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L1纳米抗体及其Fc融合蛋白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77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
[0010]LAK细胞治疗:LAK细胞一方面利用IL

2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免疫细胞,包括NK细胞和T细胞等,另一方面通过过表达FAS配体,增强对靶细胞的识别能力,并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细胞杀死肿瘤细胞。
[0011]CIK细胞治疗:CIK细胞来源于病人或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ex vivo条件下受到anti

CD3抗体、IFN

γ和IL

2刺激下扩增。CIK细胞主要通过FasL和穿孔素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0012]免疫检查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保护性分子,在正常机体中防止由于T细胞过度活化引起的炎性损伤。肿瘤细胞能够利用这一特性,过度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检查点活性,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反应,实现抗肿瘤的效果。T细胞的完全活化受“双信号”系统调节:第一信号来自其自身TCR(T细胞受体)与抗原的MHC的特异性结合,即T细胞识别抗原;第二信号来自共刺激分子,该信号参与由抗原呈递细胞(APC)表达的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上的相应受体或配体(例如CD28)的相互作用。例如CD28

B7是正向共刺激信号,而负向共刺激分子主要是CTLA4

B7途径和PD

1/PD

L1途径。在肿瘤细胞侵入后,这种抑制途径被肿瘤细胞利于抑制T细胞活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
[0013]PD

1(CD279)最早于1992年被报道,人PD

1编码基因PDCD1位于2q37.3,全长2097bp,由6个外显子组成,翻译产物为288个氨基酸组成的PD

1前体蛋白,剪切前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后得到成熟蛋白质。PD

1包括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结构域,疏水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胞内尾部结构域N端ITIM基序包含2个磷酸化位点,C端则是一个ITSM基序。PD

1是膜蛋白,属于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表达在激活后的T细胞表面,此外还在胸腺的CD4

CD8

T细胞、活化的NK细胞和单核细胞有低丰度表达。PD

1有2个配体,分别是B7蛋白家族的PD

L1(CD274,B7

H1)和PD

L2(CD273,B7

DC),PD

L1和PD

L2氨基酸序列有40%相同。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表达模式不同,PD

L1组成性的低表达于APCs、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细胞)和免疫豁免部位(如胎盘、睾丸和眼睛),炎性细胞因子如I型和II型干扰素、TNF

α和VEGF等均可以诱导PD

L1的表达。PD

L2则只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中有表达。PD

1与PD

L1在激活的T细胞结合后,PD

1的ITSM基序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进而导致下游蛋白激酶Syk和PI3K的去磷酸化,抑制下游AKT、ERK等通路的活化,最终抑制T细胞活化所需基因及细胞因子的转录和翻译,发挥负向调控T细胞活性的作用。
[0014]在肿瘤细胞中,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通过上调PD

L1表达并与肿瘤特异的CD8+T细胞表面的PD

1结合,负调控T细胞活性,抑制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上调PD

L1表达:1.编码PD

L1的基因扩增(9p24.1);2.EGFR、MAPK、PI3K

Akt信号通路激活,HIF

1转录因子等可以从转录水平上调PD

L1的表达;3.EB病毒的诱导(EB病毒阳性的胃癌和鼻咽癌表现为PD

L1高表达);4.表观遗传学的调控。在肿瘤微环境中,interferon

γ等炎症因子的刺激同样可以诱导PD

L1和PD

L2的表达。炎症因子可以诱导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基质细胞表达PD

L1和PD

L2,而能够识别肿瘤抗原的肿瘤浸润性T细胞能够分泌interferon

γ,进而诱导PD

L1表达上调,这一过程被称为“适应性免疫抵抗”,肿瘤细胞通过这一机制可以实现自我保护。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利用
PD

1依赖的免疫抑制免疫逃避。在各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种均已经发现PD

L1和PD

L2的高表达。此外,PD

Ls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不良预后之间具有很强相关性,证明了包括食道癌、胃癌、肾癌、卵巢癌、膀胱癌、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
[0015]目前FDA已经批准上市的PD

1治疗性单抗有Nivolumab(Opdivo,2014年9月),Pembrolizumab(Keytruda,2014年12月)和Cemiplimab(Libtayo,2018年9月),已上市的PD

L1治疗性单抗有Atezolizumab(Tecentriq,2014年9月),avelumab(Bavencio,2016年5月)以及Duravulumab(Imfinzi,2017年5月),已批准的适应症见下表所示
[0016][0017]此外还有Pidilizumab,AMP

224,AMP

514,PDR001等PD

1单抗和BMS

936559,CK

301等PD

L1单抗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中。
[0018]然而现有的单抗,亲和力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并且由于体积较大,因而免疫原性较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及其Fc融合蛋白和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个VHH片段,在所述VHH片段中,包含CDR1、CDR2和CDR3三个氨基酸片段,CDR1、CDR2、CDR3分别选自以下序列:
[0021]1)SEQ ID No.44至SEQ ID No.60所示的CDR1;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个VHH片段,在所述VHH片段中,包含CDR1、CDR2和CDR3三个氨基酸片段,CDR1、CDR2、CDR3分别选自以下序列:1)SEQ ID No.44所示的CDR1;SEQ ID No.61所示的CDR2;SEQ ID No.83所示的CDR3;2)SEQ ID No.44所示的CDR1;SEQ ID No.61所示的CDR2;SEQ ID No.99所示的CDR3;或3)SEQ ID No.60所示的CDR1;SEQ ID No.61所示的CDR2;SEQ ID No.83所示的CDR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D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其序列如:SEQ ID No.39、36或38所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D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其序列中,除CDR1、CDR2和CDR3以外,有80%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39、36或38所示的序列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D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为经人源化改造后的纳米抗体,其包含组1)所示的CDR1、CDR2和CDR3,并且,其序列如SEQ ID No.103至SEQ ID No.105任一项所示。5.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的Fc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抗PD

L1纳米抗体以及Fc段;优选地,所述Fc段的序列如SEQ 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向东潘琴金后聪都业杰郑翰
申请(专利权)人:启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