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281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当前现有的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原料单一导致制备出的聚烯烃材料性能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的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聚合物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球聚烯烃业务发展日趋完善。其中,亚太地区掌控着全球聚烯烃45.3%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全球聚烯烃市场的领导地位。该地区聚集了全球众多大型聚烯烃生产工厂。预计未来5年,亚太地区聚烯烃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6.2%。中东方面,身为聚烯烃全球第二大市场,其未来5年聚烯烃复合年增长率有望突破5%,升至5.5%。近年来,中东地区工业化步伐加快,聚烯烃行业对聚烯烃市场需求力度加大。目前,聚烯烃业务已成为全球聚合物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业务。PP及PE全球使用量占总树脂量的三分之二,聚烯烃其在塑料袋、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应用广泛。聚乙烯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聚乙烯材料的发展,而聚乙烯材料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等优点也逐渐成为了聚乙烯行业的发展重点。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原料单一导致制备出的聚烯烃材料性能较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原料单一导致制备出的聚烯烃材料性能较低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65份、聚丙烯40

60份、EVA 40

60份、催化剂30

50份、无碱玻璃纤维20

40份、极性低收缩添加剂20

35份、碳纤维粒20

40份;
[0007]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60份、聚丙烯40

55份、EVA 40

56份、催化剂30

40份、无碱玻璃纤维20

36份、极性低收缩添加剂20

33份、碳纤维粒22

40份;
[0008]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58份、聚丙烯40

53份、EVA 40

50份、催化剂30

38份、无碱玻璃纤维20

32份、极性低收缩添加剂20

30份、碳纤维粒22

30份;
[0009]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制备聚烯烃材料需要的原材料;
[0011]S2:原料混合:由人工将选取的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EVA放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并将其中原材料进行混合;
[0012]S3:挤压成型:将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流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制备聚烯烃材料,并将制成的聚烯烃材料进行处理;
[0013]S4:性能检测:冷却处理完成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性能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0014]优选的,所述S1中,由专业人员选取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EVA、催化剂、无碱玻璃纤维、极性低收缩添加剂和碳纤维粒作为制备聚烯烃材料的原材料,其中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在使用前需由人工进行筛选,且进行筛选时保留长度在8mm以内的无碱玻璃纤维,并将长度超过8mm的无碱玻璃纤维进行收集存储,所述极性低收缩添加剂是由聚醋酸乙烯酯、饱和聚酯、聚己内酯和聚氨酯以体积比为3:2:2:1混合形成;
[0015]优选的,所述S2中,由人工将选取的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EVA放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其中进行聚合反应前由人工将催化剂先放入反应釜,并对反应釜进行预热,其中进行预热时预热温度达到60℃停止预热,并加入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EVA,且进行聚合反应时保持温度在60

95℃,反应时间为2h,聚合反应完成后将生成的聚合物与无碱玻璃纤维、极性低收缩添加剂、碳纤维粒以体积比为4:2:3:2进行混合,其中进行混合时采用搅拌机进行搅拌,且搅拌机搅拌速度为3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同时一次搅拌完成后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检测体积:混合后总体积为1:50,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通过判断结果进行处理,其中检测结果为样品中聚合物、无碱玻璃纤维、极性低收缩添加剂和碳纤维粒的成分含量符合混合体积比则判定为搅拌完成,检测结果为样品中聚合物、无碱玻璃纤维、极性低收缩添加剂和碳纤维粒的成分含量不符合混合体积比则判定为搅拌未完成,判断为搅拌完成则将形成的混合物流入模具,判断为搅拌未完成则将形成的混合物继续进行搅拌,并在搅拌完成再次进行抽样检测,直至检测结果为样品中聚合物、无碱玻璃纤维、极性低收缩添加剂和碳纤维粒的成分含量符合混合体积比停止检测,并将最终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流入模具;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将流入模具的混合物进行挤压成型制备聚烯烃材料,其中进行挤压成型时采用挤压机进行加压,且挤压机的挤压压强为220Mpa,同时挤压机进行挤压时在挤压极限处停留5s,并在5s后恢复原状,挤压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观测进行判断,其中观测结果为模具内部无残留空间则判定为挤压完成,观测结果为模具内部有残留空间则判定为挤压未完成,且判断为挤压完成则将模具送入冷却口进行冷却处理,判断为挤压未完成则由人工对观测到的残留空间采用制备出的混合物进行手动填充,并在填充完成后进行二次挤压,二次挤压完成由人工再次进行观测,并通过观测结果判断,通过判断结果进行处理,直至判断结果为挤压完成停止观测;
[0017]优选的,所述S4中,冷却处理完成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性能检测,其中进行性能检测时同批原料制备出的聚烯烃材料抽取5%作为检测样品,且进行性能检测时检测内容包括聚烯烃材料的收缩性、强度和韧度,并记录检测出的性能数据,将记录的性能数据与现有聚烯烃材料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并由专业人员通过对比计算出聚烯烃材料的性能提升率。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采用多种高性能的原材料,提高了制备出的聚烯烃材料的各项性能。
[0020]2、原材料价格低廉,且材料易得,降低了聚烯烃材料的生产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多种高性能的原材料,提高了制备出的聚烯烃材料的各
项性能,同时原材料价格低廉,且材料易得,降低了聚烯烃材料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65份、聚丙烯40

60份、EVA 40

60份、催化剂30

50份、无碱玻璃纤维20

40份、极性低收缩添加剂20

35份、碳纤维粒20

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60份、聚丙烯40

55份、EVA 40

56份、催化剂30

40份、无碱玻璃纤维20

36份、极性低收缩添加剂20

33份、碳纤维粒22

4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40

58份、聚丙烯40

53份、EVA 40

50份、催化剂30

38份、无碱玻璃纤维20

32份、极性低收缩添加剂20

30份、碳纤维粒22

30份。4.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制备聚烯烃材料需要的原材料;S2:原料混合:由人工将选取的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EVA放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并将其中原材料进行混合;S3:挤压成型:将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流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制备聚烯烃材料,并将制成的聚烯烃材料进行处理;S4:性能检测:冷却处理完成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性能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收缩增强增韧的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由专业人员选取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EVA、催化剂、无碱玻璃纤维、极性低收缩添加剂和碳纤维粒作为制备聚烯烃材料的原材料,其中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在使用前需由人工进行筛选,且进行筛选时保留长度在8mm以内的无碱玻璃纤维,并将长度超过8mm的无碱玻璃纤维进行收集存储,所述极性低收缩添加剂是由聚醋酸乙烯酯、饱和聚酯、聚己内酯和聚氨酯以体积比为3:2:2:1混合形成。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炳林曾伶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