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金色毛壳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9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金色毛壳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金色毛壳菌株菌(Arcopilus aureus)SG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金色毛壳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株金色毛壳菌株(Arcopilus aureus)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猕猴桃(Actinidia)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藤本落叶果树,又名毛桃、阳桃、羊桃、藤梨、中国醋栗和奇异果等,是20世纪通过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四种果树之一。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膳食纤维和矿物营养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的扩大,猕猴桃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其中,猕猴桃软腐病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大病害之一,主要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microspora)等致病菌引起,该病害在我国猕猴桃主产区发病率达20%~50%,严重制约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0003]利用化学杀菌剂防治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关键措施,然而,化学杀菌剂长期施用也可能导致系列问题,如引发植物药害、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威胁农产品安全、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误伤天敌等。因此,寻求替代化学杀菌剂的绿色安全防控措施,以减轻化学防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前亟待探究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4]生物防治是指依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活体或者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来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手段。其中,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虫害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资源丰富,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多样,具有绿色、安全、农药残留风险低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生产优势。常见微生物生防资源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的弱毒株系和噬菌体等。目前,生防菌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链霉菌等已被广泛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病害安全有效防控有效举措,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5]当前,猕猴桃软腐病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仍存在较大空白,因此,亟待研发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减轻化学农药施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金色毛壳菌株及其应用,它是从健康猕猴桃果实上分离获得生防菌株SGP

1,经鉴定该菌株为金色毛壳菌(Arcopilus aureus)。通过室内试验验证,发现生防菌SGP

1对猕猴桃软腐病菌拮抗效果显著,其发酵液稳定性好,可减缓拟茎点霉菌引起的猕猴桃果实腐烂的速度,具有开发成为猕猴桃软腐病生物防治剂的应用价值。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金色毛壳菌株及其应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株金色毛壳菌株,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金色毛壳菌株菌(Arcopilus aureus)SGP

1,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322,保藏日期为:2023年7月17日。
[0009]一株金色毛壳菌株菌株的应用,所述菌株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0010]所述猕猴桃果实腐烂病致病菌有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
[0011]一株金色毛壳菌株菌株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为:菌株SGP

1经YEME培养基或PSA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接种于猕猴桃果实上。
[0012]该生防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

35℃,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是30℃和7、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甘氨酸和牛肉膏;YEME液体培养基适宜金色毛壳菌产生抑菌活性物质,其发酵液对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抑制效果最好,达69.54%;该生防菌发酵液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猕猴桃软腐病生物防治剂的应用,即将含量为20%的金色毛壳菌SGP

1发酵液用于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生物防治,能减缓拟茎点霉菌引起的猕猴桃果实腐烂速度。
[0014]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5]从猕猴桃健康果实上分离获得的金色毛壳菌(Arcopilus aureus)SGP

1对猕猴桃软腐病菌拟茎点霉菌具有优良抑制活性,抑菌谱广;其无菌发酵液热稳定性好,在酸性环境下其发酵液抑菌活性不受明显影响,可有效抑制活体接种后拟茎点霉菌侵染引起果实腐烂变质的速度,因而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在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生物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菌落形态特征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MEGA软件邻近法构建的SGP

1系统发育树;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不同的温度、光照、pH以及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拟茎点霉菌的拮抗效果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发酵液对拟茎点霉菌的抑制效果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广谱拮抗效果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SGP

1的发酵液对拟茎点霉菌的抑制效果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发酵液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对拟茎点霉菌的抑菌活性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发酵液经不同pH处理后对拟茎点霉菌的抑菌活性;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发酵液对拟茎点霉菌引起的猕猴桃软腐病的生防效果图一;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发酵液对拟茎点霉菌引起的猕猴桃软腐病的生防效果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金色毛壳菌株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金色毛壳菌株菌(Arcopilus aureus)SGP

1,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322,保藏日期为:2023年7月17日。2.一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色毛壳菌株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致病菌有拮抗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色毛壳菌株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猕猴桃果实腐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友华李文志舒然张竹竹王为镇王炳策陈学堂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