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及其制备方法、三维集成电路、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3205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及其制备方法、三维集成电路、电子设备,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旨在提高三维集成电路的产品可靠性。该集成电路包括衬底、电子器件、布线层、介质键合层、连接图案和阻挡层。其中,电子器件设置于衬底上。布线层设置于衬底上,与电子器件电连接,该布线层包括金属走线。介质键合层设置于布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连接图案贯穿介质键合层,且与金属走线电连接,连接图案包括层叠设置的籽晶层和导电块,籽晶层位于导电块靠近衬底的一侧。阻挡层设置于导电块与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导电块的侧面。上述集成电路可通过混合键合形成三维集成电路。可通过混合键合形成三维集成电路。可通过混合键合形成三维集成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路及其制备方法、三维集成电路、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及其制备方法、三维集成电路、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
的发展,人们对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的需求不断提高。采用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工艺,制备得到三维集成电路(Three 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3D IC),可实现三维集成电路的小尺寸化及高密度化。
[0003]目前,将具有不同功能、不同制造工艺以及不同尺寸的晶圆进行混合键合以实现三维集成,成为了三维集成电路主流的发展趋势之一。将要键合的两个晶圆的表面制作有连接图案和介质键合层,在混合键合的过程中,两个晶圆的连接图案键合,两个晶圆的介质键合层键合,基于此,如何提高两个晶圆的连接图案之间电性连接的品质,及机械连接的强度,以提高键合形成的三维集成电路的产品可靠性,成为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及其制备方法、三维集成电路、电子设备,旨在提高三维集成电路的产品可靠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包括衬底、电子器件、布线层、介质键合层、连接图案和阻挡层。其中,电子器件设置于衬底上。布线层设置于衬底上,与电子器件电连接,该布线层包括金属走线。介质键合层设置于布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连接图案贯穿介质键合层,且与金属走线电连接,连接图案包括层叠设置的籽晶层和导电块,籽晶层位于导电块靠近衬底的一侧。阻挡层设置于导电块与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导电块的侧面。
[0007]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成电路,籽晶层位于导电块靠近衬底的一侧,即籽晶层设置于导电块的底部,导电块的侧面不设置籽晶层。即,在制备集成电路的过程中,先在介质键合层中形成开口,然后在开口的底部形成籽晶层,开口的侧壁不设置籽晶层,在籽晶层表面生长铜以形成导电块。由于籽晶层设置于开口的底部,使得籽晶层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与导电块的上表面(导电块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平行,可提高导电块的上表面中特定晶面分布的一致性,也可提高导电块的上表面中(111)晶面的面积占比,有利于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实现导电块之间良好的键合,从而可提高该集成电路键合后的产品可靠性。
[0008]并且,通过在导电块与介质键合层之间设置阻挡层,阻挡层围绕导电块的侧面,可避免导电块与介质键合层直接接触而发生铜扩散,从而进一步提高集成电路的产品可靠性。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层还设置于籽晶层与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籽晶层的侧面。
[0010]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阻挡层围绕籽晶层的侧面,阻挡层可将籽晶层与介质键合层
隔开,可避免籽晶层与介质键合层直接接触而发生铜扩散,从而提高集成电路的产品可靠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图案还包括粘附层,粘附层设置于籽晶层靠近衬底的一侧。阻挡层还设置于粘附层与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粘附层的侧面。
[0012]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籽晶层靠近衬底的一侧设置粘附层,粘附层可用于粘附籽晶层。并且,通过阻挡层围绕粘附层的侧面,阻挡层可将粘附层与介质键合层隔开,可避免粘附层与介质键合层直接接触而发生扩散,从而提高集成电路的产品可靠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图案还包括粘附层,粘附层设置于籽晶层靠近衬底的一侧,介质键合层覆盖粘附层的侧面。
[0014]上述实施例中,粘附层的材料与籽晶层和导电块的材料不相同,籽晶层和导电块的材料相同,基于此,采用选择性沉积工艺制备阻挡层的过程中,为保证在籽晶层和导电块的表面形成阻挡层,应控制阻挡层的材料在籽晶层和导电块的表面沉积的速率,大于在粘附层的表面沉积的速率,从而存在粘附层的侧面没有阻挡层围绕的情形,在形成介质键合层之后,介质键合层便会覆盖粘附层的侧面。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粘附层的材料包括Ti、TiN、Ta、TaN中的至少一种。
[0016]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粘附层的材料选取,使其具有粘附力。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层的材料包括Co、CoP、CoWP、CoB、CoWB、Ni、NiP、NiWP、NiMoP、NiB、NiMoB中的至少一种。
[0018]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阻挡层的材料选取,使其具有良好的阻挡效果。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还包括绝缘层和导电结构,绝缘层设置于布线层与连接图案之间。导电结构贯穿绝缘层,导电结构的一端与金属走线电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图案电连接。
[0020]上述实施例中,导电结构可实现金属走线与连接图案的电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结构的与连接图案连接的端面,与绝缘层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共面。
[0022]上述实施例中,绝缘层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平坦化,在制备集成电路的过程中,在绝缘层的表面上形成籽晶层,然后在籽晶层表面生长铜以形成导电块。由于籽晶层设置于平坦化的表面,使得籽晶层表面与导电块的上表面平行,可进一步提高导电块的上表面中(111)晶面的面积占比,有利于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实现导电块之间良好的键合。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块的材料包括铜,导电块远离衬底一侧表面中(111)晶面的面积占比大于或等于80%,可保证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导电块之间良好的键合。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还包括虚拟连接图案和虚拟阻挡层,虚拟连接图案贯穿介质键合层,虚拟连接图案包括层叠设置的虚拟籽晶层和虚拟导电块,虚拟籽晶层位于虚拟导电块靠近衬底的一侧。虚拟阻挡层设置于虚拟导电块与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虚拟导电块的侧面。其中,虚拟籽晶层与连接图案的籽晶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虚拟导电块与连接图案的导电块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虚拟阻挡层与阻挡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0025]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在同一制备工艺步骤下,形成虚拟粘附层和粘附层;可在同一制备工艺步骤下,形成虚拟籽晶层与籽晶层;可在同一制备工艺步骤下,形成虚拟导电块和导电块;可在同一制备工艺步骤下,形成虚拟阻挡层和阻挡层。
[0026]并且,通过在集成电路的表面设置虚拟连接图案,且使虚拟连接图案与连接图案在集成电路的表面均匀分布,可提高集成电路表面的结构强度的均一性。在制备集成电路的过程中,会研磨集成电路的表面,通过提高集成电路结构强度的均一性,可提高研磨的均一性,从而提高集成电路表面的研磨品质和平坦度。
[002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布线层,布线层包括金属走线。形成籽晶薄膜,籽晶薄膜位于布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形成掩膜层,掩膜层位于籽晶薄膜远离衬底的一侧,掩膜层具有开口,开口暴露籽晶薄膜的设定区域。在开口内形成导电块。去除掩膜层。形成阻挡层和介质键合层,阻挡层围绕导电块的侧面,介质键合层位于阻挡层远离导电块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布线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所述布线层包括金属走线;介质键合层,设置于所述布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连接图案,贯穿所述介质键合层,且与所述金属走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图案包括层叠设置的籽晶层和导电块,所述籽晶层位于所述导电块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阻挡层,设置于所述导电块与所述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所述导电块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还设置于所述籽晶层与所述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所述籽晶层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图案还包括粘附层,设置于所述籽晶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阻挡层还设置于所述粘附层与所述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所述粘附层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图案还包括粘附层,设置于所述籽晶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介质键合层覆盖所述粘附层的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的材料包括Ti、TiN、Ta、TaN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的材料包括Co、CoP、CoWP、CoB、CoWB、Ni、NiP、NiWP、NiMoP、NiB、NiMoB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布线层与所述连接图案之间;导电结构,贯穿所述绝缘层;所述导电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金属走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图案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与所述连接图案连接的端面,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共面。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的材料包括铜;所述导电块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中(111)晶面的面积占比大于或等于80%。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介质键合层的虚拟连接图案,所述虚拟连接图案包括层叠设置的虚拟籽晶层和虚拟导电块,所述虚拟籽晶层位于所述虚拟导电块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虚拟阻挡层,设置于所述虚拟导电块与所述介质键合层之间,且围绕所述虚拟导电块的侧面;其中,所述虚拟籽晶层与所述连接图案的籽晶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所述虚拟导电块与所述连接图案的导电块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所述虚拟阻挡层与所述阻挡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11.一种集成电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布线层,所述布线层包括金属走线;
形成籽晶薄膜,所述籽晶薄膜位于所述布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掩膜层,所述掩膜层位于所述籽晶薄膜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掩膜层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所述籽晶薄膜的设定区域;在所述开口内形成导电块;去除所述掩膜层;形成阻挡层和介质键合层,所述阻挡层围绕所述导电块的侧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