rpm/min;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温度为28~30℃,第二预设搅拌速度为200~250rpm/min。
[0025]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体积比例为1:50~1:100,所述缓冲液包括pH值为6.5~7.5的磷酸缓冲液,所述预设转速为8000~10000rpm/min,所述预设时长为10~12min。
[0026]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7]本公开所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对北苍术根腐病具
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0028]本公开所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具有促进北苍术生长的作用。
[0029]本公开所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克服了传统化学防治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并且其菌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30]保藏信息
[0031]本公开分离鉴定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其特征在于,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期为2023年2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593。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代谢物。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防治北苍术根腐病方面的应用。4.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为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的生防菌,所述筛选方法包括:S100:采集5~10cm深的根际土壤,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得到至少一种土壤菌;S200:将所述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接种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用直径为7~9mm的无菌打孔器在所述PDA固体培养基的菌落上打出至少一个直径一致的菌饼;S300:将步骤S100纯化后的至少一种土壤菌菌株分别接种于NB培养液中,得到至少一份菌液,将所述菌液分别涂布于N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培养,用直径为7~9mm的无菌打孔器在所述NA培养基平板的菌落上打出至少一个直径一致的菌饼;S400:采用平板对峙法,确定一株对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30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包括:称取9~11g土壤,装入盛有90~100mL无菌水的瓶中,将所述瓶摇床震荡20~30min,然后放入70~80℃的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0~12min后,静置5~10min,得到土壤菌悬液原液;对所述土壤菌悬液原液进行梯度稀释,制成10
‑1、10
‑2、10
‑3、10
‑4四种稀释度的土壤菌悬液;分别取四种稀释度的所述土壤菌悬液100μL涂布于NA培养基平板上,将所述NA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30℃恒温箱中培养3~4天,挑取所述NA培养基平板中的单菌落在新的N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接种,并纯化3~5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涛李运朝章丽及华李俊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