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装置、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41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装置、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模具装置包括第一工序组件、第二工序组件与连续模,其中,第一工序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一工序模,第一工序模设置于第一支座,第一工序模用于定位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以组合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第二工序组件包括第二支座与第二工序模,第二工序模设置于第二支座,第二工序模用于定位组合后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连续模具有第一冲压段与第二冲压段,第一冲压段设置于第一工序模组,第二冲压段设置于第二工序组件。本申请采用了连续模、第一工序模与第二工序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构件的冲压工序与多个构件的结合工序集成至一起,简化了构件组件的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装置、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产线的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装置、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产品在制备时,为了便于产品的组装,产品的部分构件可以先组装在一起,得到构件组件,因此,产品在整体组装时,构件组件可用于产品的组装,产品整体组装较便捷。例如,机箱产品上的大部分构件均预先完成与其他构件组装,从而形成构件组件,因此,在机箱产品整体组装时,构件组件用于机箱产品的整体组装。
[0003]具体实现中,经过第一生产线的多个工序和周转,得到第一构件;以及,经过第二个生产线的多个工序和周转,得到第二构件;然后,人工取放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经过第三生产线的多个工序和周转,对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进行铆合与冲压等,得到需要的构件组件。
[0004]由上可见,采用上述传统的方式得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结合后的构件组件,构件组件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具装置,能够提高构件组件的生产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模具装置的生产线。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生产线的工作方法。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装置,用于生产构件组件,所述构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所述模具装置包括:
[0009]第一工序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一工序模,所述第一工序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一工序模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工序模完成组合;
[0010]第二工序组件,包括第二支座与第二工序模,所述第二工序模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二工序模用于定位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能够加工处理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得到所述构件组件;
[0011]连续模,所述连续模具有第一冲压段与第二冲压段,所述第一冲压段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工序模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冲压段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工序模其中之一,所述工序模用于将在所述第二冲压段冲压后的所述第一构件输送到所述第一冲压段进行继续冲压,以得到用于与所述第二构件组合的第一构件。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工序模包括第一让位部与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冲压段设置于所述第一让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定位部进行组合;和/或,所述第二
工序模包括第二让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冲压段设置于所述第二让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能够加工处理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得到所述构件组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装置还包括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冲压段冲压完成的所述第一构件搬运至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以能够与所述第二构件进行组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导轨与推料结构,其中,所述导轨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工序模其中之一,所述导轨具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构件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相对接,所述推料结构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构件沿所述导向通道滑动,以从所述导向通道的出口滑动至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冲压段冲压完成的所述第一构件搬运至所述导向通道。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动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Y轴方向滑动,所述连续模沿所述Y轴方向布置,且所述导轨沿X轴方向布置;执行末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执行末端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执行末端用于抓取所述第一构件。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以及所述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连续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段与所述第二冲压段之间的中间输送段,所述中间输送段设置于所述连接件。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装置还包括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一工序模中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搬运至所述第二工序模的定位部。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
[0019]上述的模具装置;
[0020]第一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冲压装置、铆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工序组件,所述第一冲压装置用于冲压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段的所述第一构件,所述铆合装置用于铆合位于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
[0021]第二加工设备,包括第二冲压装置、第三冲压装置与所述第二工序组件,所述第二冲压装置用于冲压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段的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冲压装置用于冲压位于所述第二工序模的定位部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得到所述构件组件。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产线还包括:
[0023]第三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处理所述第二构件;
[0024]第三机械手,用于将加工完成的所述第二构件搬运至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以与所述第一构件相组合。
[002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工作方法,所述构件组件包括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第一加工设备、第二加工设备、连续模、搬运装置与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一加工设备设置有第一工序模,所述第二加工设备设置有第二工序模,所述连续模具有第一冲压段与第二冲压段,所述第一冲压段与所述第一工序模匹
配设置,所述第二冲压段与所述第二工序模匹配设置,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0026]S101控制所述第二加工设备冲压位于所述第二冲压段的所述第一构件,并控制所述连续模将冲压后的所述第一构件输送到所述第一冲压段;
[0027]S102控制所述第一加工设备冲压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段的所述第一构件,并控制所述搬运装置将冲压完成的所述第一构件搬运至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以能够与所述第二构件相匹配;
[0028]S103控制所述第一加工设备加工处理匹配后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组合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并控制所述第二机械手将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搬运至所述第二工序模的定位部;
[0029]S104控制所述第二加工设备加工处理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得到所述构件组件。
[003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相比现有技术中制备构件组件,本申请采用了连续模、第一工序模与第二工序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构件的冲压工序与多个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构件组件,所述构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所述模具装置包括:第一工序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一工序模,所述第一工序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一工序模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工序模完成组合;第二工序组件,包括第二支座与第二工序模,所述第二工序模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二工序模用于定位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能够加工处理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得到所述构件组件;连续模,所述连续模具有第一冲压段与第二冲压段,所述第一冲压段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工序模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冲压段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工序模其中之一,所述工序模用于将在所述第二冲压段冲压后的所述第一构件输送到所述第一冲压段进行继续冲压,以得到用于与所述第二构件组合的第一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序模包括第一让位部与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冲压段设置于所述第一让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使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定位部进行组合;和/或,所述第二工序模包括第二让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冲压段设置于所述第二让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以能够加工处理组合后的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得到所述构件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装置还包括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冲压段冲压完成的所述第一构件搬运至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以能够与所述第二构件进行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导轨与推料结构,其中,所述导轨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工序模其中之一,所述导轨具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构件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相对接,所述推料结构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构件沿所述导向通道滑动,以从所述导向通道的出口滑动至所述第一工序模的定位部;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冲压段冲压完成的所述第一构件搬运至所述导向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动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Y轴方向滑动,所述连续模沿所述Y轴方向布置,且所述导轨沿X轴方向布置;执行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奇艺刘映波杜雷明李治胜熊建诸威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湧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