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在病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01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在病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涉及病原菌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病原菌都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病原菌的侵染循环有很强的阻断作用。基于上述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开发为生防菌剂、生物农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药研究。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将来开发食用菌病害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菌剂提供了良好的菌株资源。物菌剂提供了良好的菌株资源。物菌剂提供了良好的菌株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在病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原菌病害防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在病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来源广泛,代谢产物中具有多种拮抗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物质,因此,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贝莱斯芽孢杆菌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已有较多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拮抗真菌性病原菌且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生防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已经在多种环境中分离并证实具有抑菌活性,然而大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于真菌性病害防治。因此,这些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实际应用中的生防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0003]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以防治多种病原菌病害,为商业化应用提供更多的生防菌选择。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2年10月3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701。保藏的培养物的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AAS

D44(Bacillus velezensis SAAS

D44)。鉴定结果为存活。
[0007]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自羊肚菌组织,专利技术人经过对峙实验,发现分离出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多种病原菌都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多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对病原菌的侵染循环有很强的阻断作用。基于上述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开发为生防菌剂、生物农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药研究。
[0008]将贝莱斯芽孢杆菌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中的贝莱斯芽孢杆菌与Bacillus velezensis同处于一个分支上,其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velezensis的相似度达99%。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
[0009]贝莱斯芽孢杆菌的菌落呈卵圆形,白色,边缘状况完整,表面状态:无光泽,光滑,不透明,干燥,隆起。该羊肚菌内生细菌对于病原菌的抑制率可达到72%。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菌剂,其包括上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中的有效成分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制备为菌剂可以用于防治病原菌对于植物、食用菌及药用菌的危害。
[0011]菌剂包括不限于如下的形态:液体制剂、固态菌剂、膏状菌剂、悬浮剂、乳液、喷雾剂或半固态菌剂。例如液体菌剂或灭菌后的菌剂。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浸种剂或浸根剂,其包括上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
[0013]制备为一种浸种剂,可以用于植物种子的病原菌防治,减少或防止病原菌对植物种子的危害。
[0014]上述浸种剂用于作物的种子浸种。使用时,将种子浸泡于浸种剂的溶液中。经过浸种剂处理,作物的种子抗病害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作物例如选自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选自如下经济作物中的至少一种:茄科、蔷薇科、芸香科、芭蕉科、葫芦科、蝶形花科、菊科、百合科、姜科、西番莲科、凤梨科、五加科和仙人掌科;粮食作物选自禾本科作物;禾本科作物为玉米、小麦、水稻、高粱或大麦。
[0015]上述的浸种剂的剂型包括不限于液体制剂、固态菌剂、膏状菌剂、悬浮剂、乳液、喷雾剂或半固态菌剂。
[0016]此外,浸种剂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增色剂等添加剂。上述浸种剂也可添加其他抗生作用的菌剂组合使用以提高抗生效果,消弱或减少病原生物的数量与活动。
[0017]浸种剂为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或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冻干粉。上述发酵液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在细菌培养基上培养的发酵液。
[0018]制备为一种浸根剂,可以用于植物的根部的病原菌防治,减少植物根部的腐烂引发的植物叶片发黄和枯萎。
[001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浸根剂也可由多种菌剂组成,以提高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以及促生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原菌病害、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中的应用。
[0021]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是指:食用菌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其生长与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加工和储藏的各个环节,由于环境条件不适,或遭受其他有害微生物侵染,使得菌丝体或子实体生长发育受阻,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不正常的变化,如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畸形、枯萎、死亡等现象,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整个生产失败。
[0022]本专利技术分离鉴定出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尤其对于食用菌病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0023]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植物病原菌病害选自植物细菌病害、植物真菌病害或植物土传病害。
[0024]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包括由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丝枝蜡蚧霉(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镰刀菌(Fusarium)、藤黑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油疤病菌(Scytalidium lignicola)、蛛网病菌(Cladobotryum semicirculare)、粘菌病菌(Comatrichapulchell(C.Bab)Rost sp.)、绿色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cola)、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和黄色霉菌(Disporotrichum dimorphosporum)中的至少一种引起的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
[0025]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为食用菌疣孢霉病、食用菌蛛网病、食用菌油疤病、白腐病、食用菌线虫病或食用菌病毒病。
[0026]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食用菌为羊肚菌、香菇、花脸蘑、元蘑、牛舌
菌、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或牛肝菌。
[0027]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28]将上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获得发酵液,或将发酵液进行灭菌获得灭菌液。
[0029]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制备防治植物病原菌病害、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的生物农药或浸种剂中的应用。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病原菌都具有明显的拮抗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701。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3.一种浸种剂或浸根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原菌病害、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菌病害选自植物细菌病害、植物真菌病害或植物土传病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病原菌病害或药用菌病原菌病害包括由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丝枝蜡蚧霉(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镰刀菌(Fusarium)、藤黑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油疤病菌(Scytalidium lignicola)、蛛网病菌(Cladobotryum semici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贝贝章寅陈一帆宋丽莉蒋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