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ni-LED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227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i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ni

LED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显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Mini

LED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显示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主流的显示面板有LCD和Mini

LED。LCD主要由背光、液晶、彩色滤光片等部分构成。其中,背光层通常为LED光源。LED发出单一颜色的光,透过有颜色的薄膜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反映到人眼里就是彩色图像。LED背光源可以看成一个个的小灯泡,由于传统的LED体积较大,一个灯泡需要给成千上万个像素点提供光源。当一个区域中需要显示不同亮度的颜色,这块区域的光源灯泡只能按最亮颜色的标准来发光,而较暗的颜色只能靠液晶面板稍微关上一点,阻挡一些光源来实现。但即便将液晶面板完全关闭,光线依然能够穿透屏幕,因此LCD无法显示真正的黑色,只能以灰色代替。
[0003]但LCD存在以下缺点:

LCD的色彩始终不如OLED艳丽,因为对比度不够;

同时,由于背光层和液晶层的存在,LCD不够轻薄,也无法折叠、弯曲;

又因为背光层始终处于常亮状态,LCD也更加耗电。
[0004]Mini

LED相较于传统的LCD面板,有着高亮度、高清晰度、长寿命、低能耗等诸多优点。Mini

LED又分直接显示和背光显示两种技术,背光显示就是在LCD的基础上升级,需要亮的区域亮,但是发出的是白光,通过白光上面一层的色彩板转化为不同颜色的光,这样亮度和色彩均一性会有所提升,适用于大尺寸产品,但是局部小区域效果不如直显技术。
[0005]直显Mini

LED就是屏幕上要发亮的区域芯片直接发彩色光,其他区域灭灯,因为芯片之间的色彩及发亮均一性问题,一般只做小尺寸产品10寸以下。直显Mini

LED可以把它看作体积更小的灯泡。因为体积更小,所以同样尺寸的背光层能塞进更多灯泡,实现更精准的光控制。用多少亮多少、不用就不亮,功耗骤减;不亮的地方也能实现全黑,对比度也大大提高。通过缩小体积,Mini

LED的功耗、对比度已经可以与OLED接近,再加上Mini

LED采用无机发光材料,所以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也更长。
[0006]目前直显Mini

LED显示屏幕会在COB

COG基底上附上一层黑色的膜,视觉上达成一体黑的效果并遮盖底部电器元件及线路,并且会在黑膜下方覆盖一层光扩散材料制备的扩散层,使屏幕光更柔和,同时色彩更清晰,达到透光不透明的舒适效果。
[0007]光扩散材料的原理是在透明基材中加入光扩散粒子,使光发生了折射、反射与散射的效果。光扩散材料的添加量、粒径大小和分布、折光指数决定了材料的光学性能。
[0008]目前黑膜上原有光扩散材料制备的扩散层会导致芯片亮度整体下降,使得芯片需要维持到原本的亮度需要提高能耗,并且在黑膜上制备扩散层后,和LED芯片基底复合时,采用的是贴合的方式进行整面的贴合,目前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贴合时易产生气泡、易造成二次污染、易褶皱、不适用于大尺寸产品,以及贴合后由于贴合不均匀,易造成产品不同片间视角及色偏不一致,每一片光源板的质量不稳定,光学参数有变动,一致性差,实际应用中将小光源板拼合成大的显示屏幕时,需要进行人工筛选出光效接近的产品才能组成一
个显示屏幕,这样的方法十分消耗时间及成本。
[0009]中国专利申请CN113725346A公开了一种Mini

LED背光源,包括:封装层,覆盖LED倒装芯片、基板的焊接区、金属连接层,以及位于所述倒装LED芯片周围的部分反光层。还包括扩散板、光学膜片,覆盖在封装层之上。该专利为背光显示的Mini

LED,在封装区之外,仍然需要额外的扩散板,扩散板的功能即类似于黑膜上的扩散层,因此也是采用贴合的方式与基板复合,仍然存在贴合不均匀导致的问题。
[0010]中国专利申请CN114464604A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背光模组的封装方法,每个所述Mini

LED均通过独立的封装胶封装,任意两个所述Mini

LED对应的所述封装胶间隔设置。该专利通过钢网的开孔区和非开孔区作为模板,将封装胶液通过开口浇注入所述第一空腔内,在每个所述Mini

LED上形成对应的封装胶。但同样的,该专利为背光模组,并且封装胶的上方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有扩散层、以及光转化膜,封装胶和扩散层贴合或间隔设置,仍然会产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0011]专利申请CN111755586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Mini

LED/Micro

LED的光源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封装胶层,以整面覆盖方式形成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以透光性密封所述LED芯片,所述封装胶层覆盖所述LED芯片的发光正面与侧面,以正面涂胶的方式,形成覆盖所述LED芯片的所述封装胶层。该专利采用整面涂胶的方式,整面涂胶部分区域会有高低差,导致发光、色偏差及视角不均一的问题,产品一致性也较差。
[0012]因此,有必要针对自发光Mini

LED光源,解决扩散层贴合不均导致的光学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开发新的光源结构,提升Mini

LED产品良率和一致性,并且对扩散层的光扩散材料进行改良,提升亮度,解决能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ini

LED光源,将扩散层设置在单个LED芯片上,不再额外设置贴合的扩散层,并且通过对光扩散材料的改良,提高透光率,降低材料光损耗。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5]一种Mini

LED光源,所述Mini

LED光源包括基板、排布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其中,每个所述自发光Mini

LED芯片均通过独立且相同尺寸的光扩散层覆盖包裹,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Mini

LED芯片对应的所述光扩散层之间间隔设置;
[0016]所述光扩散层的上方设置黑膜,所述光扩散层与黑膜贴合设置。
[0017]自发光Mini

LED芯片输出的光线通过对应的光扩散层、黑膜树脂,作为光源。
[0018]所述覆盖包裹自发光Mini

LED芯片的光扩散层,形状为类圆柱柱体。
[0019]光扩散层的顶端可以有类似半球状微小凸起。
[0020]所述顶端是指远离基板的方向。
[0021]每个所述自发光Mini

L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ni

LED光源,所述Mini

LED光源包括基板、排布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自发光Mini

LED芯片均通过独立且相同尺寸的光扩散层覆盖包裹,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Mini

LED芯片对应的所述光扩散层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光扩散层的上方设置黑膜,所述光扩散层与黑膜贴合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外包裹的光扩散层与自发光Mini

LED芯片为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是采用3D打印技术,将光扩散材料等体积单点精确喷涂到每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上,制得包裹每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的相同尺寸的光扩散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按以下方法制得:光扩散材料装入压电喷射阀的料管中;将待打印的Mini

LED面板固定在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上,所述Mini

LED面板包括基板和均匀排列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根据待打印的Mini

LED面板的尺寸大小、对应的芯片数量及芯片间距值,编写打印路径,设置打印参数,保证每一颗芯片能通过打印平台精准移动至压电喷射阀的喷嘴位置,压电喷射阀根据设置的打印参数,等体积打印光扩散材料,将每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上都覆盖包裹等体积和尺寸的光扩散材料,然后经过固化制得相同尺寸的光扩散层;任意两个相邻的光扩散层之间间隔设置;每个自发光Mini

LED芯片外包裹的光扩散层与自发光Mini

LED芯片为同轴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80~95%有机硅胶、5~15%二氧化钛、3~15%二氧化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30~200nm;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200n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90~94%有机硅胶、3~7%二氧化钛、2~4%二氧化硅。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ini

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平台为吸附平台,可吸附固定Mini

LED面板;所述吸附平台为中空的框型结构,边框上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凡曹方义孙文灏徐刘君张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芯体素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