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86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该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幼鲍放到鲍鱼养殖笼中,固定在浮笼上海面养殖,定时投喂饵料,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丁酸梭菌发酵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以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该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通过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丁酸梭菌发酵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以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投入鲍鱼养殖笼中,可有效抑制弧菌,使得鲍鱼成品质量更理想,口感更好。口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鲍鱼加工
,具体为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鲍鱼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鲍鱼养殖大国,年产量超20万吨,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90%以上。鲍鱼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带动了鲍鱼养殖器材、海藻养殖、配合饲料、鲍鱼加工流通和预制菜等上下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让过去千金难求的海味珍馐走上百姓餐桌。鲍俗称“鲍鱼”,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鱼科。它身体一面是平滑的肉,背的一面有壳。贝壳向右旋扁平如耳状,又被人们叫做“海洋的耳朵”。《本草纲目》中记载,鲍鱼性平味甘,可明目补虚、清热滋阴、养血益胃、补肝肾,故又有“明目鱼”之称。自古以来,鲍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其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被誉为海味珍品之冠。
[0003]而目前鲍鱼大多采用手动加工,包装效率较差,同时弧菌在10

37摄氏度都能正常生存,ph值在6.5

9,盐度高的水体中繁殖最快种类也多,淡水中种类较少,但是一样可以致病,由于弧菌基本上也是异养型的菌,所以,需要水体中有机物存在才能大量繁殖,这也就是我们养殖中后期弧菌泛滥的原因,养殖水中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是弧菌最好的乐园,使得鲍鱼品质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该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将幼鲍放到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海面养殖,定时投喂饵料,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
[0006]步骤二、分别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丁酸梭菌发酵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以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将发酵菌液混合并与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
[0007]步骤三、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投入鲍鱼养殖笼中,鲍鱼生长后打捞出来,并低温储藏;
[0008]步骤四、对成品鲜鲍鱼进行加工,首先低温水煮,将鲜鲍用冷水冲洗干净,外面缠绕几层保鲜膜,放入65℃的温水中,恒温浸煮40min,捞出自然晾凉,带壳汆水,根据三种不同温度对鲍鱼进行汆水处理,分别为冷水下锅,小火养至水冒热气捞出;0℃时下锅80℃捞出;冷水下锅中火烧至85℃再改小火汆20秒捞出,或采用微波炉加热,即把鲍鱼洗净,壳向下摆到托盘中,入微波炉高火加热3min即可;
[0009]步骤五、对成品鲜鲍鱼进行巴氏杀菌,并对鲍鱼成品进行自动化包装线,包装后的鲍鱼投入常压杀菌锅,在85

110℃条件下杀菌25

40min,杀菌,最后真空封口,并对封口包
装的成品鲜鲍鱼进行低温储藏。
[0010]优选的,步骤一中65℃的温水温度既可把鲍鱼制熟,又不会使其收缩,同时鲍鱼并不接触水,鲜味不流失,且包保鲜膜时要把空气干净地挤出,包裹严实并系紧,煮完后不能散开且不能进水。
[0011]优选的,冷水下锅时小火养至水冒热气捞出,鲍鱼取肉后再烹熟会收缩严重,先把活鲍带壳养熟再取肉,可保证鲍鱼肉的鲜嫩,且取肉方便。
[0012]优选的,40℃时下锅,80℃捞出时,锅入清水,烧到40℃时放入带壳鲍鱼,中火继续烧到70℃

80℃时,停火捞出鲍鱼,鲍鱼40℃时下锅。
[0013]优选的,冷水下锅,中火烧至85℃,再改小火汆20秒捞出,带壳活鲍鱼冷水下锅,中火慢慢加热,待水温升至85℃后,换成小火煨制20秒钟,使鲍鱼壳和鲍鱼肉分离,此时捞出鲍鱼过凉,用手就能抠出鲍鱼肉,撕下内脏,刷净鲍鱼侧肉,使活鲍鱼受热均匀,不收缩。
[0014]优选的,微波炉加热可使鲍鱼不接触水分,且微波炉的加热原理从食材内部向外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析出水分。
[0015]优选的,低温储藏的温度为

10~5℃。
[0016]优选的,步骤二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高产芽孢态丁酸梭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的质量份数分别为35%、8%、6%、18%、5%、28%。
[0017]有益效果:该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通过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丁酸梭菌发酵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以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投入鲍鱼养殖笼中,可以有效抑制弧菌,使得鲍鱼成品质量更理想,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9]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该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将幼鲍放到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海面养殖,定时投喂饵料,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
[0021]步骤二、分别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丁酸梭菌发酵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以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将发酵菌液混合并与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
[0022]步骤三、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投入鲍鱼养殖笼中,鲍鱼生长后打捞出来,并低温储藏;
[0023]步骤四、对成品鲜鲍鱼进行加工,首先低温水煮,将鲜鲍用冷水冲洗干净,外面缠绕几层保鲜膜,放入65℃的温水中,恒温浸煮40min,捞出自然晾凉,带壳汆水,根据三种不同温度对鲍鱼进行汆水处理,分别为冷水下锅,小火养至水冒热气捞出;0℃时下锅80℃捞出;冷水下锅中火烧至85℃再改小火汆20秒捞出,或采用微波炉加热,即把鲍鱼洗净,壳向下摆到托盘中,入微波炉高火加热3min即可;
[0024]步骤五、对成品鲜鲍鱼进行巴氏杀菌,并对鲍鱼成品进行自动化包装线,包装后的
鲍鱼投入常压杀菌锅,在85

110℃条件下杀菌25

40min,杀菌,最后真空封口,并对封口包装的成品鲜鲍鱼进行低温储藏。
[0025]其中,步骤一中65℃的温水温度既可把鲍鱼制熟,又不会使其收缩,同时鲍鱼并不接触水,鲜味不流失,且包保鲜膜时要把空气干净地挤出,包裹严实并系紧,煮完后不能散开且不能进水。
[0026]其中,冷水下锅时小火养至水冒热气捞出,鲍鱼取肉后再烹熟会收缩严重,先把活鲍带壳养熟再取肉,可保证鲍鱼肉的鲜嫩,且取肉方便。
[0027]其中,40℃时下锅,80℃捞出时,锅入清水,烧到40℃时放入带壳鲍鱼,中火继续烧到70℃

80℃时,停火捞出鲍鱼,鲍鱼40℃时下锅。
[0028]其中,冷水下锅,中火烧至85℃,再改小火汆20秒捞出,带壳活鲍鱼冷水下锅,中火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幼鲍放到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海面养殖,定时投喂饵料,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步骤二、分别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液、乳酸菌发酵裂解液、丁酸梭菌发酵菌液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菌液,以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将发酵菌液混合并与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步骤三、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投入鲍鱼养殖笼中,鲍鱼生长后打捞出来,并低温储藏;步骤四、对成品鲜鲍鱼进行加工,首先低温水煮,将鲜鲍用冷水冲洗干净,外面缠绕几层保鲜膜,放入65℃的温水中,恒温浸煮40min,捞出自然晾凉,带壳汆水,根据三种不同温度对鲍鱼进行汆水处理,分别为冷水下锅,小火养至水冒热气捞出;0℃时下锅80℃捞出;冷水下锅中火烧至85℃再改小火汆20秒捞出,或采用微波炉加热,即把鲍鱼洗净,壳向下摆到托盘中,入微波炉高火加热3min即可;步骤五、对成品鲜鲍鱼进行巴氏杀菌,并对鲍鱼成品进行自动化包装线,包装后的鲍鱼投入常压杀菌锅,在85

110℃条件下杀菌25

40min,杀菌,最后真空封口,并对封口包装的成品鲜鲍鱼进行低温储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弧菌的鲜味鲍鱼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65℃的温水温度既可把鲍鱼制熟,又不会使其收缩,同时鲍鱼并不接触水,鲜味不流失,且包保鲜膜时要把空气干净地挤出,包裹严实并系紧,煮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鲍天下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