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80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包括填充模块,所述填充模块的底部对称设有底座,通过底座与免拆底板或是与可拆模板连接;在底座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安装桁架的开口环。因此,通过工厂制作填充模块及底座,并在其上安装固定钢筋桁架形成整体结构,可满足可拆卸模板或是免拆卸底板的使用。利用该结构浇筑的楼承板除具有保温、隔音、减轻重量的性能外,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空心球体的连接方式复杂、制作成本高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制作成本高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制作成本高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具体说是一种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建筑领域中的装配式楼承板,所浇筑后的每层混凝土楼承板为实体板(实心板体)。因此,实心体的混凝土楼承板不具有保温、隔音,同时还具有整体重量大的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所公开的文献中,它是采用了多个空心球体间隔连接后,既能实现保温、隔音,又能减轻楼承板的重量。实现该技术特征是利用纵、横向钢筋穿过空心球体后,使其钢筋两端与相邻的钢筋桁架焊接在一起,将钢筋桁架中的下弦钢筋焊接在连接件(也称底座)上,通过连接件直接植入在底板上构成无需拆卸模板,或是采用模板通过螺栓与连接件底部的螺母连接配合构成可拆卸的模板。但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一方面需要人工在每一根钢筋上保证一定间距穿入分布的空心球体,具有工作量大,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钢筋桁架与连接件之间、穿过空心球体的两端钢筋需要与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进行焊接,同样增加焊接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除具有楼承板的保温、隔音及减轻重量问题,同时又能简化结构及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厂化的生产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包括填充模块,所述填充模块的底部对称设有底座,通过底座与免拆底板或是与可拆模板连接;在底座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安装桁架的开口环。
[0005]本新型中,所述填充模块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或是分体结构。r/>[0006]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模块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时,底座对称设置在填充模块底部的两侧,每一侧底座下部中心具有一个内螺纹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模块与底座为分体结构时,填充模块底部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对称设置的底座之间有一个连接带,该连接带中央设有凸起插爪;通过底座上凸起插爪与填充模块底部的凹槽嵌入安装配合组合成一体。
[0008]本新型中,所述填充模块为梯形体,其上的各端面上设有混凝土排气槽。
[0009]本新型中,所述填充模块至少在两侧端面上对称设有与混凝土结合的翅片。
[0010]本新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混凝土结合的凹槽。
[0011]本新型中,所述底座与可拆模板结合时,通过底座上的内螺纹孔与穿过模板的螺栓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免拆底板结合时,通过底部设有的连接筋植入底板表层内。
[0013]本新型中,所述填充模块表面为粗造表面,或是设置网格布与填充模块成型时粘接成一体。
[0014]本新型中所述的填充模块与底座选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任一种材料整体成型。
[0015]本新型中所述梯形状的填充模块可制成三种规格:规格1:
[0016]长宽高为150X120X80mm;壁厚为1.5mm;
[0017]规格2:
[0018]长宽高为150X120X100mm;壁厚为2.0mm;
[0019]规格3:
[0020]长宽高为150X120X120mm;壁厚为2.5mm。
[0021]本新型中所述填充模块为空心结构体。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专门设计的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除具有楼承板的保温、隔音及减轻重量问题,同时又能通过填充模块与底座连接成一体,具有稳定效果好,并且利用相邻之间的底座安装钢筋桁架,具有快速安装简化结构及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左视图;
[0025]图3给出了图1的另一实施例结构;
[0026]图4是图3左视图;
[0027]图5是图1填充模块翅片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1与可拆模板组合安装参考实施例;
[0029]图7是图3与免拆底板组合安装参考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见图1至图2所示的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包括填充模块1,该填充模块1为空心结构体。在填充模块1上的各平面上设有的混凝土排气槽2,在所述填充模块1的底部设有底座3,该底座3与填充模块1一体注塑成型。本实施例所述底座3两侧对称设有开口环4。该开口环4用于安装桁架。在底座3的开口环4外侧开有凹槽5,该凹槽5的作用是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良好的接触。位于底座3中心位置的凸起部分设有内螺纹孔6,通过内螺纹孔6与可拆模板上的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模块1表面为粗造表面。该粗造表面是在本体上注塑而成。
[0032]上述中,所述填充模块1的粗造表面是在本体上注塑而成。除此之外,可以在填充模块1表面设置网格布与填充模块成型时粘接成一体。
[0033]上述中,所述填充模块1、底座3选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任一种材料整体成型。
[0034]图3至图4给出了与图1不同的实施例。它是在图1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它与图1不同部分是填充模块1与底座3为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在填充模块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8(见图4)。而对称设置的底座3之间有一个连接带9,该连接带9中央设有与凹槽8相吻合的凸起插爪10。这样,通过底座3上的凸起插爪10与填充模块1底部的凹槽8嵌入安装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连接结构。为了保证底座3与免拆底板连接成一体,并通过底座3上的
连接筋7植入底板表层内与底板固定。相同的是填充模块1事务所有混凝土排气槽2。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插爪10的两侧设有齿牙(图中未标注)。除此之外,该凸起插爪10可以是与填充模块1底部的凹槽8的形状相同。同样起到连接作用。
[0036]见图5给出了与图1填充模块1不同的实施例。它是在图1填充模块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在填充模块1至少在二个端面上对称设有与混凝土结合的翅片11。当浇筑混凝土时,使填充模块1利用其上的粗糙面及翅片11与混凝土形成良好的接触强度。
[0037]见图6给出了图1填充模块、底座为一体结构时,与可拆模板组合安装参考实施例。它是利用图1中的填充模块1与底座3为一体结构时,通过填充模块1的底座3安装在可拆模板12的组合方式,其安装方式为纵向排列在可拆模板12。在可拆模板12上的连接孔(图中示意)处穿入螺栓13与排列填充模块1的底座3内螺纹孔6连接固定。在相邻的填充模块1的底座3的开口环4(两个对称的开口环)上安装桁架14。即桁架14的下弦钢筋安装在开口环4内固定,使其填充模块1及底座3、桁架14固定在可拆模板12上,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固化后拆卸螺栓13及模板12。
[0038]见图7给出了图3填充模块、底座为分体结构时,与免拆底板组合安装参考实施例。将填充模块1及组合的底座3连接后,纵向排列相邻的底座3的开口环4上安装桁架14与底座3连接固定后,将组合的多个底座3放在底板15上,通过振动台的振动过程中,使底座3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其特征是,包括填充模块,所述填充模块的底部对称设有底座,通过底座与免拆底板或是与可拆模板连接;在底座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安装桁架的开口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模块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或是分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模块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时,底座对称设置在填充模块底部的两侧,每一侧底座下部中心具有一个内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楼承板填充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模块与底座为分体结构时,填充模块底部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对称设置的底座之间有一个连接带,该连接带中央设有凸起插爪;通过底座上凸起插爪与填充模块底部的凹槽嵌入安装配合组合成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彬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地维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