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楼盖
,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用轻质材料以一定规则排列并替代实心楼盖一部分混凝土而形成空腔或者轻质夹心,使之形成空腔与暗肋,形成空间蜂窝状受力结构,是空心楼盖技术中的一种。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抗浮空心楼盖用组合芯模(公开号:CN206000065U),其由上半模和下半模组成,所述上半模由顶板、侧壁Ⅰ和支撑柱Ⅰ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下半模由底板、侧壁Ⅱ和支撑柱Ⅱ构成半封闭箱体,所述上半模与所述下半模通过挑边Ⅱ上的孔与挑边Ⅰ上的凸起相连接,连接时所述圆柱体Ⅰ插入所述圆柱体Ⅱ中的圆柱形凹槽中即可组成所述组合芯模。
[0003]当前存在以下缺点:1、混凝土空心楼盖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上下模板闭合不牢,使得混凝土不密实、芯模上浮、侧移等情况;2、上下模板进行安装锁紧时,多采用螺栓直接锁紧的方式,长时间使用易造成螺栓的锈蚀,不方便进行拆卸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包括下盖体(1)、上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1)为顶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所述上盖体(2)的底面敞口的矩形箱状,所述上盖体(2)、下盖体(1)呈上下闭合设置;所述上盖体(2)的四个内侧壁中部均固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卡板(11),所述下盖体(1)的四个内侧壁中部均插设有一对转动连接的第一连轴,每对所述第一连轴的外端部均固设有对称分布的折弯连杆(16),每对所述折弯连杆(16)均通过第一卡合机构与对应的一对第一卡板(11)连接;所述上盖体(2)的顶面四个侧边中部均固设有开口朝上且圆形排列的U型板(29),每块所述U型板(29)的顶端部均插设有转动贯穿的联动轴,所述下盖体(1)的四个外侧壁中部均固设有第二卡板(25),每根所述联动轴均通过第二卡合机构与对应的第二卡板(25)连接;所述上盖体(2)的顶面中部固设有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的外侧面设有四个圆形排列的第四连轴,每根所述第四连轴的底端部均与上盖体(2)的顶壁转动连接,每根所述第四连轴的顶端部均固设有L型连杆(32),相邻的一对L型连杆(32)的外端部之间均设有活动铰接的限位连板(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包括L型摆臂(14),一对所述第一卡板(11)的相背面外侧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L型摆臂(14),一对所述L型摆臂(14)的相对外端部均与对应的折弯连杆(16)的外端部活动铰接,一对所述L型摆臂(14)的相对里端部均固设有第一卡块(12),一对所述第一卡板(11)的相对外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每块所述第一卡块(12)的外端部均卡合在对应的第一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L型摆臂(14)的相对中部均设有活动铰接的铰接短杆(15),一对所述铰接短杆(15)的相对里端部均固设有第二连轴,一对所述第二连轴位于对应一侧的一对第一连轴的上方,一对所述第二连轴的里端部均转动插设在下盖体(1)的内侧壁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包括限位摆臂(26),所述联动轴的两端部固设有一对并排对称分布的限位摆臂(26),一对所述限位摆臂(26)的底端部之间固设有贯穿的第三连轴,所述第三连轴的中部固设有第二卡块(28),所述第二卡板(25)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28)的里端部卡合在第二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的抗浮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板(25)的顶面固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耳座(24),所述固定耳座(24)的外端部开设有螺纹孔,一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海龙,沈庭玺,李浩,聂祝鹏,唐华东,束永峰,孙小龙,苗大卫,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