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00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卵囊孵化:育苗培养池的顶部进行遮光处理,挑选东风螺卵囊放入育苗培养池中进行孵化培养;幼虫培育:当东风螺卵囊孵育成幼虫以后,在幼虫浮游早期投喂金藻和酵母;在浮游中期投喂金藻、扁藻和螺旋藻粉;在浮游后期投喂扁藻、角毛藻和虾片;在整个幼虫培育期间,投加生物益菌液、抑菌剂和肠胃宝;稚螺培育。本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东风螺育苗的生长速率,缩短浮游周期,提高了东风螺育苗的成活率、育成率以及平均壳高,极大提高东风螺育苗效益。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螺培育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东风螺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海珍品。
[0003]东风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我国东风螺主要养殖省份是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东风螺一般分布于潮下带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海区,不同种类对底质的要求不同,一般是沙质、泥质或者泥沙质。方斑东风螺为暖水种,生活在潮下带近岸浅海水深11

55米细沙和泥质的海底。东风螺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之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东风螺的人工养殖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主要人工养殖种类主要有3种: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由于市场需求,东风螺养殖规模和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了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0004]长期以来东风螺主要依靠海水捕捞,造成其自然资源严重衰退,依靠采捕天然贝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只有通过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大量培育苗种进行人工养殖,才能够满足市场对东风螺的大量需求,同时对东风螺自然资源的保护也起积极作用。
[0005]关于东风螺的生物学和育苗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东风螺的人工育苗数量也已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养殖成活率大多较低,养殖饵料多采用冰鲜鱼,养殖方面尚缺少系统的研究。
[0006]“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王国福,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公开了一种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方法,包括采卵、卵子孵化、幼体培育、饵料种类与幼体培育效果等步骤和事项,方案中东风螺幼体变态前培育的存活率仅为64.6~70.8%,而幼体的变态率在10~64%之间,东风螺幼体变态前的存活率、幼体变态的变态率不仅偏低,而且变态率的波动范围较大,难以符合满足市场对东风螺的大量需求。
[0007]因此,开发研究一种高存活率,高育成率的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东风螺育苗的生长速率,缩短浮游周期,提高了东风螺育苗的成活率、育成率以及平均壳高,极大提高东风螺育苗效益。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10]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卵囊孵化:育苗培养池的顶部进行遮光处理,挑选东风螺卵囊放入育苗培养池中进行孵化培养;
[0012]S2.幼虫培育:当东风螺卵囊孵育成幼虫以后,在幼虫浮游早期投喂金藻和酵母;在浮游中期投喂金藻、扁藻和螺旋藻粉;在浮游后期投喂扁藻、角毛藻和虾片;在整个幼虫培育期间,投加生物益菌液、抑菌剂和肠胃宝;
[0013]S3.稚螺培育:在浮游后期开始有幼虫变态成稚螺落底时,投放供稚螺附着攀爬的基板,幼虫全部变态后继续投喂,培育获得东风螺。
[0014]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当采用特殊篷布遮盖育苗培养池,使得育苗培养池能够营造出一种浅蓝色光育苗环境,同时特殊篷布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遮蔽作用,较好地控制了育苗培养池的防晒遮光率和透光光照强度在特定范围内,此种环境能够较好地提高东风螺卵囊、幼虫生长速率和存活率。进一步地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在幼虫培育过程中还投入有生物益菌液、抑菌剂和肠胃宝进而改善幼虫的发育情况;具体而言,生物益菌液可改善育苗池水体环境,强力分解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并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菌剂可抑制杀灭水体中的各种弧菌、气单胞菌等有害细菌,抢占有害菌的生态位置,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生长;肠胃宝可有效防治细菌性肠炎,提高东风螺幼虫免疫力、降低发病率。通过生物益菌液、抑菌剂和肠胃宝三者的协同增效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东风螺卵囊、幼虫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在上述共同条件的作用下,专利技术人再通过优化东风螺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搭配不同的饵料,最终实现了高达96%的变态成活率,稚贝育成率也可达到88%,在此优异的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同时,还明显提高了生长速率,缩短浮游周期,极大提高东风螺育苗效益。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遮光处理为采用表层为深蓝色,内层为深银色的篷布遮盖育苗培养池的顶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深蓝色,内层为深银色的篷布遮盖育苗培养池能够营造出一种浅蓝色光育苗环境,进而较好地提高了东风螺卵囊、幼虫生长速率和存活率。
[0016]优选地,步骤S1中,遮光处理后使得育苗培养池的防晒遮光率≥70%,透光光照强度≤400lux。
[0017]进一步优选地,遮光处理后使得育苗培养池的防晒遮光率为70~95%,透光光照强度为100~400lux。
[0018]优选地,在育苗培育期间,控制育苗培养池的酸碱度为7.5~8.5,水温为24~30℃,盐度为25~35,氧气含量≥5mg/L。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东风螺卵囊为平均含卵量500个以上,无携带病毒,胚乳液饱满的东风螺卵囊。此种东风螺卵囊培养孵育的东风螺幼虫健康活力好。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育苗培养池中放入东风螺卵囊前还需对育苗培养池进行消毒处理。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毒处理为采用2.5~10ml/m3甲醛进行消毒处理。
[0022]优选地,在进行消毒处理24h后再将东风螺卵囊放入育苗培养池中进行孵化培养。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生物益菌液包括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丁酸梭菌和EM菌。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丁酸梭菌和EM菌的质量比为1~3:1~3:1~3:1~3:1~3。最优选地,所述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丁酸梭菌和EM菌的质量比为1:1:1:1:1。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抑菌剂包括噬弧菌、噬菌体、抗菌肽。进一步优选地,噬弧菌、噬菌体、抗菌肽的质量比为1~2:1~2:1~3。最优选地,噬弧菌、噬菌体、抗菌肽的
质量比为1:1:1。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肠胃宝包括大黄、黄柏、黄岑、穿心莲、胆汁素。进一步优选地,大黄、黄柏、黄岑、穿心莲、胆汁素的质量比为1~3:1~2:1~2:1~2:1~1.5。最优选地,大黄、黄柏、黄岑、穿心莲、胆汁素的质量比为1:1:1:1:1。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每天投加所述生物益菌液,每两天投加所述抑菌剂,每两天投加所述肠胃宝。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控制东风螺幼虫的培育密度为8~12万只/m3。
[0028]优选地,所述基板上附着有底栖硅藻,所述幼虫全部变态后继续投喂丰年虫幼虫。
[0029]优选地,在浮游早期每天投喂两次投喂金藻和酵母。
[0030]优选地,在浮游中期每天投喂三次投喂金藻、扁藻和螺旋藻粉。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东风螺的育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卵囊孵化:育苗培养池的顶部进行遮光处理,挑选东风螺卵囊放入育苗培养池中进行孵化培养;S2.幼虫培育:当东风螺卵囊孵育成幼虫以后,在幼虫浮游早期投喂金藻和酵母;在浮游中期投喂金藻、扁藻和螺旋藻粉;在浮游后期投喂扁藻、角毛藻和虾片;在整个幼虫培育期间,投加生物益菌液、抑菌剂和肠胃宝;S3.稚螺培育:在浮游后期开始有幼虫变态成稚螺落底时,投放供稚螺附着攀爬的基板,幼虫全部变态后继续投喂,培育获得东风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遮光处理为采用表层为深蓝色,内层为深银色的篷布遮盖育苗培养池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遮光处理后使得育苗培养池的防晒遮光率≥70%,透光光照强度≤400lux。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育苗培育期间,控制育苗培养池的酸碱度为7.5~8.5,水温为24~30℃,盐度为25~35,氧气含量≥5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刚刘晓坤唐秋琳尚昆园许芮蒋启成席润梓余家兴陈小钰刘锡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